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中楼板设计总结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v发布时间:2019-07-23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7.63 KB
  • 资料分类:结构设计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1 板设计
1)从受力计算角度,一般板厚取值为:双向板按L/40(边跨时可适当加厚)、单向板按L/35(连续板)、L/30(简支板)。
2)跨度较大的板(板跨大于4m 时)及异形板的板厚,根据周边支座情况,酌情加大(一般可加大10~20mm)。
3)当板内埋的管线比较密集时,板厚应可取120~150mm。设计考虑加强部位,如转角窗、平面收进或大开洞的相临区域,其板厚根据情况取120~150mm。屋面板不小于120mm。
4)高层建筑地下室顶板取180mm(按嵌固在地下室顶板考虑);不嵌固时取160mm;覆土处顶板厚度不小于250 mm。
5)悬挑板的净挑尺寸不宜大于1.5m,否则应采取梁式悬挑。注意与厚挑板的相邻板跨,其板厚应适当加厚,厚度差距不要过大(可控制在20~40mm以内)。6)异形板的配筋应专门复核,不应直接简单采用PM的计算结果。
7)温度筋:较大板块的板面无筋区域,其温度、收缩应力较大,应在板面设配筋率不小于0.1%的防裂构造钢筋。
推荐下载
评论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土木工程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