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土木工程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各个领域,可以说现在世界的进步已经依赖了土木共程,而土木工程有其存在的环境因素,也会与周围环境息息相关。核电站是土木现在在中国飞速发展的一个方面,核电站,这也是人们议论纷纷的话题,因为它对环境的影响,对大自然、对人的影响。土木工程需要对环境负责任的。

关键词:核电站,环境,土木工程,双刃剑

前  言:土木工程,简单的说就是建筑,最早就是用土和木来建造房子、船舶、会场等等,顾名思义。有土有木,必然与大自然有关系,也就是从土木工程的开始就注定了与环境息息相关。如今的土木工程已经发展的很全面了,包括公路铁路、各种房屋建筑、水利水电、厂房矿井等等,还有一类在中国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方向,核电站!

核电站,也是对土木的一个高层次的考验,就好像三峡大坝一样,非常的大的工程,建成后将使综合国力大增,可是也将成为战争的靶子,因为一旦被破坏,无论是战时还是平时,都将是无可预料的灭顶之灾。所以,为了让其安全运行,这对土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核电站,光是为了不让核污染泄露就需要很多的工作,先进的材料、工艺,严格的把握质量关,与普通的建筑不同,光是核电站的墙就需要几百毫米甚至上千毫米的厚度,其中用以控制和使用的工作室更是需要新的建筑理念,发生事故要如何应对,怎么才能顶得住核辐射,这些都是新的课题,而对周围环境的保护更是重中之重……

核电站,由于很多人对它还不太了解,受到一些不公正的对待,总觉得它会污染环境,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损害。其实核电站推广应用,不但能提供大量电力,还会大大改善环境,因为它是清洁的能源。目前困扰人类社会的环境污染,自然资源(主要是能源)短缺和人口爆炸性增加这三个主要问题。至少有两个靠核能能得到缓解。

  目前的环境清洁问题大部分是由使用化石燃料引起的。由二氧化碳等造成的温室效应以及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造成的酸雨正在全球范围内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一座100万千瓦的燃煤电站每年要耗300万吨煤,产生的废物总量超过300万吨。

  法国1980年到1986年间核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由24%提高到70%,在此期间法国总发电量增加40%,而排放的硫氧化物却减少了9%,尘埃减少了36%,大气质量有明显改善。

事实证明用核电站代替火电站,能大大改善环境质量。核电站是人类的朋友,也是环境的朋友。

核电站可以改变环境,当然,如果出现了事故,那也是不可想象的,众所周知的切尔诺贝利事件就是血的教训。

乌克兰北部的切尔诺贝利风景优美,周围松树和白桦树林茂密,森林内布满河流和各种珍禽异兽,而且人口众多。前苏联1973年开始在这里修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于1977年正式激活。然而就在1986年4月25日夜里,在乌克兰首都基辅以北130公里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工作人员接到来自莫斯科的指示,要求当晚做一项涡轮运转试验。26日凌晨1时23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后,第4号核反应堆情况失控。一道红光突然从核电站上空闪过,紧接着,传来了一声沉闷的爆炸轰响。随着爆炸声,一条30多米高的火柱掀开了核电站第4号机组的反应堆外壳,直冲云天,把漆黑的天空染得通红。2000℃的高温火球迅速烧毁了机房,粗大的钢架也被融化,滚滚的浓烟裹着带有高度放射性物质的水蒸气和尘埃腾空而起,四处蔓延,迅速覆盖了大地,遮住了天空。相当于广岛和长崎两枚原子弹辐射量100倍的切尔诺贝利核灾难爆发了。
  惟一幸存证人回忆 放射性尘埃随风扩散 。主要负责第4号核反应堆的工作人员约立科瑞瓦当时在现场目睹了整个过程。他回忆说:“当时突然听见一声巨响,我们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爆炸将1000吨的屋顶都炸飞了。不可估量的放射性尘埃冲入空气中,然后随风向北边扩散。我呆站在那里看着熊熊火焰,火焰灼伤了我的眼睛。”约立当时一心想着打开自动安全系统。这套系统能应付当时的爆炸。“我们向火场浇洒液态氮。在火场没多久,我就觉得非常虚弱。”约立一直工作在最前线,直到最后救护车将他带走。他是幸运的,因为许多人当场就被大火和强辐射夺走了性命。
  27日晚,他与所有的人都被转移到了莫斯科。人们不停地议论着,可约立打不起精神来,他从那时起就总是容易犯困。后来的体检报告显示,当时在场的人胃部都受到了严重的核辐射,使他们以后无法进食。
  约立现在成为了惟一幸存的爆炸时在第4核反应堆的工作人员。他身上所带的核辐射剂量是致命的,没有公司愿聘用他。他只能呆在农场里,等待身体里的定时炸弹爆发。

大爆炸后,火势迅猛蔓延。工作人员冒着极大的危险关闭了相关阀门,消防队员攀上屋顶压制住几十米高的火焰。他们用手套排除爆炸碎片,靴子浸在熔化了的沥青中。政府也征调了大批空军直升飞机投放4500吨沙子、硼、白云石和沉重的铅条,将第4号机组反应堆覆盖起来,形成隔离层。
  这次事故直接造成31人死亡,13.5万人被迫撤离。由于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还造成了放射性污染。在前苏联境内,需要清除污染的有5000多个居民点,6万幢住宅及大片森林、田地。

