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二级山区公路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69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v发布时间:2014-02-14 15:07:19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332 K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第二节、 工程概述
   本项目起点为xx镇上塘村,与xx国道(K1807+600)相接,经xx、xx、xx,至xx永嘉交界的箬袅村,穿xx隧道至鹤盛,经xx、上xx,下穿xx高速公路,终点为xx镇xx村,与xx高速公路枫林互通连接线相接,主线全长45.404km。
   第一合同段起讫桩号为K0+000~K15+800,全长15.8Km。合同工期607天,预计开工日期xx年03月30日。
   一、 技术标准
   本工程主线按山岭重丘二级公路标准修建,K0+000-K13+741.424与K32+550.939-K45+396段, 设计行车速度60Km/h,路基宽度10m; K13+801.424-K32+490.939段,设计行车速度40Km/h,路基宽度8.5m,不同宽度路基过渡段为K13+741.424-K13+801.424、K32+490.939-K32+550.939,接线性过渡。支线采用三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速度30Km/h,路基宽度7.5m。隧道宽度9-10m,隧硐净高5m。桥涵设计荷载为公路—II级。
   二、 项目环境
   1、地形与地质
   本项目地形西部属浙东侵蚀丘陵区,东部为xx湾海滨平原区,线路东西两侧冲洪积地貌发育,线路中部沿楠xx支流两侧发育条带状冲洪积谷地。河谷切割较深,地势陡峻。东部岩体风化较强烈,山脊浑圆状为主,植被发育,杉松为主,中西部山形峻峭,剥蚀强烈,大多中风化基岩裸露,植被以灌木为主,坡麓地带崩坡积体较发育。
   本项目主要地层有第四系海积相粘土、淤泥、淤泥质土,厚5-10米不等;冲洪积成因的漂卵石,沿河谷分布,厚2-35米不等;洪坡积粘性土和含粘性土碎石分布于山麓地带及冲沟,厚0.5-30米;沿山坡分布的残坡积成因的含粘性土碎石和含碎石粘性土,厚1-4米; 崩坡积含粘性土碎石和块石,分布于陡坡坡脚、坡麓地带,厚3-5米;基岩地层主要为上侏罗统西山头组火山碎屑岩和下白垩统小平田组喷溢相火山碎屑岩及燕山晚期火山侵入岩。
   2、气象与水文
   本项目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9℃,最高气温多出现在7-9月份,极端最高气温41.4℃,最低气温出现在12月至次年2月,极端最低气温可达-5.3℃。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850mm,实测最小年降水量1136.9mm,年蒸发量1310.5mm,相对湿度81%。主导风向夏季为东南偏东风,冬季为西风,7-9月份台风较为平繁,其风力一般8-10级,最大可达12级以上。
   本项目范围内有楠xx和清江两大水系,楠xx为瓯江最大支流。纵贯永嘉县境,干流总长139.92km,支流呈扇形分布,左岸支流河短流急,右岸支流河长弯多,流域面积2489.9km,多年平均流量49.62m2/s。清江位于xx湾的芙蓉池景区,为xx境内主要河流,为感潮河段,平均潮位2.61m,平均潮差4.90 m。
   3、周边条件
   本项目与104国道、白芙线、白雁线等沿途县乡水泥道路相沟通运输条件良好,能满足工程施工要求。沿线水系发达,沿线电力线路分布较密,可就近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