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能源问题是决定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水资源短缺问题也已成为制约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建筑的给水排水节能措施进行探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给水以及开发水资源等方面对建筑给水排水节能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给水排水;节能 
  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社会对能源和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要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加强基础建设,更需要在当前的能源利用基础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就水资源而言,其短缺问题一直存在,浪费现象更是不容忽视。因此,通过采取一些可行措施来提高建筑对水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开发水资源,充分利用中水和雨水 
  现代建筑中有诸多的系统来确保建筑的安全、适用和美观,例如,其中的消防系统、空调系统以及景观系统等,这些系统的水资源供应如果直接使用饮用水,不仅会增加使用者的经济负担,也造成了水资源很大程度上的浪费。因此,可以考虑使用雨水以及处理后的中水来满足这些系统对水的需求。中水是指排水经过处理后符合水质标准的非饮用水。例如,家庭生活中的盥洗水,由于其水质较好,通过物化和一些基本的生物反应就能达到中水标准,作为非饮用水的水源。据资料显示,在保证正常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正常家庭生活中采用中水可节约30%~50%的用水口1。雨水可通过一定的设施对雨水进行收集,再利用一些药剂对其进行处理使其达到标准进行再利用。例如,在屋檐处安装一些铝合金导槽,通过导槽将雨水导入沉淀池,之后进入蓄水池,再利用泵导入杂用水池,最后经过一些消毒处理就可以对其进行再利用了,如用于冲厕所和浇灌植物等。雨水的具体处理流程可根据家庭对雨水的用途进行合理设计。 
  2 优化给水系统 
  2.1 物尽其用,利用市政管网余压降低能耗 
  现代建筑多为高层建筑,城市市政管网的压力一般为0.2~0.4 MPa,它能够满足3―5层的供水压力需求‘2]。因此,合理利用市政管网压力减少加压需要的能耗,采用分区供水的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对于1~5层的建筑直接通过市政压力进行供水,5层以上则采用增压设施进行供水,将市政管网引来的水注入蓄水池,在通过泵将水提供给供水系统。这样既能利用市政管网的余压又能避免1-5层低楼层高压带来的浪费。在给水系统的设计阶段要根据低楼层对安全性的要求来进行合理的设计,如果低楼层住户的要求较高,则可以利用常闭阀门将上下两部分管网进行连接,这样在管网发生故障的时候,可通过上层的蓄水池向下层进行供水。 
  2.2 确定合理供水压力 
  由于现代建筑多为高层建筑,水压相对较高,而管道的连接点以及用水器具的用水点当水压超过一定值时就会发生泄漏,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因此,供水系统应以水压不损坏配件为前提,根据用水器具能够承受的压力大小来确定供水压力。现代建筑内用水器具的处的水压不应超过0. 45 MPa[3]。如果静水压大于0.35MPa的入户管,宜设调节阀、节流塞等限流加压装置进行水压的调节。另外,由于管道泄漏会造成一定的污染,会导致给水系统不能正常运转,会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3推行节水设备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用水设备主要有水龙头、便器以及淋浴器。水龙头是应用最广的用水器具,合理控制水龙头的用水量能够起到巨大的节水作用。自动控制、感应式水龙头能够有效地解决浪费问题。另外,陶瓷阀芯水龙头在相同压力下流量小于普通水龙头;充气水龙头上开有的气孔,在使用过程中,水龙头会吸入气体增加空气体积,能够减小水的流速,达到节水的要求。便器方面,现代新型的便器能够利用管网里的压力将便器水箱中达到空气进行压缩,达到高速冲洗的效果,从而缩短冲洗时间,达到节约的目的。在淋浴器方面,据统计,家庭生活用水中淋浴占总用水量的20%~35%州。现代淋浴器能够通过记忆系统迅速的进行冷热水比例的调节,较少人们在调节水温时引起的水资源浪费。 
  4 建立合理的热水系统 
  随着热水普及率的提高,热水的能源利用和水量的节约显得尤为重要。减少这方面的浪费主要从合理循环方式和合理使用热源两个方面进行优化。在循环方式方面,对于区域热水供应,应使用同程式布置,采用支管循环系统,而且为避免压力不稳定、不平衡等带来的浪费,应保证各分区的冷热水水压一致,保证配水点冷热水水压的平衡。在热源选择方面,太阳能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因此,在日照时间长的区域应该选其作为热源,利用太阳能蓄热技术和温控技术实现对太阳能的利用,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另外,地热也是天然的热源。在地热能丰富的地区,可根据水质、水温等考虑将其直接作为热水供应的热源。 
  5 结论 
  总之,我国水资源虽然丰富,但是地区差异较大,可利用的水资源量较少,人均用水量很低。在国家节能减排、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之下,建筑给水排水节能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开发第二水资源,大力推广使用节水型用水器具,合理确定供水水压以及建立合理的热水系统等手段,能够起到建筑节水降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晓家,建筑给水排水“四节”理念与技术研究[J].给水 排水,2011,3(7):34-35. 
  [2]王鑫,朱峰.建筑给水排水节水节能措施初探[J].科技 创新导报,2011,9(25):51-52. 
  [3]张雪峰,李伟,节水节能技术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及 发展[J].山西建筑,2012,8(25):45 -46. 
  [4]张爽,张文卓.现代住宅中给排水节能设计浅谈[J].中 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5(7):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