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土建工程岩溶处理施工监理细则22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v发布时间:2013-02-22 11:28:21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2.11 M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工程包括始发井明挖段、盾构施工区间、吊出井明段三部分,线路总长3832.981单线米。
隧道右线起讫里程为YCK-26-212.000~YCK-28-128.596,其中包括:始发井明挖段(YCK-26-212.000~YCK-26-339.650)长度127.65m;盾构区间(YCK-26-339.650~YCK-27-960.000)长度1620.350m;吊出井明挖段(YCK-27-960.000~YCK-28-128.596) 长度168.596m;
隧道左线起讫里程为ZCK-26-212.000~ZCK-28-128.385,其中包括:始发井明挖区间(ZCK-26-212.000~ZCK-26-339.650)长度127.65m;盾构区间(ZCK-26-339.650~ZCK-27-959.789) 长度1620.139m;吊出井明挖段(YCK-27-959.789~ZCK-28-128.385) 长度168.596m。
盾构区间设2#、3#两个联络通道:其里程分别为ZCK-26-774.000、ZCK-27-370.000。其中2#联络通道和废水泵房合建,在YCK-27-960.000~YCK-28-001.459处设中间风井(含风机房、跟随所、气瓶室)。
本标段设计里程为YDK-26-160.480~28-076.696,区间地质为石灰岩,溶洞发育,水位较高。涉及的施工工法有明挖、盾构,其中明挖段主要是盾构始发井段,里程:YDK-26-160.480~YDK-26-288.130,长约127.65m,基坑深约10.6m~13.7m,基底溶洞发育,岩面较高。本次施工方案包括明挖段、盾构段的溶洞处理。

二、工程岩溶特点
根据广东有色工程勘察设计院提供的地质勘察资料,:
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工程北延段(新机场线)沿线穿越主要有以下地层:第四系包括全新统(Q4)和上更新统(Q3),其下缺失中更新统和下更新统。全新统由人工填土(Q4ml),冲积~洪积砂层、土层(Q4al+pl)、河湖相沉积淤泥质土层(Q4al)及残积土层(Qel)组成;第三系(E1x)主要分布在人和至高增一带,属下第三系莘庄村组地层,是一套下粗上细的红色地层,其下部为暗红色砾岩、砂砾岩,含砾砂岩,中上部为暗红色至灰色的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与泥灰岩、灰岩、泥岩、钙质粉砂岩互层。本段内揭露的对线路有危害性的地质基本特征是溶洞和溶蚀槽。
溶洞:发育于石灰岩与岩质灰岩地层中,多为充填状态,充填物多为流塑状、软流塑状粘性土,局部夹岩石碎块、角砾石,无填充物岩溶为空洞。
土洞:埋藏在溶洞地区可溶性岩层上覆土层内的空洞,充填状态下,充填物多为流塑性粉质粘土,无填充物土洞为空洞。
岩(土)溶洞是地壳岩石圈内可溶岩在具有侵蚀性和腐蚀能力的水体作用下,以近代化学溶蚀作用为特征,包括水体对可溶岩层的机械侵蚀和崩解作用,而初腐蚀下来的物质携出、转移和再沉积的综合地质作用及由此所产生的现象总称。溶土洞的发育,对结构稳定有较大的影响,施工中要采取措施,预防岩溶对永久结构四周地基的腐蚀产生不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