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箍筋长度的计算,许多造价及施工人员都有自己的一套办法,现在流行的钢筋算量软件,计算方法也是五花八门,给工作、交流造成了很大不便。本人也是一名造价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对箍筋的计算进行了一些总结,现在对箍筋的计算方法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希望给大家提供一些借鉴,更希望大家对本文提出宝贵意见,以期共同提高。

一、规范规定,图集要求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5.3.1条、第5.3.2条分别规定:

5.3.1  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HPB235级钢筋未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5.3.2  除焊接封闭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本规范第5.3.1条的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2)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135°

3)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略》03G1011规定

1)对箍筋弯钩的要求(03G101-135页)(见图一):

从图中可以看出,对有抗震要求的构件,如果箍筋直径d6.5时,10d65mm,箍筋135度弯钩的平直段要取75mm,这是推导公式中的一个特例.

2)混凝土保护层(03G101-133页)

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环境类别

板、墙、壳

C20

C25-C45

C50

C20

C25-C45

C50

C20

C25-C45

C50

-

20

15

15

30

25

25

30

30

30

a

-

20

20

-

30

30

-

30

30

b

-

25

20

-

35

30

-

35

30

-

30

25

-

40

35

-

40

35

注: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

在以前的教材和参考书中,通常将钢筋的保护层设定为25mm,由上表中可知,针对不同构件、不同部位,钢筋的保护层并不相同。保护层设定为25mm的推导结果肯定也是不准确的

二、箍筋长度的计算方法

(一)弯曲调整值的概念:由于钢筋弯曲时,外侧伸长,内侧缩短,轴线长度不变。弯曲处形成圆弧,而设计图中注明的量度尺寸一般是沿直线量度外包尺寸(图二)。外包尺寸和钢筋轴线长度(下料尺寸)之间存在一个差值,两者之间的差值叫弯曲调整值,因此计算下料长度时,必须从外包尺寸中扣除度量差值,这一工作是对外包量度长度的调整。

轴线尺寸L1-量度尺寸(外包尺寸)L2=弯曲调整值δ

图一                图二

190度弯钩的计算(图三)

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2.5d

轴线尺寸:L1LABLCD+π×(D+d)×(90/360)=LABLCD2.749d

量度尺寸:L2(LABD/2d)+(LCDD/2d= LABLCD4.5d

调整值为:δ90  L1L2=2.749d4.5d=1.751d

图三               图四

2135度弯钩的计算(图四)

AB段为箍筋弯钩的平直部分,一般抗震结构取值为10d,该部分暂不考虑,弯曲调整值只计算BCD

轴线尺寸:L1LCD+π×(Dd)×(135/360)=LCD4.123d

量度尺寸:L2LCDD/2dLCD2.25d

调整值为:δ135 L1L2=4.123 d2.25d1.873 d1.9d

箍筋弯钩的平直段为10d,加调整值等于11.9d,这便是箍筋“135度弯钩增加值=11.9d”的来历。

(二)箍筋长度计算公式推导:

以矩形箍筋为例(有抗震要求),在计算过程中保留三位小数,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以保证计算的精确。

设定:构件截面宽:B        构 件截面高:H

箍 筋直径:d        主筋保护层厚;C

135度弯钩平直段按抗震取:10d

图五

按外包尺寸计算:

L=箍筋外包周长+390度弯曲调整值2135弯曲调整值2×10d

L=箍筋4边外包尺寸+δ90 + 2×δ135+2×10d

L2(B2c2d)2(H2c2d)1.751d×31.873d×2+2×10d

  1)当箍筋直径≤6.5L2(BH)8c6.49d2×75

                 2(BH)8c6.49d150

   2)当箍筋直径≥8   L2(BH)8c26.49d

以上即是封闭矩形截面箍筋的通用计算公式,

需要说明的是,钢筋工程量的计算是以实物量为准的,按照规范规定施工,用多少就计算多少,所以作为工程造价及施工人员,在计算钢筋用量时,都应该以钢筋的轴线长度作为计算标准。

当然,以上的计算是在纯理论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具体到实际工作上,肯定会有所差异。所谓的钢筋弯钩增加值、弯曲调整值都是以量度尺寸(或外包尺寸)与中轴线长度的比较而得出的一个理论差值,原因是:

1)首先由平面假设钢筋中轴线在钢筋弯曲后长度不变,实际上会有微小改变;

2)影响弯钩增加值、弯曲调整值大小的钢筋弯曲半径取值取决于结构设计规范、标准图集、施工验收规范、加工工艺标准、构造要求、加工机械等多方面的因素。

3)按照规范规定: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本规范第5.3.1条的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当遇到主筋直径为25,箍筋直径为8时,箍筋的弯曲半径就不是2.5d了,

以上情况肯定会影响到计算的精度,但就总体而言,上述因素的影响是非常微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