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施工技术指导意见97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v发布时间:2014-10-20 15:43:42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510 K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1、填方路基施工
1.1、路基填前处理
1.1.1 软土地区路基处理
软土地基处理包括挖除换填、抛石挤淤、设置垫层、超载邓压、袋装砂井、
塑料排水板、粉喷桩、碎石桩、砂桩、铺设土工织物等一系列施工方法,并进行
路堤沉降观测。
1.1.1.1 路基处理要求
①在软土地区当路堤高度超过设计确定的临界高度时,应进行地基处理,不
得直接在天然地基土填筑路堤。
②除采用水下抛石挤淤的处理方法外,均应于开工前疏于地表水;有条件时
可采取降低地下水位措施。
③填筑路堤时,应控制填土速率。路堤填至临界高度后,应观测教职工在沉
降量、位移量。地基日平均沉降量及位移量均不超过设计规定;超过时应即暂停
填筑,待沉降、位移减慢后再继续施工。
④采用换填地基时,其填筑压实的施工及检验应比照与路堤本体相应部分的
规定执行。
1.1.1.2 各种处理措施的施工控制
(1)、挖除换填、抛石挤淤
a 挖除换填将原路基一定深度和范围内的淤泥挖除,换填符合规定要求的材
料。换填时,应分层铺筑,逐层压实,使之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b 抛石应采用不易风化的片石,其尺寸不应小于300mm;当料源困难时允许含
有20%以下的较小片石。
c 软土地层平坦时,抛投应从路堤中心成等腰三角形向前抛填,自中部向两侧
逐渐进行,填至全宽,使泥沼或软土向两侧挤出。若软土下地层的横坡陡于1:10
时抛填应自高侧向低侧抛投,并在低侧边部加多抛投,使约有2m 宽的平台顶面。
d 片石抛出淤泥水面后,应用较小石块填塞垫平,用重型机械碾(夯)紧密。
(2)、砂垫层或砂砾垫层
a 砂垫层最好采用中、粗砂,砂砾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53mm,细颗粒、泥的含量不超过5%,并将其中植物杂质除尽。填筑砂砾垫层的基面和层面铺有土布时,
在砂砾垫层上下各厚100mm 层次中不得使有轧制的粒料,以免含有裂口的碎石损
伤土工织物,施工中应避免砂或砂砾受到污染。
b 砂垫层的宽度应出路基坡脚两则0.5~1.0m,且无明显的粗细粒料离析现象。
c 砂垫层的厚度一般为0.6~1.0m,铺设砂垫层时应分层碾压,分层铺筑松厚
不得超过200mm,并逐层压实至规定的压实度;压实的方法应根据地基情况而选择
振动法(平振、插振、夯实等)、水撼法、碾压法等。下层密实度经检验合格后,
方可填筑上层。
(3)、灰土垫层
当软弱土层的厚度在1~3m 范围内时,也可考虑用灰土垫层来提高地基承载力,
通常灰土为石灰土或二灰土(石灰粉煤灰)。
a 石灰土垫层施工前必须对下卧层地基进行检验,如发现局部软弱土坑,应挖
除,用素土或石灰填平夯实。
b 施工时应将灰土拌和均匀,控制含水量,如土料水分过多或不足时应晾干或
洒水润湿,以达到灰土最佳含水量。
c 分层松铺厚度按采用的压实机具现场试验来确定,一般情况下松铺厚度应不
大于300mm,分层压实厚度应不大于200mm。
d 压实后的灰土应采取排水措施,3 天内不得受水浸泡。灰土垫层铺筑完毕后,
要防止日晒雨林,应及时铺筑上层。
(4)、预压和超载预压
a 预压和超载预压的填土高度应符合图纸或监理工程师的要求。
b 用于预压和超载预压的土方应分层填筑并压实。
c 预压路堤顶面应设一定的横坡使排水通畅。
(5)、袋装砂井(排水砂井)
a 排水砂井可以直接在钻孔中灌砂,也可以采用袋装砂井的形式,后者可以保
证砂井的连续性。
b 砂井采用中、粗砂,细颗粒不超过5%,含泥量不大于3%,含水量一般在8%
左右。
c 砂井的灌砂率r 不小于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