反应堆爆炸后,前苏联成立了紧急调查委员会,调查委员会公布的结果令人触目惊心:在切尔诺贝利反应堆内190吨核燃料中3%~4%的放射性物质已经泄漏,放射性核素碘-131和衰变期很长的铯-137在空气流的作用下迅速扩散,导致周边地区空气、土壤和河流受到严重污染;电站周围30公里范围内的辐射强度超过每平方公里15居里,居民身体健康和自然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为迅速控制放射性物质的扩散,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当局先后动员80万人参加了核污染的清理工作,迁移重灾区居民27万人,其紧急措施是:
  一、用直升飞机向反应堆中投放大量硼砂、粘土等材料,以阻止火灾和放射性物质大量外流。
  二、迁移重灾区居民。电站周围30公里范围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放射强度超过15居里/平方公里。为了保障该地区居民的身体健康,政府将该地区居住的13万居民撤离到安全地带,并对部分不愿意迁移者强行执行。在5个小时内全部撤离了居住在电站旁普里皮亚季城的电站工作人员家属。同时,根据受辐射的强度建立了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受核污染地形图,划分了隔离区,迁移受灾居民,并限制在灾区进行生产活动。

三、建造反应堆覆盖掩体。爆炸使第4号反应堆完全破坏,电站出氧格、机房以及周围的建筑物也严重受损。更可怕的是留在反应堆内的大部分核燃料随时可能发生爆炸。为了防止反应堆再次爆炸,彻底阻止放射性物质继续泄漏,政府决定在破坏了的反应堆上紧急建造覆盖掩体。利用多班倒的方式,清理人员在放射强度高达每小时100Gy(戈瑞)的环境下,在半年的时间内建成了石覆盖掩体,阻止了放射性物质继续外流。

