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目标控制流程及其基本环节
  1.控制流程
  建设工程的目标控制是一个有限循环过程,而且一般表现为周期性的循环过程。通常,在建设工程监理的实践中,投资控制、进度控制和常规质量控制问题的控制周期按周或月计,而严重的工程质量问题和事故,则需要及时加以控制。目标控制也可能包含着对已采取的目标控制措施的调整或控制。
  2.控制流程的基本环节
  控制流程可以进一步抽象为投人、转换、反馈、对比、纠偏五个基本环节。
  投入首先涉及到的是传统的生产要素,还包括施工方法、信息等。要使计划能够正常实施并达到预定的目标,就应当保证将质量、数量符合计划要求的资源按规定时间和地点投入到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去。
  所谓转换,是指由投入到产出的转换过程,通常表现为劳动力(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工人)运用劳动资料(如施工机具)将劳动对象(如建筑材料、工程设备等)转变为预定的产出品。在转换过程中,计划的运行往往受到许多因素干扰,同时,由于计划本身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问题,从而造成实际状况偏离预定的目标和计划。对于可以及时解决的问题,应及时采取纠偏措施.避免“积重难返”。
  控制部门和控制人员需要全面、及时、准确地了解计划的执行情况及其结果,而这就需要通过反馈信息来实现。为此.需要设计信息反馈系统,预先确定反馈信息的内容、形式、来源、传递等,使每个控制部门和人员都能及时获得他们所需要的信息。信息反馈方式可以分为正式和非正式两种。对非正式信息反馈也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非正式信息反馈应当适时转化为正式信息反馈。
  对比是将目标的实际值与计划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发生偏离。在对比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明确目标实际值与计划值的内涵。从目标形成的时间来看,在前者为计划值,在后者为实际值。二是合理选择比较的对象。常见的是相邻两种目标值之
  间的比较。结算价以外各种投资值之间的比较都是一次性的,而结算价与合同价(或设计概算)的比较则是经常性的,一般是定期(如每月)比较。三是建立目标实际值与计划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目标的分解深度、细度可以不同,但分解的原则、方法必须相同。四是确定衡量目标偏离的标准。
  根据偏差的具体情况,可以按以下3种情况进行纠偏:一是直接纠偏。指在轻度偏离的情况下,不改变原定目标的计划值,基本不改变原定的实施计划,在下一个控制周期内,使目标的实际值控制在计划值范围内。二是不改变总目标的计划值,调整后期实施计划,这是在中度偏离情况下所采取的对策。三是重新确定目标的计划值,并据此重新制定实施计划,这是在重度偏离情况下所采取的对策。纠偏一般是针对正偏差(实际值大于计划值)而言,如投资增加、工期拖延。对于负偏差的情况,要仔细分析其原因,排除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