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对象选择与信息资料收集

 

对象选择的原则  (1)设计方面,对产品结构复杂、性能和技术指标差距大、体积大、重量大的产品进行价值工程活动,可使产品结构、性能、技术水平得到优化,从而提高产品价值。
(2)生产方面,对量多面广、关键部件、工艺复杂、原材料消耗高和废品率高的产品或零部件,特别是对量多、产值比重大的产品,只要成本下降,其总的经济效果就大。
(3)市场销售方面,选择用户意见多、系统配套差、维修能力低、竞争力差、利润率低的;选择生命周期较长的;选择市场上畅销但竞争激烈的;选择新产品、新工艺等。
(4)成本方面,选择成本高于同类产品、成本比重大的,如材料费、管理费、人工费等。推行价值工程就是要降低成本,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必要功能。 
对象选择的方法  因素分析法  根据价值工程对象选择应考虑的各种因素,凭借人员经验集体研究确定选择对象的一种方法。 
ABC分析法  把占成本的70%-80%而占零部件10%-20%的零部件划分为A类部件;把占总成本的5%-10%而占总零部件数的60%-80%划分为C类;其余为B类,其中A类是价值工程的主要研究对象。 
强制确定法  求出分析对象的成本系数、功能系数,得出价值系数,揭示出分析对象的功能与花费的成本是否相符。不相符,价值低的被选为价值工程的研究对象。 
百分比分析法  通过分析某种费用或资源对企业的某个技术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的大小(百分比),选择价值工程对象的方法。 
价值指数法  通过比较各个对象(或零部件)之间的功能水平位次和成本位次,寻找价值较低对象(零部件),并将其作为价值工程研究对象的一种方法。 
信息资料收集  1.用户方面的情报;2.市场销售方面的情报;3.技术方面的情报;4.经济方面的情报;5.本企业的基本资料;6.环境保护方面的情报;7.外协方面的情报;8.政府和社会有关部门的法规、条例等方面情报。 
说明  关注对象选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