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拱隧道Ⅱ类围岩一般采用ф108超前管棚支护,但如果管棚设计太长大于40M,且洞口位于曲线上,一次施工很难保证安装位置准确,也可以在洞内开挖洞室,分两次施工,因此水平钻机操作平台必须牢固、安全,相连两接头不允许在一个断面上。终压1.5—2.0Mpa

2、初期支护要遵循“短进尺,早封闭”的原则,必须一炮一支,防止围岩爆露太长而引起的坍方,特别是正洞下部开挖,钢架接脚时要控制好进度(不能过长)绝不能使拱部初期支护长距离或连续长时间悬空,钢架架立要控制在2小时以下(工艺安全、人身安全)。
3、隧道内的超前支护,注浆锚杆,除加固围岩的同时,也一定起堵水的作用(要有这个认识)。所以说联拱隧道结构上的特点决定了其施工过程中必然会有不同于单拱隧道的特殊性问题,如何科学的处理好特殊问题,是安全、优质的施工好连拱施工过程中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科学、合理、灵活的选择处理方案。
4、中侧导洞断面的选择
中侧导洞为安全开挖正洞而首先贯通的辅助导洞,其断面大小;在设计上一般没有严格的要求,选择断面主要是考虑导洞开挖施工机械配备情况,在单口开挖长度大于100M时的情况下,一般采用装载机配汽车出渣,断面宽度最好在5.5M左右,在单口长度小于100M的情况下,4M宽就可以满足要求,中导洞的高度一般比中隔墙高出0.5M即可。
5、中隔墙的水平推力平衡
上、下正洞在中导洞施工结束后开始开挖上下行线的正洞太低不利于种隔墙施工,太高会造成中隔墙顶会填量大,且不利于安全,侧洞同样。为减小开挖施工的相互影响,上下行线的开挖施工,不能齐头并进。必须一前一后错开40M左右。这样在上、下行线两个开挖面之间一侧正洞的初期支护已完。而另一侧支护还未施工,该段中隔墙必须要受到一个向未开挖一侧的水平推力,为了中隔墙的施工安全,在中隔墙上要打临时支撑。支撑可用方木或钢管纵向间距2米一排,必须支撑牢固,开挖另一侧时再拆除。
6、中隔墙防水
设计图中隔墙的排水方案顶部设一条ф80的纵向透水管,每隔几米用硬塑引管将水引至水沟中,中隔墙平铺防水板将水引至排水沟。
7、在开挖施工过程中及时做好洞内排水系统,严禁洞内积水、排水沟不能沿边墙设置,避免软化边墙基底围岩,使其强度降低造成隧道坍塌。
8、仰拱最好在二次衬砌之前施工,使支护体系尽早形成封闭系统,
9、由于联拱隧道跨度大、洞口一般偏压严重,洞口刷坡后极易造成山体松动下滑,进而失稳,从开挖到支护时间间隔不能太长,同时加强边仰坡的变形观测。
10、中导洞的开挖施工,对正洞来说(时最好的),最准确的超前地质预报,因而在开挖过程中要对围岩进行详细、准确的记录,指导正洞施工。
11、由于联拱隧道跨度大,即使在围岩好的情况下也要坚持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闭合”的开挖施工原则,以减少或杜绝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