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段内容在上一讲中。
    二、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 99--86)
    2.1.1  学校主要教学用房外墙与铁路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与机动车流量超过270辆/h的道路同侧路边距离不应小于80m,否则必须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校区内不得有架空高压线穿过。走读小学生不应跨过城镇干道及公路、铁路(有学生宿舍的学校不受此限),中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小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
    2,2.2  学校建筑容积率,小学不宜大于0.8,中学不宜大于0.9。
    1.2.3  运动场地应能容纳全校学生同时做课间操之用。小学每学生不宜小于2.3 m2,    中学每学生不宜小于3.3m2。学校田径运动场尺寸:小学环形跑道200m,直跑道两组    60m;中学环形跑道250—400m,直跑道两组100m。直跑道每组按6条计算。位于市中心    区的中小学校,用的确有困难,跑道的设置可适当减少,但小学不能少于一组60m直跑    道,中学不能少于一组100m直跑道。
    2.2.4  学校绿化用地,中学不应小于每学生1m2,小学不应少于每学生0.5m2。
    2.3.5  校门不宜开向城镇干道或机动车流量超过300辆/h的道路,校门外应留出一定缓冲距离。
   2.3.6  教学用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南向普通教室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时数不应小  于2h。两排教室长边相对时,其间距不应小于25m。教室长边与运动场地间距不应小于  2.5m。
    3.2.1  课桌椅排距,小学不宜小于0.85m,中学不宜小于0.9m。前排边座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0。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m,最后排课桌前沿与黑板水平距离,小学不宜大于8m,中学不宜大于8.5m。教室后部应设不小于0.6m的横向走道。
    3.4.6  美术教室宜设北向采光,或设顶部采光。
    3.11,2  学生阅览室的座位数,小学宜为全校学生人数的1/20,中学宜为全校学生人数1/12。
    4.2.6  学校教学楼厕所的卫生器具数量,小学:女20人一个大便器,男40人一个大便器和1m长的小便槽;中学:女25人一个大便器,男50人一个大便器和1m长的小便  槽。洗手盆每90人一个。
    4.2.11  学生宿舍不应与教学用房合建。男女生宿舍应分区或分单元布置,并不得分层设置,其出入口应分开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