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软弱围岩条件下多洞室大型地铁车站修建技术研究92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v发布时间:2012-12-22 15:19:35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2.11 M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学科专业:建筑与土木工程
授予学位:工学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xx交通大学
学位年度: 2003年
xx地铁越秀公园站位于市主城区解放路与流花路交叉口,此地下车站的上方是交通主干道,车辆密集,环境复杂,高档宾馆、写字楼、居民住宅等建筑物众多,地下管线纵横交错。越秀公园站采用独特的将车站跨度由大化小的群洞法设计施工。车站站台层采用三个暗挖单洞型式,三者之间以4条横通道相连的群洞体系。暗挖主体隧道埋深约14.Om,相邻隧道间的净距仅3.Om左右。隧道最大开挖跨度9.70m,开挖高度9.07tn,围岩为V—VI级。受环境地质条件的约束,该车站结构设计型式独特,施工工序多且受力转换复杂:在软弱地层条件下修建由浅埋、大跨暗挖隧道组成的大型群洞地下车站,施工相当困难。该站的设计型式,对既有的施工工法及工艺提出了新的考验、对周边环境控制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该项技术研究的成功,将使我国城市隧道施工技术上升到一个新台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本文扼要介绍了多洞室法设计施工大型地下车站的方法、工艺、结构防水、施工止水、监控量测的过程和方法,并通过量测监控结果的分析,说明监控量测对施工的指导作用.和对建筑物的沉降变形的有效控制。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在目前我国城市地铁的设计施工中,而且对以后地质条件差、环境条件复杂的大型地下结构的施工,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主要结论如下:
L.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采用多洞法地下大型车站的施工力学理论和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施工方法、研究现状,得出了大型地下车站空间设计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并借助多种辅助工法,化大为小,并认为在软弱围岩条件下多洞室相临之间的净距远小于一倍洞径建筑上是合理的,施工上是可行的,技术上是先进的。
2.通过大量的理论分析和现场的全程监控量测,在优化施工方案、进行安全稳定性分析基础上,针对工程中的技术难点,通过现场的监测数据反馈指导施工,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根据周边环境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开发应用了许多施工技术。
3.较好地解决了工期紧张条件下,群洞开挖方法、施工工艺,及各洞群之问的施工顺序。
4.提出了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及环境条件,确定相应的经济合理的地层加固技术,如跟踪注浆、地面加固注浆等。
5.通过施工监控量测,指导施工,对施工引起的变形进行了控制,确保了紧邻建筑物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