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论述了煤矿安全评价工作的不足,主要有3点,一是煤矿安全评价报告过于理论化,二是安全评价不仅仅是评价公司回避风险,三是无计划生产带来的隐患,鉴于这些不足,探讨了新的评价方法——评价人员参与评议法。
 
四川省煤矿安全评价工作开展以来已经近5年了,安全评价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对煤矿安全生产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可是在安全评价工作开展至今,也暴露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下面针对目前安全评价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安全评价新方法的探讨提出几点个人观点。
目前安全评价工作的不足
一、煤矿安全评价报告过于理论化
从安全评价的实际意义出发,煤矿安全评价的成果安全评价报告不是学术报告,它应该是对企业的实际安全生产活动有较强的指导作用,是应用性非常强的东西,它的形式也不单单限于文章,可以是其他形式。安全评价工作要为政府管理好煤矿分忧解难,帮助企业减少或消除安全隐患和死人事故,安全评价的本质就是减少或消除死人事故,为创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煤矿安全评价报告过于理论化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危险源辨识的理论化
目前危险源源辨识大多都是从理论的角度玩文字游戏,以各种各样的模式,阐述过来阐述过去,然后得出几乎所有煤矿都比较相同的辨识结果,即瓦斯爆炸、顶板事故、斜井跑车事故、井下触电等事故是某某煤矿的主要安全隐患。事实上,任何一个从事煤炭生产行业的人就是不经过这些文字华丽的修饰,也知道瓦斯爆炸、顶板事故、斜井跑车事故、井下触电等事故是煤矿企业重要的安全隐患,何必还要绕这么多弯子。这种理论化过强的报告,无疑有喧宾夺主的嫌疑,不能显著地体现安全评价的本质。
2.评价方法过于理论化
目前评价报告里出现最多的评价方法有安全检查表法、预先危险性评价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事故树法、事件树法等等,由于我们国家在这些方面基础数据库的缺乏,这些方法往往也只流于理论,用这些方法最终很可能导致两种结果,一种打伞披雨衣,多此一举,另一种避重就轻误导安全生产。
第一种打伞披雨衣最典型的例子是以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评价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不管是从事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几十年的老专家,还是刚开始从事安全评价工作的新人,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取值为基本上都是两种可能,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为可能或非常可能;对人员暴露于作业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取值也是两种可能,连续暴露或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对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的取值还是两种可能,为十人以上死亡或数人死亡,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以什么样的取值组合,所得到的结果都将会是显著危险、高度危险或极度危险。对于企业或政府管理部门来说,不管是显著危险还是高度、极度危险在潜意识中都是同等对待的,也就是说只要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评价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其效果都一样,既然用不用这个方法其结果都一样,何必浪费时间、浪费纸墨,多一番手续呢。
第二种避重就轻误导安全生产最典型的例子是以用安全检查表法评价各系统的危险等级。就拿安全检查表法评价通风和瓦斯一节为例子,打分情况见下表。
通风和瓦斯防治打分表                      表一

序号
调查内容
标准分
实得分
得分权重
折合分
3         
通风和瓦斯
 
82
 
 
3.1          
矿井通风
100
82
0.55
45.1
3.1.1
主要通风机
100
80
0.10
8.0
3.1.2    
通风系统
100
81
0.30
24.3
3.1.3           
局部通风
100
82
0.30
24.6
3.1.4         
矿井通风现场管理
100
82
0.10
8.3
3.1.5    
通风设施
100
84
0.10
8.4
3.1.6    
通风安全技术管理及制度
100
85
0.10
8.5
3.2      
瓦斯防治
100
82.0
0.45
36.9
3.2.1    
瓦斯等级
100
100
0.10
10.0
3.2.2           
瓦斯浓度及管理
100
80
0.40
32.0
3.2.4
通风、瓦斯检查制度
100
80
0.50
40.0

 
通风和瓦斯防治打分表                      表二

序号
调查内容
标准分
实得分
得分权重
折合分
3         
通风和瓦斯
 
82
 
 
3.1          
矿井通风
100
82
0.55
45.1
3.1.1
主要通风机
100
100
0.10
10
3.1.2    
通风系统
100
70
0.30
21
3.1.3           
局部通风
100
70
0.30
21
3.1.4        
矿井通风现场管理
100
100
0.10
10
3.1.5    
通风设施
100
100
0.10
10
3.1.6    
通风安全技术管理及制度
100
100
0.10
10
3.2      
瓦斯防治
100
82
0.45
36.9
3.2.1    
瓦斯等级
100
100
0.10
10.0
3.2.2           
瓦斯浓度及管理
100
80
0.40
32.0
3.2.4
通风、瓦斯检查制度
100
80
0.50
40.0

