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超越了温饱和简单的衣食住行方面的需求,对清新的空气,对蓝天阳光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人们也渐渐认识到善待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拥有无限的财富。十七大以后,我国经济方针也从“又快又好”转为“又好又快”,虽然只是“好”和“快”顺序上的变化,但其内含却发生了巨大得改变。“又好又快”包含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节能减排的经济意识,因此要贯彻好“又好又快”的方针,就要在积极推进中国经济结构转变和新产品的开发工作的同时,花大力气从各个方面做好人民素质的提高工作。只有制定长期的缜密的计划,只有把节能减排意识贯穿到经济生活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节能减排才能真正落实,人与自然才能和谐相处。 

   一、建立合理的节能减排考评标准    
  目前世界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关注程度比对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关注程度更高,因此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不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世界的问题。中国政府已经把环境治理的好坏列入到了各级政府的行政业绩考评中,但考评首先需要标准,到目前为止,有些省份和地区还没有一个合理的标准。制定考评标准很复杂,因为区域与区域之间,行业和行业之间标准的制定是有区别的,然而各区域可在适当地借鉴外国的考评经验的同时,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标准。譬如,欧盟对企业排污实行配额的方法证明很成功,值得借鉴。欧盟根据对《京都议定书》的承诺,让各成员国分别承担CO2的减排任务,然后各国又对能源、加工制造业等排放CO2的企业核定排放配额作为合法“排放权”,企业若超额排放,必须到市场上购买配额。这就形成了企业之间排放权的配额交易市场,高昂的成本逼迫企业要么出钱购买排放配额,要么自己污染自己治理,要么产品创新。美国人Jamie Ellis 在她的《引起中国污染的十大原因》中写道“很奇怪,从历史角度看,中国政府似乎能控制一切,但似乎不擅长做一件事――控制污染,中国的工厂和公司发现污染罚金比污染治理成本小得多”。要改变世界对中国的节能减排的看法,我国不但要制定考评标准,还要建立明确的奖罚机制,全面启动包括县级节能减排方案,并公开节能减排和绿色GDP调查数据,对没有达到环保标准的城市或区域,要追究领导责任,一竿子插到底,使节能减排真正落到实处。   
  二、在能源结构改革方向上对企业予以鼓励和引导    
  节能减排的生态经济不仅意味着开发新的可再生资源,也包括更有效地使用传统燃料,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物种的灭绝,极度天气等事件的发生。在无污染生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各国都下力气尽努力在做,比如,为了减少环境压力,中国政府从2000年起大力加强风能发电,到2007年风能发电已经成长了7倍,估计到2020年将发展成世界首位。其他国家也纷纷投巨资开发和利用非破坏性生态平衡的能源,2007年美国在环保能源方面投资164亿美元,其中120亿美元用于矿物质燃料即石油和天然气的相关研究上,2007年美国仅利用无污染的太阳能就发电1.4亿瓦,生物乙醇供给占全球的44.5%;欧盟一共投入231亿美元到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其中德国的太阳能发电9.8亿瓦,这些努力都是能源结构改变的一种方式,中国地大物博, 地理环境复杂,应该根据地区特点,更多地发展水能发电,太阳能发电,核能发电等,更多地利用可再生无公害自然资源。 
  对有污染的但对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或缺作用的传统的工业矿物质原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不是要废除其做原材料,而是要考虑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之,使之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尽管煤在过去给经济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大量的煤炭开发,引发了空气污染,土壤沙化,地下水断层等环境问题,给矿区附近的人民带了很大的生存威胁。空气污染使矿区人民健康受到威胁,地下水源的污染或断流,使矿区附近的人畜得不到清洁的用水而不得不搬迁。我国煤炭利用效率比发达国家低20%以上,中国用30%―40%的资源生产出不到5%的GDP,因此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和防治污染,仍是煤炭科学界面临的两大突出问题。80―90年代中国是个很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政府先开发后治理的方法实属无奈。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中国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已经基本完成,作为世界上经济总量排第三,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的国家,中国政府目前有能力有力量做好边治理边开发或先治理后开发的能源利用途径,下大力气保护好环境,因为好的环境不仅能保证国人的生活质量,提高国人的幸福指数,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能保护赖以生存的地球。    
  三、加大政府科技投资,鼓励企业开发新产品   
