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人类健康的突出问题,推行低碳经济、环保节能的发展理念是全世界都必须尊重的主观需要和客观存在。建筑行业是地球的“整形师”,它既是一个巨大的能耗产业,也是一个“垃圾”制造产业,引入绿色理念,采用绿色科技,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前景及美丽地球的未来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文章对衡量绿色建筑的几个标准进行了说明,并对常用的一些节能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同时提出了节能技术在绿色建筑中运用的几大原则,并对几个重要技术的实施要点进行阐述,希望能提高大家对绿色施工技术的了解,推动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实施要点

1衡量绿色建筑的标准

国家通过标准的建立对绿色建筑提出了定性,在新的标准体系中,不仅涵盖了土地资源的节约、建筑材料与能源节约、环境保护、建筑物室内环境及运营管理,而且对施工要求也提出了一系列的规定,绿色建筑理念覆盖了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具体体现在8个主要的方面:

(1)建设土地资源必须严格按照城乡规划要求,不能对文物古迹及各种类型的保护区产生破坏。

(2)建筑场地要避开各种自然灾害及易燃易爆、化学辐射等威胁范围;不得出现污染物超标排放;规划布局必须满足室内日照标准并不得影响到周边建筑物的日照标准要求。

(3)在设计上必须满足节能设计的标准要求,注重太阳能、风能等清洁型能源的利用;输配电系统、照明及冷热源的消耗必须具有独立的计量系统,建筑区域内的照明功率设计及密度值不能超过国家标准要求。

(4)给排水系统要安全、合理,要做到对水资源的综合统筹利用,必须安装节水型器具。

(5)使用环保建筑材料,不允许使用国家、地方及行业禁止使用的材料;建筑物的结构设计要立行简约,不可出现大量的装饰构建;混凝土中梁、柱在纵向使用的受力钢筋不能低于400MPa。

(6)在室内环境要求上,隔音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底线要求,噪音不能超过国标低限;通风质量符合国标要求;在集中供暖、空调的建筑物中,室内的温度、隔热性、湿度及通风都要符合相关的设计规范要求,而且在建筑物维护结构的内表面不允许出现结露现象;有机物挥发、污染物浓度必须达标。

(7)有完善的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建立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处于有效运行状态,有针对绿色建筑设计、绿色施工的专项审查。

(8)在运行管理中,有完善的节能节水管理措施,包括垃圾、废气、废水等排放及相应收集规定,并且要保持对空调、供暖、照明等大的能耗项目进行24h的有效监控。

2绿色建筑中应用节能技术

2.1太阳能技术

太阳能技术是一项相当成熟的实用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太阳能集热器,就是将吸收的太阳辐射转换成热能,再利用特殊的技术传递给传热介质。现在看到的太阳能集热器主要有扁平型和真空型两种。第二就是太阳能热水器技术,利用太阳能技术将热水器中的水加热,实现能源再生,可以实现生活办公区的热水供应,从而节省了燃料或者是电能的消耗。

2.2风能技术

风能是可再生清洁型资源,不会对环境产生破坏和污染,也是建筑节能技术运用的代表。在绿色建筑中,风能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建筑物的朝向开口及维护建筑结构的热工设计上。比如,在炎热的夏季,就可以借助自然通风使室内的温度得到有效降低,降低空调电能消耗。风能运用分为被动式和主动式两种。被动式就是自然通风设计,是依据风压与热压的原理,对于改善室内环境空气质量大有好处;主动式风能利用的设计主要是指风力发电,通过风能—机械能—电能的转换,给建筑物系统提供电能补给,实现对电力能源的节约。目前,风能技术在绿色建筑产业上的运用还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有一定的局限性。

2.3浅层地热能技术

浅层地热能技术是对储存在地表以下几百米的地质体恒温区中的热能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浅层地热能具有广泛的分布,且储存很大,主要用于土壤热源和水源热泵技术。使用热交换系统,把岩石及地下水中的热能传递出来,只需要耗费极少的电能来驱动热力泵,就可以实现对建筑物进行供暖的目的。

3绿色建筑中节能技术原则

3.1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为了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充分利用节能特点和优势,设计师用更人性化的理念,处理建筑的细节,造就绿色建筑设计规划科学合理性。人本化设计,要考虑到室内的通风、采光及隔音效果。在室内通风设计上,要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及居住环境的舒适程度,必须在进风口及出风口的设计上进行合理的布局;在室内采光要求上,要充分结合用户需求,在建筑结构设计上,采光面的布置一定要合理;在隔音设计上,可使用“轻钢龙骨和石膏板隔墙”进行隔音施工等,或者选择一些具有吸音功能的材料。

