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节约资源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近年来,在节水节能灌溉的技术方面,我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提高了农田水利的效益,与此同时,体现了农田产业与资源节约的同步发展、技术和生产的和谐共同进步,但还存在技术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从节水节能灌溉技术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运用
1农业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1.1技术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技术管理制度的完善性,影响着技术的推广程度和实践价值,是其能否在农业建设中正常发挥作用的基础因素。如果在技术引进前期,没有科学的规划,就无法为技术运用、相关工程建设提供正确指引。许多农村地区技术人才不多,且在高效节水灌溉方面的实践经历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技术水平的提高。加上灌溉事业本身带有公益性,对外界投资的依赖太大,如果地方配套财政和百姓筹集的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就无法为先进技术引进、优质灌溉工程的建设提供资金支持[1],相关单位可能就会选择不断下调建设标准、压缩施工成本,以此来减少花费,但这样做容易留下工程隐患。
1.2节水工程的建筑质量不够好
在农村给排水工程建设事业中,为了保证节能,先进的技术是必不可少的支撑,因此必须结合工程的施工区域、周边自然环境条件、农业发展需要等基础信息编制出科学的设计方案。但工程建成存在科技含量低、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水平不高,大部分工程采用渠道输水等较为传统的灌水方式,对喷、微灌等节水效果显著,明显提高作物产量的先进灌水方法应用不多,节水材料和节水设备的质量与性能优越性较低。此外,诸如玉米、马铃薯、蔬菜等作物滴灌的田间毛管用量大、单价高,还有配套的毛管三通、直通等也需要经常更新维护[2],这就在无形中提高了工程维护成本和难度。
1.3缺乏专业人才
在农业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运用过程中,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一直是制约技术发展的一大瓶颈,因为在节水灌溉方面的理论知识不扎实,在建设期间难以完成高水平的决策,使得相关工程的建设暴露出一系列质量隐患;而且,基层作业人员的水平不过硬,相关技术利用不规范,极易引发参数的误差,技术员工的组织结构不固定,频繁流动,都会对节水效果控制造成不利影响。
2农业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运用措施
2.1完善技术管理与服务体系
建立高效节水技术服务队伍,可由水利、农业、林业等方面的技术人员组成,节水设备维修服务网络要进一步完善,可以及时提供维修、更新设备服务[3];另一方面,用水户还要建立既专业又稳定的节水设备运行管理队伍,在负责节水灌溉设备的运行管理方面,要选择责任心强、爱岗位及懂技术的人员;对运行管理人员要进行定期的培训,以提高管理人员综合水平;还可以结合高效节水灌溉及作物特点,严格按照作物、节灌工程特点,开展各项农艺、灌溉管理等工作。
2.2保证农业给排水工程的建设质量
做好施工质量的控制,可建立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如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专检、质量部门抽检相结合,层层把关。在工程的前期设计中,要对灌溉渠道有科学全面的分析和设计,充分考虑施工项目的位置所在和社会大环境,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在设计中开发客观优势条件、规避劣势风险[4]。除了全面的开展调查研究活动,还要加强与专业设计团队的合作。而在工程的施工中,则要依据相关规定准则办事、遵守法律和行业规范,在准备阶段进行条件核查,排除施工中可能遇到的不合理因素对施工造成负面影响;注意材料质量,不能因为贪图小利、徇私枉法,偷用劣质材料。
2.3对技术人员加强管理
节水工程田间项目直接与农民打交道,而每个人的综合素质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可能不同的操作人员会对理论有不同的理解,对实际操作有不同的掌握熟练度,这些不确定因素会影响一些对农业给排水节能技术节水效果。为避免群众都管理不管、都有责任都不负责情况,工程的运行管理要明确管理单位与管理负责人。如工程使用权及所有权要明确,确定工程管理的主体,建立有利于促进工程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因此,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和业务素质要提升,制订科学的灌水制度,加强灌溉质量的管理,完善工程运行管理规程、维修保养制度、工程管理细则等。
3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农业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的探讨,意义重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节能节水技术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如技术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节水工程的建成质量不够高、缺乏专业对口的人才等,同时提出科学的技术运用策略,完善技术管理与服务体系,保证农业给排水工程的建设质量,对技术人员加强管理,以提高农业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