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扩能改造工程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v发布时间:2012-03-28 16:08:47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167 K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隧道全长2555米,为单线新建隧道,进口里程YDK25+260,出口里程YDK27+815,全隧位于直线上,隧道内线路坡度均为4.7‰的上坡。线路设计为单线Ⅰ级铁路,设计行车速度160Km/h;隧道进口采用耳墙式洞门,出口采用台阶式洞门,全隧衬砌采用复合式衬砌,YDK25+667~+840及YDK26+920~YDK27+093段两处173米采用非绝缘下锚区段衬砌;按新奥法施工设计,采用光面爆破及湿喷技术,按照仰拱超前的原则组织施工,拱墙衬砌一次灌注;隧道的防水等级设计为二级,喷射混凝土与模筑混凝土之间拱、墙设置复合防水板,防水板施工缝应与“三缝”错开,板后设环向φ50透水盲管,两侧边墙底下各设一根φ100的纵向盲管,施工缝设橡胶止水带,衬砌拱顶预留注浆孔,在衬砌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拱顶充填注浆;本隧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有弱硫酸盐酸性侵蚀,隧道初期支护的喷射混凝土、二次衬砌除仰拱填充外均采用掺加YBDR耐腐蚀剂的耐腐蚀混凝土,耐蚀系数不小于0.9,抗渗等级不小于P8;隧道左侧为既有漏米垭隧道,出口段与既有漏米垭隧道线间距较小,为减少隧道施工对既有线运营的影响,结合施工场地的布置及弃碴需要,在YDK27+400线路右侧设一斜井,斜井采用无轨运输,斜井与线路夹角40°,井身倾角6°53′27″,斜长216.75m,斜井使用完毕后予以封堵;本隧道与左侧既有漏米垭隧道(需改建)之间设5处横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