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建设生态理念的探讨

  摘要:本文主要是对公路建设的生态理念发展历程、内涵及实践做出了探讨。

  关键词:公路建设;生态环境;

  一、前言

  如何降低公路系统对生态和环境的负面影响,人们把目光集中到了公路与环境的关系上,试图利用生态和生态系统的规律和原理,通过公路规划设计、施工和营运管理等过程的生态化思考来改造公路系统,促进公路与路域生态环境的和谐,解决公路建设运营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矛盾,公路建设的生态理念就此产生了。本文主要分析中国的公路建设生态理念发展历程、生态理念的特点。

  二、公路建设生态理念的形成与发展

  2.1公路建设生态理念的形成

  公路建设生态理念的形成过程与国家生态环境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建设紧密相连,是生态环境治理理念、目标和原则等在公路建设中的具体体现。“三同时”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为公路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政策和法律的规定。但由于当时人们的关注点集中在环境污染问题上,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不高,公路生态环境问题并未能纳人公路规划设计和施工过程。

  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促进了公路建设生态理念的形成。进一步提高了公路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至上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树立节约资源的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树立让公众满意的理念;坚持合理选择标准,树立设计创作的理念;坚持系统论的思想,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

  2.2公路建设生态理念的基本内涵

  2.2.1规划设计阶段:最小的影响,最大的保护

  一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公路建设的生态理念要求,在规划设计阶段要统筹兼顾,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起来。公路规划选线时,尽量避开生态脆弱地区、生态敏感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生态保护的地区;公路建设工程设计时,要选择工程对生态环境破坏最小和破坏后最易恢复的方案,要选用对生态影响最小的施工方式、建筑材料、生产工具等,要考虑动物迁徙和植物传播的通道,保证动植物流动的畅通;公路绿化工程设计时,要以本地化的物种作为绿化的基础,植物品种的选择、配置及密度确定等要遵循生态学原理,在道路用地范围内营建与所处生态系统相协调的、自身生态学稳定的、无需或仅需少量维护的、能够有效防治不良生态环境影响的人工植物群落。

  二是生态环境规划与工程建设规划同步进行。公路线形延伸的特点决定了路域生态环境的变化性和复杂性,不同路段的生态环境有很大的不同,生态环境保护的规划也要因地制宜。生态环境的规划设计是一项投人大、周期长的艰巨性工作,除了规划前周详的生态环境调查之外,还要求生态环境的规划与工程建设的规划保持同步。

  2.2.2工程建设阶段:最小的破坏,最大的恢复

  一是先保护后施工,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公路建设对沿线动植物、居民和水、土、声、光等环境因素会造成影响,如何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既是人与自然和谐的需要,也是人与社会和谐的需要。根据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对沿线动物迁徙路段,要事先做好引导措施和建设动物通道;对将要大面积砍伐的本土植物,要异地补偿种植,可能造成生态环境退化的要就地补植;对将要作为生态恢复的本地植物品种,要开展扩大繁育工作,保证工程后期生态恢复的需要;对准备引进的乔木、灌木或草花,可事先进行适应性种植;对沿线的河、溪、渠、沟等水流通道要做好疏导和开发利用工作;对沿线的自然保护区或其它特殊区域要先保护后施工。

  二是不破坏或少破坏,尽可能维护原有生态。在工程建设时,要尽量减少对原有的生态环境,在不能放缓边坡的路段,进行上、下边坡可靠的防护与绿化;岩石边坡尽量采用光面爆破,破碎岩石边坡的防护应考虑绿化和美化的需要;高架桥应呈拱形降低引道土路基高度,减少土方工程量及对原地貌的破坏;总之,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生态考虑,摈弃“先破坏,后治理”的观念,以不破坏或少破坏为原则,在保护中开发。

  三是生态绿化,尽可能恢复原有生态。公路生态绿化是指在充分把握公路沿线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措施和方法,在公路用地范围内营建与所处生态系统相协调的、自身生态学稳定的、无需或仅需少量维护的、能够有效防治不良生态环境影响的人工植物群落或植被的绿化理论与方法。从绿化规划来说,尽量减少对道路建设用地‘范围内植被的破坏,尽量扩大对道路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植被恢复,尽量协调道路绿化与周边绿化的关系,尽量考虑利用雨、洪灌溉节水;从绿化施工来说,最大限度保护生物多样性,合理搭配植物品种,充分利用耐逆性、抗逆性强的本地化物种,利用当地材料,尽可能体现道路特色,避免单调重复,消除审美疲劳。

  2.2.3运营管理阶段:最小的成本,最大的效益

  一是以人为本,人车安全是前提。公路运营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至上的管理理念。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保障、维护和促进公路主体结构工程及辅助设施的安全运行,提高车辆行人的安全性。

  二是生态绿化,降低养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遵循生态规律,通过路域原生态的保护、恢复和重建,完善绿

  化结构,提高绿化质量,增强路域自身生态结构的稳定性

  和可持续性,降低绿化养护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是人、路、自然和谐,提高生态效益和观赏效益。根据地形、地质、气候和环境的多样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道路设施建设(如观景平台、小品亭、停车港湾等)、景观改造和路侧绿化,采取“封、露、透、诱”等技术手段,造就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完备、景观优美、人与道路、自然和谐统一的人工生态系统。

  四是健全社会参与管理的机制和制度,提高社会效

  益。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部门决策相结合的决策

  机制,推行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全员参与的、以司机行

  人满意为中心的管理制度和机制,把过程监督和结果监

  督相统一,充分发挥公路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

  用,提高公路建设的社会效益。

  三、结语

  随着全球公路网的扩大,公路建设运营与生态环境退化的矛质日益突出,公路建设的生态理念就是为解决这一矛盾提出的。本文主要探讨中国公路建设的生态理念发展历程、内涵及实践。公路建设生态理念的提出旨在解决公路这一人工系统与生态环境之间日益加剧的矛盾,创造一个公路与路域生态环境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关系。对路域生态环境的最小影响、最小破坏、最小成本和最大保护、最大恢复、最大效益作为公路建设的基本理念,在中国的公路建设中正逐步推广实施,更希望作为一种国家公路建设基本指导方针从法律和制度上予以确认。

  参考文献:

  [1]黄小军.生态公路研究与实践.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实施细则((1988).

  [3]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1995).

  [4]关于开展公路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活动的通知(交公路发[2004]172号).

  [5]张弛.冯正霖要求全面提升勘察设计理念,作到“六个坚持,六个树立".

  [6]傅智,生态公路未来公路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中国公路,2004(19).

  [7]张弛.交通“新政”一周年(四):川九公路示范全国.中国公路网,2003-12-19[2009-02一15].http://www.chinahighway.com/news/2003/60095.php.

  [8]苏俊,王媛.川九公路成为我国第一条环保标志性道路.四川新闻网,2005-10-25[2009-02-15].http://news.sina.com.cn/c/2005-10-25/08378104792.shtml.

  [9]李世东,等,’思小公路”,天人和谐.中国环境报,2006-07-17.

  [10]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共赢—云南思小高速公路设计、建设理念创新侧记.中国交通报,2006-11-13[2009-02-15].http://www.chinahighway.com/news/2006/160950.php.

  [11]许晓蕾,郑美丽,渝湛生态公路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湛江日报网络版,2006-10-17[2009-02-15].http://www.southcn.com/news/dishi/zhanjian以ttxw/2006101704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