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抗滑桩施工方案16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v发布时间:2013-12-24 15:37:03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30 K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公路LJ1施工段K0+000~K3+137,该路段地形、地貌为构造侵蚀、溶蚀地貌单元,为开阔槽谷、浑圆状低山、丘包或圆形、椭圆形洼地形,多为稻田或旱地,地貌形态受岩性、构造、水文等控制,形成“V”形陡谷,地形起伏大,坡度在15-50°,地面高程335-512m,相对高差30-280m。
水文情况:路线经过区内水系隶属长江支流,地表水流多呈树支状发育的小溪,大型河流少见,溪流大部分为常年性水流,流程短且水流急,水流量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大。地下水主要有四种类型:松散岩类空隙水、基岩裂隙水、碳酸盐岩溶水。
区域地质:路线经过区地处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之四川盆地东部,属于川东弧形构造带的组成部分,构造形迹以北北东-北东向梳状褶皱为主,背斜近轴部局部伴有逆冲断层,南部因川黔构造带深入,生成了以系列南北向压性构造形迹,与北北东-北东向构造形迹形成以系列复杂的组合关系。K0+000-K3+137位于弹子山-吴家湾背斜北西翼,位于和尚岩走向逆断层南东1.5-4公里,K0+000-K2+000位于水江正断层南东0.5-1公里,线路附近岩层的产状有影响。区内不良地质主要有过湿土、顺层、岩堆,采用抗滑桩、桩板墙支护处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