  近年来,能源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也是竞争的发动机,随着石油价格的不断提高,各国不断地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开发节能新产品,但能源依然极其紧缺,因为随着工业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高,由此产生的高能源需求即使在石油、煤炭、天然气的产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这些不可再生资源在资源总耗量的市场份额中不断下降。因此,随着社会对能源需求的增加,新的资源仍必须不断开发来弥补其不足。由此看出,目前的能源紧张状况对各国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其实,2000至2005年,70%的美国投资投入到了能源技术上,如开发超低二氧化硫柴油,电气化列车,生物油等。大型企业也纷纷走上了节能减排产品的创新行列中,如福特汽车公司从2000年起通过使用风能发电机提供照明用电,用喷漆车间排放物转化电力资源自给自足,福特利润更多来源于节能减耗;还有福特和南加州爱迪生电力公司联合创新使用外接电源给汽车电池蓄电等方法节约了其全球32.7%的经营能源,减排31%。巴西在生物乙醇产品上和美国竞争,因为巴西用甘蔗作为原料比美国用玉米作原料更便宜,巴西的乙醇价格比美国的生产成本还要低。再如,美国最近刚研制出一种新型环保塑料袋,这种塑料袋的寿命是1年,1年以后环保塑料袋就会在几周之内自行腐烂。美国还研制出来一种液态氨,这种液态氨涂在废弃的轮胎上就可以使废轮胎橡皮硬脆易烂,这些易烂的废轮胎压成末后可以用作油漆、涂层、还有密封胶等原料。因此,节能减排产品的开发和利用不仅受益社会,受益消费者,同时,厂家也在新产品的使用中得到更多的利益。中国在新产品开发的投资上比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少的多,政府应在大量投资科研创新的同时,引导企业也走创新道路。    
  四、避免盲目建设   
  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因为厂房设计的不尽合理或考虑不周,致使刚刚建起来的建筑物不得不拆除,因此在城市建设方面,城市管理部门要启动科学的规划模式。美国一个机构预测,中国和印度现在的城市建设几乎都是废品,城市中不管现在开发或还没有开发的房屋,到2030年将只有50% 的建筑被保存下来,这不仅是巨大的浪费,也会造成巨大的环境压力。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设计助理软件不断出现。这些软件帮助城市建设设计,并立体展示设计模型。比如设计软件帮助设计好建筑物后,如果想知道房屋的光线、暖气、电力系统,或设计对能源利用的影响,城管人员可以将设计图打印出来,工程师会通过科学、专业的计算,很快得出结论。如果对设计不满意,可以在破土动工之前随时调整。因此政府在考核政府官员的业绩时也应该把城市建设包含在里面。
  五、加强绿色消费的意识,提高国民消费素质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使孩子们从小就有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意识。美国的吸烟率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据统计,美国吸烟的人群大部分是外国移民,新一代的美国青少年吸烟率很低。因为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就教育学生吸烟有害健康,每学期都有戒烟周,要求学生规劝周围的吸烟人群戒烟。吸烟有害健康对新一代成长起来的孩子是根深蒂固的。因此,树立善待环境的正确理念,使国民从小就能从如不乱扔垃圾,不破坏树木等小事做起,成为3R(reduce, reuse,recycle节能减排,重复使用,再循环)的小环保者。 
  在商品市场上有一条不变的法则:有需求就有供给。媒体在宣传教育方面要引导和鼓励消费者消费绿色环保和能耗低的产品,对使用后包装垃圾不易回收利用的和不易销毁的产品不消费,如不消费不易销毁的塑料袋包装物品;鼓励消费者消费那些在生产过程中能量消耗低,或原材料是可再生资源的商品,如选择洗衣机时要考虑节电节水的,买汽车时要考虑排量;同时倡导消费者消费绿色无公害产品,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因化肥,农药残留,畜产品激素,抗生素滥用,食品添加剂,过期食品、假冒伪劣产品的使用,大量消耗了能源,污染了环境,还使我国国民体质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一旦消费者成了理性的消费者,那么厂家不得不被迫改变生产方式,改变供货渠道,整个社会就会通过消费导向带动经济向生态化转变。  
  六、生活垃圾的合理分类和处理 
  人类的生存就伴随着人类垃圾,怎样安全处理生活垃圾也是节能减排的一部分。日本的垃圾分类很清楚,凡是能回收的垃圾与生活垃圾都分开投放,各放其箱。有些金属,小家电之类的废弃物就放在垃圾箱的旁边,因此,树立环保意识,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养成给垃圾分类的好习惯非常重要。政府也要大力宣传,投入资金给每个垃圾投放点配置分类垃圾箱,使外国好的节能减排方法能在我国有效实践。同时,政府可根据区域消费结构投资设计垃圾处理系统,以传送带的形式将不同的垃圾区分开,可以利用的利用,可以销毁的销毁,不能销毁的掩埋。对于电器等不好回收的产品,回收中心要把旧产品回收作业中获得的信息反馈给研发和生产部门,以便为以后设计和开发更易循环利用的环保产品提供参考。这是实现“从商品到商品”理念的重要环节。据美国的统计资料显示,垃圾处理系统使垃圾回收使用率提高30%,因此,从投资收益上看,投资垃圾处理系统不是赔钱的买卖。 
  从上面的思路可以看出,节能减排并不总是意味着只投资不回报。其实,如果把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改变为精耕细作型节能减排型生态经济模式,不仅能解决能源问题和提高环境竞争力,同时又能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此外,节能减排新途径的开发和利用又给了经济发展一次新的市场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