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框架厂房施工组织设计221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v发布时间:2014-03-23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501 KB
  • 资料分类:结构设计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本工程建筑物总占地面积27279.3m2,总建筑面积105000m2,主要工程包括有:
   (1)主厂房土建工程(包括桩基工程),框架结构,车间部分3层,其中首层为金属冲压及注塑车间,层高11.5米,柱网18*9米,楼板荷载10吨/平方米;其余为电子装配车间,层高5.5米,柱网9*9米,楼板荷载1.2吨/平方米;办公区5层,首层高6米,其余4.2米。本项目±0.00的绝对标高为4.8米;
   (2)主厂房室内给排水工程;
   (3)厂区给排水及道路、桥梁工程;
   (4)屋面防水工程;
   (5)幕墙工程;
第二节、工程地质概况
   一、地形地貌、自然地理及气候
   拟建场地位于斗门区新青科技工业园,场区属滨海沉积,经人工回填,现基本平整。地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2.5℃,年降雨量1800-2200mm,其中4-9月份降雨量平均为1980mm,属丰水期,5-10月份为台风季节,台风风凳陆最大风力达12级以上,标准风荷载0.75Kpa。
二、地层岩性
   根据地貌单元的不同,并参照地面标高及各钻孔人工填土与第四系海陆交互相沉积层(地质代号Qmc)、花岗岩风化残积土层(地质代号Qml),及燕山三期侵入花岗岩层(地质代号γ52(3))。
   本次勘察揭露的地层为:
   1、人工填土(Qml)①(①为地质编号,下同)
   为素填土,褐黄色带浅红色,湿,欠压实,主要由粘性土组成,混30%左右的石英砂,结构松散,分布于大部分地段,层厚在1.2-4.5米之间,平均厚2.93米。
   人工填土系新近堆填而成,结构松散,不均匀,尚未完成自重固结未经处理不能作为拟建建筑基础持力层。
   2、第四系海陆交互相(Qme)沉积层:
   该层由粗砂②、粘土③及粘土④、淤泥⑤和砾砂⑥组成。
   按土层的沉积规律自上而下分为:
   1)粗砂②:褐黄、浅灰黑色,主要成分为石英质,呈饱和,松散状态。仅见于36号孔,层厚3.6m.。
   2)粘土③:褐黄色,含20%左右的石英砂,无摇震反应,切面无光泽,干强度和韧性中等,呈饱和、可塑状态。层厚1.90~4.80m。
   3)粘土④:褐黄、浅灰、灰白色,含少量石英质砂,无摇震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和韧性中等,呈饱和、可塑状态。层厚1.80m。
   4)淤泥⑤:灰黑、深灰等色,少量有机质,稍具腥臭味,呈饱和,流塑状态。层厚1.90~5.90米。
   5)砾砂⑥:灰白、褐黄色,主要成份为石英质,含15%左右粘性土,混少量贝壳碎屑及石英质碎石,碎石粒径2~5cm,呈饱和,松散~稍密状态。层厚0.60~7.70米。
   3、第四系坡积(Qdl)粘土⑦
   褐黄、灰白色,含20%~30%左右的石英砂,无摇震反应,切面无光泽,干强度和韧性中等,呈湿,可塑~硬塑状态。层厚1.20~6.20米。
   4、第四系坡残积(Qel)粘性土⑧
   褐黄、褐红、灰白等色,由花岗岩原地风化而成,原岩结构清晰可辨,残留料径大于2mm的颗粒20%~30%,无摇震反应,切面无光泽,干强度和韧性中等,呈很湿~饱和,硬塑、底部坚硬状态。层厚0.50~10.00米。
   5、燕山期(γy)花岗岩:灰白、青灰、肉红等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及黑云母,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根据其风化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全风化、强风化、中等风化、微风化花岗岩四带:
   1)全风化(γ4)花岗岩⑨:褐黄、灰白、灰黑色,绝大部分矿物已风化成土状,可见残余结构,手捏有砂感,偶夹强风化岩块,岩芯呈土柱状,合金钻具易钻进,层厚0.40~3.20米。
   2)强风化(γ3)花岗岩⑩:褐黄、灰白、肉红等色,大部分矿物已显著风化,节理裂隙极发育,岩芯呈土柱状或土夹碎块状,局部呈碎块状,岩块用手可折断,合金钻具易钻进,层厚0.40~9.40米。
   3)中等风化(γ2)花岗岩⑾:褐黄、褐灰、灰白等色,部分矿物风化明显,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芯呈块状及饼状,岩块用手难折断,合金钻具钻进难层厚0.60~2.40米。
   4)微风化(γ1)花岗岩:灰白、青灰色,节理裂隙稍发育,岩芯呈柱状,岩质新鲜坚硬,敲击声脆,合金钻具难钻进,钢粒钻具难钻进,见于部分钻孔号,揭露厚度1.10~3.90米,厚度不详。
   由于花岗岩具有不均匀风化的特征,常在其各风化带(或残积土层中)发育花岗岩球状风化体,即“孤石”,在本场地一些钻孔均有发现,在设计及施工过程中都必须注意。
三、地震效应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珠海市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35s。按有关标准判定:勘察场地内场地土的类型主要为中软~软弱土,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工程地质I区东部部分地段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坚硬土,建筑场地类别为I类。
四、地下水
   勘察期间,各钻孔均遇见地下水,赋存于第四系各地层中的地下水属上层滞水~潜水类型,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水位变化因气候、季节而异;赋存于花岗岩各风化带裂隙中的地下水属基岩裂隙水,受大气降水和上层地下水补给。勘察期间测得其混合稳定水面埋藏深度变化于0.20~8.60米之间,水位标高介于6.30~18.51米。
   根据水质分析,拟建场地内地下水水质在强透性地层中对混凝土结构具中等腐蚀性,在弱透水性地层中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不具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