3.2创新原则

绿色建筑中节能建筑技术的使用,建设单位应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所具有的优势,做好循环利用,积极使用清洁型能源,从而可大大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例如,设计师增加太阳能的利用率,引入光伏太阳能技术,把装备放在墙壁或玻璃屋顶的正确位置,借助光电转换的原理,实现太阳能到热能及电能的转化。供应建筑物的日常需求。此外,从环保角度出发,设计师要做好绿色规划(不管是施工建设期间,还是投入运行使用期间),要做好节地、节水、节能,充分保证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比如水资源的循环使用),以尽可能地节约资源、能源,减少垃圾的产生,减小对影响周围环境的影响破坏。

3.3低耗原则

节能技术的运用,主要秉承低消耗原则。第一,最小化的资源消耗浪费。在施工建设期间,要通过强化施工管理,结合工程量清单,合理控制工程材料的使用,避免材料浪费和建筑垃圾的产生。第二,就是人力资源的消耗,要通过严密的施工组织及施工进度计划,同时还有技术培训等手段,来保证施工进度的控制,避免人工浪费。第三,最小化能源消耗。主要指电能消耗。设备是现代化施工技术的主要代表,在施工建设中,电能也是一种主要的能源消耗,必须合理配置,且所有施工设备必须在停工期间关闭,尽量避免设备空转待机。

4探究建筑工程中绿色建筑技术的实施要点

4.1对节水技术进行合理应用

在绿色建筑中,改进节水技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防止水资源浪费。做好供水、排水的合理性设计。例如避免浴室冷热水切换,使用节水型器具。第二,做好废水的回收和再循环利用。例如,在排水方面,可以增加一个集水装置,用于收集小区绿化浇灌和生活污水(洗澡、洗菜用水),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第三,做好天然雨水收集系统的设计。

4.2对外墙保温及结构的合理设计

外墙保温设计中,通过合理应用保温材料可以有效控制建筑物的室温,从而减少电能等资源的消耗,达到节能的目的。目前,主要是要合理选择保温材料和结构设计。(1)保温材料。对于保温材料的要求,不仅要有很好的保温效果,而且还要求具有耐腐蚀性强,以保证足够的使用寿命。保温材料的使用,可以满足室内温度保持及隔热的要求,在能源节约上具有很大的功效。比如,新型太阳能材料的利用,它可以很好地吸收太阳辐射,调节室温。(2)在结构设计上,建筑物的外墙保温系统,主要是通过砖墙设计与多层玻璃窗户的设计来实现的。建筑材料的选择以导热系数小为首要原则,在满足保温性能的前提下,要尽可能缩减墙体厚度,这样能有效增加室内空间面积。在节能要求上,要根据建筑物的实际位置及当地的气候特征,做好遮阳绿化的配套设计,夏季可以减少太阳直射,冬季可以防风,以利于室内温度的保持。此外,玻璃幕墙的设计,不仅环保,通过外饰面、结构层、空气层及保温层和装饰层的设计,还能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

4.3屋顶节能设计

在建筑物的屋顶设计中,在防水层上在做一层保温层设计,这种倒置式的屋顶结构设计,不仅可以保护防水层的结构不被破坏、延长使用寿命,有效提高屋顶的防水性能,还可以有效改善室内温度热环境,减少夏季的空调能耗。施工中,施工人员先在防水层上铺好保温板,再铺上保护层。也可以直接在防水层上直接使用隔热水泥砂浆,但是造价高、维修困难,并且容易对防水层产生破坏,一般不建议采用此种方法。

5结束语

节能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广泛运用,就是要将环保理念和节能理念在建筑物的全寿命周期中中得到良好的展现。伴随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很多新型材料、新的节能技术将不断的被推出,人们对建筑物的节能要求也会不断提高,必须用持续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始终站在低碳节能、绿色环保的思想高度上,坚持低消耗、低排放的原则,推动建筑行业的产业结构升级,为和谐社会、绿色社会、健康社会的发展献策献力。

参考文献:

[1]蒋杰.基于新型节能建材的绿色建筑技术的经济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4.

[2]林波荣,肖娟.我国绿色建筑常用节能技术后评估比较研究[J].暖通空调,2012(10):20-25.

[3]徐伟,邹瑜,孙德宇,等.《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编制思路及要点[J].建设科技,2015(23):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