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高土”特性分析

“三高土”即高液限、高塑性指数和过湿土。它的基本性质是可压实性较差,压实后压缩性仍较高,路基的沉降变形也比较大,变形稳定时间很长。此外,“三高土”的透水性很差,干时坚硬,不易挖掘;并具有较大的可塑性、粘结性和膨胀性,毛细现象也很显著,而且浸水后可以较长时间的保存水。
 
1.1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为了充分掌握“三高土”的性质,我们按照《公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对“三高土”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和探索。
 
1.2CBR试验要求
 
“三高土”由于含水量较高,土样的结构性较强,采用干法试验时,土样风干后,土团结构改变,再加水时失水曲线与吸水曲线不重合,失水曲线位于吸水曲线上方。试验时,土团级配变粗,最大干密度变大,最佳含水量降低。由于施工中不可能做到风干后再加水,压实度无法达到要求,即使强行风干压实度达到要求后,在潮湿环境下压实度还会降低,初始含水量越低,降低越多。在稠度为1.05~1.30情况下,需要通过不同密度的CBR试验,以确定CBR的最佳值以及其对应的含水量范围,并与实际施工时的压实条件一样,才能真实的表明强度情况。
 
1.3压实特性
 
土的含水状态用稠度表示,测定土样的含水量和液塑限指标,获得土样的稠度指标。当土的稠度小于0.8时,不可分散压实;稠度为0.8-1.05时,晾晒后可分散压实;稠度为1.05-1.15时,可以采用轻型压实;稠度为1.15-1.3时,采用湿法重型压实;稠度为1.3-1.7时,则一般采用干湿重型法。填筑路基适合适的天然含水量应不大于20%,在含水量检测点布设范围,每2000m2不少于4个,取样时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所布设检测点数量可根据现场实际条件相应增加。
 
1.4压缩性
 
通过压缩性试验,根据压缩系数将压缩性分为三级,当填料强度符合要求时,可确定路基填筑高度。
 
1.5土的强度特性
 
土的强度特性是通过抗剪强度试验后,进行评价确定的,同时,通过抗剪强度试验可以分析路堤边坡的稳定性,从而得出有效凝聚力应不低于40Kpa,有效内摩擦角应不小于15°。
 
2“三高土”路基施工
 
2.1施工原则
 
(1)集中力量,连续快速施工,分段完成;
 
(2)边沟、排水沟、截水沟砌筑必须及时,并与涵洞尽早连通,防止地表水渗入和冲刷边坡;
 
(3)施工时,尽量不要在雨季,当有工期或条件限制时,应保证在施工过程中的排水顺畅,不会出现工作场地被积水浸泡的现象;
 
(4)严格按照“四区段、八流程”水平分层填筑法组织施工。四区段是:平整区段、填土区段、检测区段、碾压区段;八流程是:测量放线、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面修整、边坡修整。
 
2.2施工工艺
 
(1)边坡处理。填土高度低于6米时,采用边坡坡度为1:1.5;大于6米时,应分级设每级台阶高度为6米的台阶,从路基面以下最上一级为1:1.5的边坡坡度,下部其余分级为1:2的边坡坡度,以此可以使路堤下部的边坡较规范规定平缓,从而增加边坡的稳定性;
 
(2)技术流程要求。实际施工中每填筑一层检测一次,按2000m28个点,用核子密度仪检测,同时用灌砂法进行校核。如合格,立即进行下一层施工;如不合格,立即补压至合格。
 
2.3施工注意事项
 
(1)填料选择。上路堤填料的强度应符合要求。应采用低压缩性并可湿法或干法重型压实的填料,压实后路堤不得有开裂现象;
 
(2)标高和横坡控制。应严格控制松铺厚度和压实厚度。当下路堤施工到达标高后,为保证路基横坡,需要严格整平,以保证上路堤厚度的均匀性;施工到达下路床顶标高后,必须严格修整下路床,使标高和横坡同时满足要求,全部合格后才可进行上路床的填筑。上路床合格后,不允许有正的标高偏差,更严禁用补贴法保证标高。施工时,应尽量保证路基面有4%的排水横坡,以利排水;
 
(3)路基开裂的预防。施工中应预防路基开裂。碾压结束后,路基工作面爆晒超过4小时,会有较细小裂缝;若超过6小时爆晒,开裂裂缝加长,缝宽变宽,长度超过6米,宽度超过5mm时,将会对水稳定性和路基的强度有比较大的影响,尤其是纵向裂缝危害更大。
 
经试验表明,土样开裂后,其强度只有未开裂的四分之一左右,所以施工中应采取措施防止路基开裂。因此为了防止路基开裂,应该保持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的工作效率,以及各个施工阶段的一致性与连续性,在施工期间,可在每天上午填土,下午摊铺、翻晒、晚上碾压,早晨检测。通过减少路基工作面的暴晒时间,将路基工作的的暴晒时间控制在4小时(最长不超过6小时)以内,降低路基开裂的可能性;
 
(4)防止雨淋。在雨季施工时,开挖出的土方应按时运走,以防止开挖出的土方被雨淋湿。当土的稠度达到标准要求时,需及时碾压,不可停放过长时间。如果摊铺后24小时内还不能压实时,应先静压,可使遇水时有利于防水,应尽量保证施工的连续性,不会因为雨季影响工程的进展;
 
(5)雨后施工。如果必须在雨后施工,原来的填土层不能不经过处理就进行填土施工,必须在填土施工前经过晾干。且下雨后每次填土前需重新碾压一次,并需要另外抽取部分点检测压实度,以保证雨后施工的工程质量;
 
(6)路堤应预留沉降量2~3cm。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三高土”土通过技术处理后作为道路路基填料时,通过精确控制施工技术,以及施工全过程管理和监督的加强,方可满足饱和度和压实度的双控检测指标,方可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将“三高土”土作为路基施工填料节约了耕地,有利于环境保护,比进行改良或弃掉后借土填方,大大的降低了工程投资。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