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针对目前在道路工程中比较常见的“桥头跳车”现象,对路桥过渡段产生的不均匀沉降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了施工中应采取的措施,以减少进而避免这种不利的现象产生,提高行车舒适性。 
关键词:道路工程;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施工措施; 
  前言 
  在道路工程的桥头处,因桥台和路堤之间刚度相差较大,过渡段产生不均匀沉降,出现桥台跳车现象。这是城市道路工程问题的一个突出点,必须根据工程实际,进行全过程的系统科学管理,加强结构设计,加强控制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工序的工程质量。从思想上认识质量的重要性,从技术上加强管理,从客观上制定一套科学的管理程序,才能减少过渡段的不均匀沉降,从而减轻桥头跳车现象,提高行车舒适性。 
  1 路桥过渡段产生不均匀沉降问题的分析 
  1.1 桥头搭板设计欠妥 
  桥头过渡段多采用搭板结构,而设置搭板后的桥头跳车现象依然存在,分析其原因有两方面:第一,根据桥梁的长度,桥头设置搭板长度分为:大中桥搭板长度为8m,小桥及涵洞搭板长度为5m,而在施工中桥头路堤处于高填方,路桥间相对沉降量大,而搭板长度不足以起到顺接作用,车辆行驶时仍会出现桥头跳车现象;第二,搭板强度不够产生断板,引起桥头线形突变,出现桥头跳车。 
  1.2 桥头地基处治不利 
  如果桥头位于软土地基路段,软弱地基沉降引起的桥头跳车现象将依然存在,主要由两方面造成。一方面是设计原因,对地基的探测和物理力学性质研究不全面,造成桥头路基处治遗漏或采取的处治方法不当,或者采用的软土地基处治理论计算方法和软土地基的实际情况有差距,使软土处治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不能满足《道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的技术要求。另一方面是桥台台背路堤施工时填土压实度不足,雨水侵蚀造成路堤填土流失和强度降低,这是路堤沉降的主要原因。 
  1.3 桥头路堤边坡防护措施不妥 
  对于道路桥头路堤的施工方法,台背路堤填土常采用砂类、渗水性土作为填料,不考虑防水和排水设施,桥台长期处于浸水路段,采用浆砌片石护坡。其它桥台路段,只在锥坡范围设置浆砌片石护坡,台背设置防格网草护坡或草皮护坡。但是,从道路改建、水毁和收尾工程侦查过程发现,许多桥头路堤沉降较严重的地方,常伴随锥坡和护坡水毁。分析其原因,对于雨水对路堤的冲刷和侵蚀,防格网草防护等路堤边坡防护措施,未能起到保护路基免受雨水侵害的作用。 
  1.4 桥台台背路堤压实度不满足要求 
  1)从道路施工调查结果可知,台背填土普遍存在压实不足的问题,这是造成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的基本原因之一。 
  2)在道路营运过程中,路基在车辆荷载以及自然因素作用下,会形成土基塑性变形的积累,导致路桥之间的差异沉降,从而影响高等级道路路面的平顺程度。 
  2 路桥过渡段施工采取的措施 
  2.1 加强路桥过渡段的施工组织设计 
  (1)要讲究科学的编制程序和方法, 
  (2)编制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做到设计优化,除了在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质量保证,还要做好检查施工准备工作的质量,做好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工作,材料的质量控制和机械设备的质量保证。 
  (3)过渡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应该有利于减少路桥间的沉降差,在桥台结构完成后尽快安排过渡段路堤与一般填土路堤的施工,使用同样压实能量的压实机械把过渡段路堤与一般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填筑碾压,分层填筑时,每层松铺厚度必须控制在15cm内,并在台背墙上划上记号,以保证厚度的均匀性,方便施工人员检查。 
  2.2 加强路堤填料的选择 
  (1)不同土壤在相同压实机具下达到同等压实度时的压实变数和松铺厚度的关系,从试验结果比较各种土壤的技术指标,选出最适宜的土壤作为填料; 
