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开工报告55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v发布时间:2014-01-02 16:59:43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230 K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第一章 施工基本条件
   目前平洛河7号大桥桩基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完成,具体如下:
   用于生产、生活的施工场地已清理、平整,施工现场布置妥当,工程所需各种机械设备和混凝土拌合楼已投入正常生产。
   本项目全线计划投入11座变压器,并自备了四台发电机。平洛河7号大桥已安装了一座315KVA变压器,可确保平洛河7号大桥的施工用电。
   生活用水采用井水;本标段周边地区水系发达,施工用水可平洛河就近解决。
   平洛河7号大桥桩基需用的水准、导线控制网布设已完成、并报测量监理工程师复核同意使用,施工桩位测设已结束。
   投入本工程施工的管理、工程技术人员、生产工人及其它有关人员已到位。
   投入本工程前期施工的机械设备、工程所需的各类材料等已到位,并按规范要求进行了抽样检查和试验。
   综上所述,本工程施工筹备工作已基本结束,已具备连续作业条件,特此申请开工。
第二章 施工内容
   平洛河7号大桥钻孔灌注桩主要施工内容:
   本桥为分离式桥梁,共有φ1.4m桩基40根560m,桩长均在11-24m之间,桩基类型基本为嵌岩桩,有少数摩擦桩(0号台、8号台)。其中4-7号墩均为水中桩。
第三章 地质情况
平洛河7号大桥桥址区属于中山地貌,桥位处为侵蚀堆积河谷区——平洛河河谷,河谷宽50~150m,地层岩性主要由东河群上亚群泥岩夹砂岩和砾岩,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黄土状粉质粘土、圆砾、卵石和坡积碎石,下伏白垩系东河群上亚群泥岩、砂岩。下部基岩力学性质良好,弱风化层可作为桥梁桩基础的良好持力层。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陆上岩土名称主要为黄土状粉质粘土、圆砾、砂砾、强风化泥岩、弱风化泥岩,水中及河滩岩土名称主要为卵石、强风化泥岩、弱风化泥岩。黄土状粉质粘土为浅黄色,土质松散不均,稍湿,硬塑,含砂及少量砾石,表层根系发育;圆砾为浅青灰色,潮湿-饱和,稍密,分选性差,亚圆、次圆形颗粒组成,骨架主要由灰岩、砂岩、砾岩、花岗岩等构成,粗细砂充填,局部夹卵石,砾砂薄层,具层次;砾砂为浅青灰色,粗颗粒以砂岩、砾岩、花岗岩碎屑组成,稍密,饱和;强风化泥岩为暗红色,泥质结构,块状构造,成岩性好,风化裂隙较发育,具层理,组织结构基本被破坏,部分岩体已分化为土状,节理面呈褐色夹角为35-45。,岩芯呈短柱状;弱风化泥岩为暗红色,泥质结构,块状构造,成岩性好,风化较弱岩体完整,具水平层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