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

  1.1 城市发展与城市功能演化

  1.2 城市问题与城市结构优化

  1.3 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的关系

  §2、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

  2.1 整体协调,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2 城乡融合,力求系统综合,时空发展有序

  2.3 增强区域城市观念,重在区域整体发展

  2.4 体现政策,突出重点,带动全局

  §3、城市总体布局的综合协调

  3.1 城市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协调发展

  3.2 城市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协调发展

  3.3 城市局部地区与整体布局相结合

  3.4 城市近期建设与远期控制相结合

  §4、城市总体布局的方案优化

  4.1 不同角度多做不同方案

  4.2 方案比较的内容

  4.3 综合评定方案,归纳汇总提高

  §5、城市绿地系统与景观规划

  5.1 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布置

  5.2 城市景观规划

  5.3 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工程设施与城市景观规划

  §6、几种不同类型的城市总体规划

  6.1 矿业城市

  6.2 风景旅游和纪念性城市

  6.3 山地城市

  6.4 港口城市

  例: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四、市区总体布局

  25. 市区布局结构要从疏解中心城人口和降低建筑密度,增大经济总体规模,提高经济总体水平,改善生态环境出发,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合理布局,适度超前建设基础设施,形成分工合理、布局科学、高效协调的城市发展的整体态势。 构筑福州市区发展新格局。以中心城为依托,以空港、海港为导向,沿江向海,东进南下,有序滚动发展,形成“一城三组团”的布局结构。

  26.中心城在功能重整、有机分散的基础上, 以内涵发展为主。中心城要形成市域、省域及海峡西岸的经贸、金融、科技、文教、信息的中心,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把工业和人口向三个组团和外围城镇转移。三个组团要利用开放政策优势和大型基础设施优势,接受中心城的辐射,成为工业、交通主要发展地区,形成相对独立的、具有相当规模的新城镇,分担和补充中心城的功能。

  27.国道、铁路、港口、机场, 彼此之间及与城市道路之间建立便捷联系,构成网络。中心城与各个组团,以及各个组团之间要有方便的联系,形成市区的整体。

  28.福州工业发展, 空间上由中心城向外围组团和外围城镇转移,结构上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从层次上实现传统工业向高新技术工业的转换。

  中心城要充分利用现有的高科技园区和工业小区,并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相结合,实现福州工业升级换代。马尾以保税区为窗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体,大力发展电子、精密机械、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长安依托长安港区建设发展以台资为主的新型工业。琅岐以建设农副产品基地为主,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工业。

  29. 马尾要充分发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等高层次对外开放的优势,充分发挥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势,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加强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至2010年实际居住总人口12万人,用地规模12.9平方公里。 从马尾用地条件和发展过程的实际出发,规划布局采取“单心双片”结构。马尾旧城向东发展,形成城市中心。港区、保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快安投资区分设在城市中心的东西两侧,两头推进。生活居住北靠山、南沿江,争取较好的居住环境。

  30.长安拥有闽江口内条件最优的港区。 以港口开发带动工业,是今后主要的发展策略。 在发展中要协调好港口、铁路、国道主干线和城市建设的关系。至2010年实际居住人口11.5万人,建设用地10.5平方公里。 长安组团发展以现有亭江镇为依托,自西向东,自南向北,形成相对独立的生活区、工业区和新港区。三个功能区用绿化带相隔离,保留现有山体、水体,构筑良好的城市环境。

  31.琅岐要利用岛屿的特点,大力开展闽台农业合作,建设有特色、高科技的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同时,要利用沿江、沿海的自然环境,发展以山水观光、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业。至2010年,实际居住人口6.5万人, 建设用地4.6平方公里。 规划布局以旧镇为依托,向东、向西扩展形成三个片区。西片区为港区、码头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东片区为生活居住和新的公共活动中心区;中部为旧城区,应逐步改造,提高环境质量。

  32.马尾、长安背山面水,用地狭长,港口、 铁路、公路、跨江桥梁的规划应与城市规划相衔接;规划实施中,交通建设应与城市建设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