对比以上两表对通风和瓦斯防治的打分结果,分数一样都是82分,即为安全状况较好,较低安全风险。可是这两个打分表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在对通风系统、局部通风这两个环节的给分上,表一中为8182分,而表二中都只有70分,按照75分以上为安全状况较好,较低安全风险的划分原则,80多分和70分就有本质的区别,一个是管理情况较好,一个是管理较差,在表二中由于通风系统、局部通风环节管理很差,通过打高了其他环节的分数,也达到整个系统处于较低安全风险转台,这样的避重就轻从表面的分数没有什么区别,但给安全生产却埋下了隐患,在安全生产工作上误导了企业和管理部门,正因为如此更容易造成安全生产事故。
二、安全评价不仅仅是评价公司回避风险
一个好的评价报告应该给企业对症下药,而不是把所有煤矿能出现的隐患都写在被评价煤矿的评价报告里,这样的确在这个煤矿发生了事故后可能无关评价公司的责任,但是过分的追求回避风险,势必突出不了被评价企业最主要的安全隐患,也容易从管理上和成本上给企业带来过重的负担,一方面企业在整改隐患时,没有针对性,把所有的隐患都放在同一个层次上对待,没有轻重缓急,就容易耽误对重要隐患的整改和管理,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企业可用于提高安全生产条件环节的费用是有限的,那么在鸡毛蒜皮上投入的越多,在关键隐患上就会少投入,管理上没有足够的重视,投入上又少的可怜,不发生事故是侥幸,发生事故则是必然。
三、无计划生产带来的隐患
煤炭现在也是作为一种商品存在于社会中,那么那就应该遵循商品的价值规律,不是生产的越多越好,只要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就够了,因此,如果一个地区有10个矿就能满足该地区以及每年外买的要求,就绝不允许这个地区有11个矿存在。现在煤炭行业应该属于高利润行业,很多煤矿老板单方面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忽视了安全,多出煤、出好煤的思想比较严重,政府应该统计该辖区每年需要市场上需要多少煤炭,建立需求数据库,以指导该地区日后的煤炭生产计划,优化产业结构,平衡煤炭供求关系,杜绝仅以牟私利为目的的无计划生产,从而给安全工作带来隐患。
提出新方法
鉴于以上不足,煤矿安全评价应该牢牢把握安全评价工作的实质,消除或减少死亡事故,为达到这个目的途径有很多种,以往追求做一个优秀的评价报告,可这只是其中一种手段,一种有形的手段。然而,另一种途径可以改革现用的以报告形式评价的模式,大力提倡评价人员参与评议法的模式,一种无形的评价模式,以有形与无形相结合。所谓评价人员是指具有国家安全评价资质的注册安全评价师、注册安全工程师或从事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多年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等专门从事安全评价工作的技术人员。所谓参与评议是指在一定的周期内(比如1年,这个只是评价公司评价工作的周期,不同于整个省的评价周期,我们四川省一般评价周期是3),在这1年里,评价公司派评价人员以定期不定期的形式到煤矿生产企业现场,比如某矿安全隐患比较多,问题比较严重,1星期评价人员到现场1~2次,1个月到现场5~8次,如果问题不严重1个月去2~3次,切实帮助煤矿企业查找并解决安全隐患。在这样一个相对较长也足以发现被评价企业所有关键、重大的安全隐患的时间内,被评价的煤炭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基本状况在这些评价人员的帮助和监督下一定会上升几个台阶的。这就是评价人员参与评议法,这样评价公司既避免了自己的风险,也确实解决了煤矿企业的问题,消除或减小了安全隐患的威胁。通过相对较长时间的跟踪调查、了解、技术支持,评价人员再把所评价的企业存在的重点安全隐患及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加强管理的环节以安全评价报告的形式由公司交给相关管理部门,这样在一个大的评价周期内(3)管理部门便可以有的放矢,节约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果。

以上只是我对煤矿安全评价工作的一点看法,谨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