  (2)土壤的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实施筛分和击实试验; 
  (3)从经济角度考虑,以就地取材为主,要求取材方便、不误工,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原材料,价格合理,材料具有经济性。 
  2.3 在裂缝开展后及时进行维修养护 
  对沥青路面早期开展的非荷载疲劳裂缝,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1)如裂缝不宽,一般采用灌缝处理,通常在秋冬交替时,采用常温下施工的乳化沥青进行灌缝。如果是加热的沥青,则容易由于温度的迅速下降而难以浸透到裂缝深处。 
  (2)若裂缝开展较大,可沿裂缝两侧切割成15cm~20cm宽的条形槽,深度为面层的一半。将下层缝隙清理干净,采用沥青砂填缝,再将槽中涂刷粘层油,铺土工格栅作为应力吸收层,再用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填筑碾压密实。干容重较大的砂类土或渗水性好的材料,这样的材料强度高,容易压实,当采用非渗水性材料时,应在土中掺加外加剂,如石灰、水泥等。 
  干缩的基本原理是由于水的蒸发和混合料内部发生水化作用导致水分减少而发生的毛细管作用、吸附作用、分子间作用、材料矿物晶体或凝胶体问水的作用、碳化收缩作用等引起的整体宏观体积收缩。二灰碎石温缩系数在-5℃前为4.2×10- 6,-10~30℃时,为8×10- 6~12×10- 6。干缩系数在最佳含水量5%时为60×10- 6,10%为50×10- 6。所以,二灰碎石基层由于含水量的减少而导致的收缩应变要比温度降低引起的应变大得多。且基层处于沥青结构层下面,受到沥青面层的阻隔,存在一定的温度梯度,故外界降温对其产生的影响要比沥青面层小许多。在某一环境条件下,由于水化作用和蒸发,半剐性基层混合料里的水分会减少到某一稳定的值,含水量减少的越多,则其收缩越大。初期养生不良或混合料中水的含量过大将导致很大干缩,特别是二灰碎石7d后干缩才趋于稳定。道路二灰碎石施工时,由于集料未覆盖,造成部分路段在摊铺时混合料含水量过大,从而过早地产生了裂缝。 
  半剐性基层(石灰土、二灰碎石、水泥稳定碎石)线性收缩系数较大,如矿质集料级配、含泥量控制不好,则线性引缩系数更大。对于高等级道路,由于基层采用摊铺机摊铺,材料均匀性比较好。故由于基层质量不好而引起的干缩比较小。但对于矿质集料粒径过小,细集料较多的,则容易产生裂缝。通过道路二灰碎石裂缝处钻芯发现,基层混合料石屑过多,起骨架作用的石子含量偏少,导致二灰碎石基层的收缩应变过大。对基层反射裂缝的控制主要从以下两点: 
  1)二灰碎石混合料配比、集料级配方面进行控制。根据实践情况,原规范连续级配偏细,实际施工时应适当增加粗集料,胶结料适当减少,以改善二灰碎石的线性收缩系数。 
  2)此外,控制拌和时的含水量,注意正确的运输方式,保证在最佳含水量进行碾压并注意养护,保持二灰碎石基层表面的湿润,能有效减少基层收缩裂缝。 
  2.4 加强压实要求 
  台背路堤填土应与锥坡填土同时进行,并按设计宽度一次填土,分层填筑,每层的压实厚度不超过15cm,其施工顺序为汽车卸土、推土机平整、洒水或凉晒、人工平整、压路机碾压、压实度检测,压路机碾压过程中,既要保证压实度,同时又要注意不损伤台身,具体要求为: 
  (1)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除对台背路堤填土与路基土方连接处必须加以振动; 
  (2)增强碾压效果外,桥台附隐若现采用不振动静压,并慢速碾压,以免损伤桥台; 
  (3)检查填土松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符合要求后进行碾压; 
  (4)根据压实试验提供的松铺厚度和控制压实遍数进行压实。 
  3 总结 
  根据高等级道路的施工和运营情况,分析路桥过渡段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原因,提出路桥过渡段的施工研究方案。有效的施工组织设计和路基填料的选择可以从管理上减少不均匀沉降的现象,既提高工作效率又改善工程质量,还可以降低工程造价,是施工单位要引起重视的内容;而对于路面裂缝的防治,可以避免雨水等杂质对道路的侵蚀从而造成的破坏,对减少路桥间的不平顺,防止或避免桥头跳车现象,增加车辆运行的舒畅性起到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