四、紧急清除重灾区放射性物质。散落到电站周边地区的大量放射性物质成了新的放射源,为了清除这些重灾区的放射核素,政府紧急调集了国防部防化部队和民用防务人员,将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土壤表层铲除,并装在特殊的集装箱里掩埋。类似的清理工作在部分村庄和地区进行了多次。清理人员还用布擦洗了核电站内部的放射性物质。这些清理措施大大降低了土壤和空气中放射性物质的含量。事故发生后,发生爆炸的4号机组被用钢筋混凝土封起来,电站周边30公里以内被定为“禁入区”。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对前苏联政治、经济、环境、生态和医疗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冲击。为消除切尔诺贝利核灾难带来的长期社会影响,前苏联及其解体后独立的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政府承担了巨大的社会压力和财政负担。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对前苏联政治、经济、环境、生态和医疗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冲击。为消除切尔诺贝利核灾难带来的长期社会影响,前苏联及其解体后独立的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政府承担了巨大的社会压力和财政负担。
  冒死灭火 消防员半生受折磨 ,爆炸后几天内,成千上万“清理者”被调到切尔诺贝利来制服这个充满辐射的“恶魔”。煤矿工人在炽热的石墨堆芯下挖掘,以便泵入液氮来冷却核燃料。直升机驾驶员空投物料来熄灭火焰。军人们定时冲上顶部,将炸飞的、冒着烟的石墨块铲回反应堆中心。
  参与这次行动的3400名勇士中的许多人几秒钟便吸收了常人一生所遭受的辐射剂量,半生饱受辐射病折磨。当时22岁的消防员皮耶科麦曾到现场灭火。灭火结束后,皮耶和战友们被送到了莫斯科的医院,“医生说我患上了急性放射病。”他的体温持续上升,头发大量脱落,最后,他的头发、胡子都掉光了。
   病痛:前苏联媒体透露,爆炸后,周边地区约15万人的甲状腺受到大剂量放射性碘131的严重侵害。在乌克兰,儿童患白血病的机率高出正常标准的4倍。
  一轮新的疾病如今可能正在袭击曾经工作在抗灾第一线的24万名男女。这就是白内障(它也是日本原子弹爆炸幸存者的显著病征),患者人数正在持续增加。更令人不安的是,一项对俄罗斯“清理者”的研究,将20世纪90年代的230例“超常”死亡归咎于切尔诺贝利事故,死因包括心脏病、白血病和其他癌病。
  切尔诺贝利事故和心脏病之间的关联尚难定论。辐射的冲击波能损伤血管,但某些科学家认为,“清理者”群体中心脏病发作率的升高更像是酗酒、大量吸烟、压力和饮食不良所致。然而,“清理者”癌症病患的增多早就在意料之中,迄今为止的零散病例恐怕只是个开始。白俄罗斯的国家辐射防护委员会主席杰克夫克尼希斯贝格指出,在原子弹爆炸幸存者中,某些辐射引起的癌症要20到25年的时间才会发作。他说:“可以说,我们现在才刚刚开始尝到恶果。”
  母亲的心痛:因放射性后遗症,畸形儿童大量出现。这让无数母亲心痛无比。
  生活痛:前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因经济发展问题无法定期向切尔诺贝利附近的153个村子供应食品,也没有任何地方愿意接受这些“生态难民”。他们原本就清苦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明斯克的物理学家米哈伊尔?马利科说:“心理上的后果一直是毁灭性的。许多妇女觉得,她们会生出不健康的婴孩,或者生出前景黯淡的婴孩。许多人觉得自己终将死于切尔诺贝利事故。” 
  威胁――辐射仍在继续 ,辐射殃及欧洲
  30人死于爆炸气浪、火灾或遭到致命辐射。这座被毁的建筑外壳熊熊燃烧了10天,事故发生后不久,放射性烟云便蔓延到芬兰、瑞典、挪威、丹麦和波兰等国。最远还威胁到美国东海岸。据统计,爆炸引起的核泄漏最终导致20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受到污染。
  这次事故所产生的放射性尘埃,比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造成的辐射强400倍。它迫使百万人口中的三分之一逃离家园,还在儿童中引发了甲状腺癌的大规模肆虐。这些年来,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累计高达数千亿美元,包括医疗费、清理费、赔偿费和生产损失。
  灾后两年中,26万人先后参加了事故处理工作,为4号核反应堆浇了一层层混凝土,形成一座“石馆”。人们清洗了2100万平方米“脏土”,为撤离的居民另建2.1万幢住宅。这一切,包括发电减少的损失,约合120亿美元。如今,4号反应堆那凶猛可怕的放射性残留物仍然在所谓的“石棺”下闷烧不熄。石棺是个日益颓败的钢筋混凝土地穴,在事故后草草修建,目前已经摇摇欲坠。它的替代品即将动工兴建:一个相当于体育馆规模的拱形建筑将被平移到石棺上,将它封死。工程完成后,被毁的反应堆将从视野中消失;然而对于这个地区的人们来说,它却永远无法从心灵中抹除,这场缓缓发作的灾难依然在不断地展露峥嵘。
  爆炸后的早期评估预计将有数万或数十万人死于这次事故,如今证明这个评估并不足信。但20年前所造成的基因破坏正在慢慢地索取代价。没有人能确定最终的影响,但据去年的一份权威报告估计,由切尔诺贝利事故引起的癌症爆发将夺去4000人的生命。白俄罗斯明斯克国际萨哈罗夫环境大学的阿列克谢奥克诺夫致力于研究该事故对健康造成的影响,他称之为“一场我们终生都无法扑灭的大火。”
  绿色和平组织: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危害被低估10倍 ,“绿色和平”组织日前披露,这场世界上最为严重的核泄漏事故的危害程度要比当时的评估高出10倍,泄漏物将在未来造成约10万人死亡。该组织掌握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由于核泄漏物进入了大气层,对空气造成极大的破坏,污染最严重的乌克兰、白俄罗斯以及俄罗斯境内的大约20万人伤亡,这些地区的癌症病例为27万例,其中有9万多例非常严重。该组织声称:“我们非常清楚,一个核反应堆可以污染一半地球。”
  俄罗斯绿色和平组织的负责人弗拉基米尔表示,联合国机构的报告掩盖了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的事实,这也正是为什么绿色和平组织要发布这份汇集了52位科学家研究成果的报告的原因。
  警示――核能源是双面刃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灾难给世人敲响了一个警钟――核的危害有多大!谁都不希望看见切尔诺贝利惨剧再次发生,这就需要各国核电站严守第一道锁――技术。技术是核电安全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保障。
  为了防止有人恶意制造这种危害,反恐也是核电站必须严守的一关。“911”恐怖袭击后,美国政府马上意识到了这个危险。华盛顿官员说,美国目前有103座核电站,如果恐怖分子从空中对美国发动袭击,这些核电站很可能首当其冲。而且美军曾从“基地”组织的办公室搜查出含有工程软件制作出来的美国水坝模型也验证了这一点。一些精通网络技术的“基地”组织成员很可能还会绕道而行,对美国核电站等关键设施的电脑发动袭击,借此制造恐怖事件。

 

由此看出,土木工程与环境因素息息相关,在施工过程中的施工环境以及之后施工保护,而土木工程对环境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它可以保护环境,对环境进一步改善,它也可以彻底的摧毁环境,所以土木工程一定要把好质量关,如果在建设的时候就考虑破坏的后果,显然后果会好的多。而在核电站破坏后也是对土木工程速度和能力的考验,比如灾后对剩余物质的处理,需要土木工程有快速的反应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这能防止次生灾害,切尔诺贝利事故后的掩埋剩余核燃料、石棺,这些都是土木工程的一部分,也是其快速保护的能力。灾后草草建设的石棺摇摇欲坠,需要新的工程,这就是土木工程在这方向需要前进的方向,不能因为土木工程的落后而让其息息相关的环境受罪,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于连生;核电站危险吗?[J];辐射防护;1980年03期

【2】郭文骏;核电站的建设前期工作[A];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谢尔巴克;世界文学 1989年第6期 总第207期;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