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初期支护施工方案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v发布时间:2012-09-06 22:48:23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89 K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1、地形地貌
隧道位于川西高原高山区,横断山脉中段的大雪山脉与沙鲁山脉之间, 属于构造侵蚀高山地貌,地势起伏较大。隧道东俄洛端(进口段)自然坡度为18。~44。:海子山端(出口段)自然坡度为29~33。隧道穿越的剪子弯山山脊浑厚,两侧地势起伏较大,中部较为平缓,隧址区绝对高程4195~4636m,高差约441m。
2、工程、水文地质特征
⑴、地层岩性:
隧道区范围内地层岩性为强风化板岩、变质砂岩,棱角状,粒径2~20cm,h含量约50-60%,其余为角铄和粉土,结构松散~稍蜜。厚度5.00~15.00m,分布于进出口段及地势较为低洼平缓段。三叠系上统雅江组中段(T3Y2):主要成分为含碳质绢云母板岩夹薄~中厚层状变质砂岩。
⑵、地质构造特征及地震
隧址构造部分处于北东向鲜水河断裂带,南东向玉龙希断裂带,南西向理塘~德巫断裂带,西侧甘孜~理塘断裂所构成的“雅江-理塘棱形” Ⅳ级断块中部,具体构造部位位于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雅江冒地槽褶皱带剪子弯背斜,该段动力变质作用较强,板理较发育,岩层揉皱强烈,隧址区岩层总体产状为191-207。 ∠61~78. 。
⑶、水文地质
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和松散岩类孔XIE水,富水性不均。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以泉形式向地势低洼及沟谷处迳流排泄。隧道最大涌水量为7490m3/d。根据水质分析资料,地下水对砼结构不具有腐蚀性。
隧道区地表水为大气降水,泉水及高山雪融水补给,由于隧址区地势高坑,进出口端均为深切冲沟,排泄比较畅通,水量总体较匮乏,对隧道施工和营运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