摘要:本文以某市政道路改造工程为例,介绍了该工程设计方案以及注意事项,以期为同类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改造,设计 
  引言: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城市路网通行能力受到严重挑战。某些道路由于建设年代较久,通行效率和服务功能已经达不到要求,成为拥堵路段,对片区路网的通行造成很大影响。急需对其进行技术改造,以改善其通行效率和服务功能,同时还可美化城市景观,提升城市形象。 
  一、工程概况 
  该市政道路位于佛山市中心,两侧主要以商铺为主,全长约1500m。现状道路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车行道宽度在9~10m之间,双向两车道,人行道宽度在2~7m之间,设计标准为城市支路。 
  该路现状路面存在裂缝、边角剥落、板面破碎、接缝破损等病害,严重影响行车速度和舒适性。同时还存在道路标线不规范、排水设施不完善、人行道缺少无障碍通道等问题,本次改造设计需一并予以处理。 
  二、改造设计方案 
  2.1 改造原则 
  1维持现状道路宽度,完善道路设施,提升道路服务水平,美化城市容貌。 
  2治理病害原则:针对不同的道路病害类型和破坏程度,制定出能够解决现状道路所存在病害问题的可行方案,彻底杜绝类似病害的再次出现。 
  3节省造价原则:应充分考虑经济因素选取合理方案,节省工程造价。 
  4维持现状原则:对路面的改造尽可能不改变现状道路红线范围,降低道路标高,避免征地拆迁和影响周边现状。 
  5提升功能原则:道路是城市运转的动脉,提高道路的服务水平,完善道路设施功能,对城市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6美化景观原则:充分考虑道路的景观作用,在改造过程中对现状道路进行必要的路面和绿化设施的美化,提升城市形象。 
  2.2 设计方案 
  1平面设计 
  本次改造不对现状道路红线进行调整,根据地形图拟合现状道路平面。全线共设置8处曲线,圆曲线最小半径70m,满足20km/h车速不设超高最小半径要求。人行道改造至现状建筑物边。 
  2纵断面设计 
  道路现状标高在5m左右,现状道路沿线建筑较为密集,道路纵断面设计尽可能贴近现状路面以减少对沿线建筑的影响。本次改造不对现状纵断面标高进行大的调整,仅根据路面加铺方案拟合现状道路标高,整体抬高4cm。本次设计共设有27个变坡点,最大纵坡2.646%,最小纵坡0.000%,对纵坡小于0.3%的路段采用锯齿偏沟以便于道路排水,竖曲线最小半径为930.234m,最大半径为60000m。 
  3横断面设计 
  本次改造设计维持现状车行道宽度不作调整,横坡维持现状1.0%不变,人行道按现状改造至两侧建筑物边。 
  4病害处置 
  (1)裂缝:裂缝宽度L≤3mm时可采用环氧树脂灌缝;裂缝宽度3mm  (2)边角剥落:对于板边、板角的修补应按破裂面的大小确定切割范围,做补块处理,且修复纵向边不能位于车轮轨迹上。 
  (3)板面破碎:当单块板存在交叉裂缝,或已经破碎的,应将其整块板破除,采用C30砼重新浇筑,新砼板与旧板间设置拉杆连接。如破碎后发现基层也存在碎裂现象,则采用C20砼进行更换处理。 
  (4)接缝破损:接缝中的旧填缝料和杂物,应予以清除,并将缝内灰尘吹净;接缝张开宽度在10mm以下时,采用橡胶沥青等加热施工式填缝料,必须将填缝料加热至灌入温度,采用嵌缝机填灌,填缝料应与缝壁粘结良好和填灌饱满;接缝张口宽度在10mm以上时,采取聚氨酯类常温施工式填缝料进行维修,采用挤压枪注入填缝料;接缝宽度张口宽度在15mm以上时,采用沥青砂填缝。 
  5加铺层设计 
  原水泥砼路面经病害处置后,应进行全断面铣刨,然后在其表面喷洒粘层油(0.5L/m2),粘层油采用喷洒型阳离子乳化沥青PC-3,并在其上满铺土工布,最后再加铺SBS改性沥青砼,道路标志标线根据规范及现状合理设置,加铺厚度根据纵断面标高分为以下类型: 
  加铺厚度在4cm~9cm之间 加铺厚度在10cm~16cm之间 
  6人行道、盲道及排水设施改造 
  本次改造将现状人行道全部挖除,重做C15混凝土基层,铺筑仿花岗岩地砖。人行道地砖采用300×150×50mm 红色荔枝面仿花岗岩透水性材质,表面应光洁、色彩均匀、纹理清晰和棱角整齐。仿花岗岩地砖抗压强度应不小于Cc40,抗折强度不小于Cf4.0,防滑等级为R3,相应防滑性能指标BPN不小于65,吸水率小于8%。 
  盲道砖(包括行进盲道及提示盲道)统一采用300×300×50mm的仿花岗岩砖,颜色采用中黄色;盲道应连续顺直,中途不得有电线杆、拉线、树木等障碍物;人行天桥梯道口应设置提示盲道;公交车站处,应在站亭前候车位置对应的人行道上铺设提示盲道,并与行进盲道接顺。 
  同步进行排水设施改造,更换旧有排水管,并接顺到市政排污总管。人行道边设置锯齿偏沟,以利于路面排水。 
  三、注意事项 
  3.1交通疏解设计 
  本工程为旧路改造项目,施工期间不能全部中断交通,交通疏解设计成为本设计的一个难点。设计在外围周边路网节点设置施工提示信息,引导车流绕开施工路段;施工区段内在病害处置阶段,分段单侧封闭,单侧通行,适当借用人行道作为会车点;在加铺沥青层阶段,采用夜间连续施工,两车道同时进行,白天开放交通;人行道改造时,在道路边用铁码围蔽出人行通道。设计方案需通过当地交警部门审核,并在媒体公开。 
  3.2土工布设计 
  本工程是在旧水泥砼路面上加铺沥青层,为有效减少反射裂缝的产生,需在两层间铺设土工布加强连接。土工布网孔为矩形,尺寸12×12mm,抗拉强度≥50 KN/m,最大负荷延伸率≤3%。纵横向搭接10cm,并根据摊铺方向,将后一端压在前一端部之下,土工布的端头用垫片加水泥钉固定在混凝土路面上,铺筑过程需拉紧土工布,并紧跟进行沥青摊铺。 
  结束语: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市政道路作为城市的动脉,也应与时俱进。目前,很多城市都涉及市政道路升级改造问题,如何既提高通行效率,又节省造价,还能美化环境,需引起设计师的重视。本文通过介绍某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设计方案以及注意事项,以期为同类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 
  (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