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裂缝控制是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不仅需要在设计、构造和材料方面采取抗裂、减缩等措施, 更取决于施工时精心、规范、合理的施工组织和操作。加强对施工工艺及措施的监督,必须达到规范及验收标准的要求,以确保工程的质量。文章重点对现浇楼板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成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 

【关键词】现浇楼板;混凝土;裂缝成因;控制措施 
  1 前言 
  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石、水、外加剂及掺合料混合而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由于混凝土生产工艺、施工技术、自身变形、外部环境和约束等一系列问题,使混凝土裂缝成为建筑工程中最常见的病害,也是当前工程质量投诉的热点问题之一。 
  2 现浇楼板裂缝产生主要因素 
  2.1 设计方面的原因 
  从设计角度看,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属于受弯构件,受拉区肯定存在拉应力,从理论上说出现裂缝是必然的。现行设计规范侧重于按强度考虑,未充分按温差和混凝土收缩特性等多种因素作综合考虑,配筋量因而达不到要求。而房屋的四周阳角由于受到纵、横两个方向剪力墙或刚度相对较大的楼面梁约束,限制了楼面板混凝土的自由变形,因此在温差和混凝土收缩变化时,板面在配筋薄弱处(即在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和放射筋的末端结束处)首先开裂,产生450左右的斜裂缝。 
  2.2 材料选用方面的因素 
  水泥品种。水泥的选择关系到混凝土收缩(干缩)问题。不同品种水泥的收缩值与SO3、石膏的含量及水泥细度模数等有关。而且,随着高强混凝土的应用,水泥的标号等级要求也就相应提高,水泥用量也就会增加,产生的水化热就越高,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也越大。 
  外加剂应用不当也会引起的裂缝。由于施工工期的需要,一般都会使用化学外加剂,但外加剂应用不当会直接引起混凝土多种质量问题,并且外加剂的使用也会增大混凝土收缩的变化率,如掺减水剂用于改变混凝土和易性。高效减水剂的减水作用随时间延长而降低,这是坍落度损失的主要原因,由于高效减水剂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或早期水化物上,它或是被水化物包围,或是与水化物反应而被消耗掉,变得不能发挥分散能力,水泥颗粒间斥力减小,造成水泥颗粒凝聚,使混凝土坍落度减小,造成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损失过大或短期内完全丧失流动性,这类问题在混凝土生产行业中会经常遇到,程度轻的会引起混凝土施工困难,混凝土表面会出现收缩裂缝。 
  混凝土配合比。在原材料一定的条件下,水灰比对混凝土收缩有很大的影响。混凝土收缩主要取决于单位用水量和水泥用量,而用水量的影响比水泥用量大;在用水量一定的条件下,混凝土收缩随水泥用量的增大而加大,反之增大的幅度较小;在水灰比一定条件下,混凝土收缩率随水灰比的增加而明显增大; 在水灰比相同条件下,混凝土干缩随砂率增大而加大,但增大的幅度较小。影响混凝土的收缩而产生裂缝原因包括单位用水量、单位水泥用量、水灰比、砂率等控制参数。 
  2.3 施工方面的因素 
  施工时模板的处理。模板施工因素产生的影响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引起的: 
  2.3.1 由于楼板模板支撑刚度不够,梁板支撑刚度差异或模板挠度过大,造成模板支撑下沉变形过大; 
  2.3.2 如果模板支撑的稳定性不够,在施工期间过度震动使支撑刚度变异部位出现多次瞬间相对位移,这样也会引起楼板的裂缝; 
  2.3.3 拆模过早,在混凝土没有完全硬化的时候就进行拆模板,混凝土硬化前过早承载或受到振动,很容易产生裂缝。 
  2.4 气温、空气等环境因素导致楼板裂缝 
  现浇楼板在周围气温、空气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也会产生裂缝的。空气的相对湿度越低,混凝土收缩越大;空气温度升高,混凝土的收缩随之增大;长期风吹、日晒也会使混凝土收缩增大。 
  3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控制措施 
  3.1 设计方面的措施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越高,其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ftk就越大,出现裂缝的可能性越小,裂缝宽度也小。设计中应采用不低于C25级混凝土,一般使用C30级。 
  钢筋的选用。钢筋的强度直接影响楼板的配筋率,配筋率越大,楼板的裂缝宽度就越大,因此在设计中应尽量不采用HPB235钢筋,而采用强度更高CRB550级的冷轧带勒或冷轧扭钢筋。 
  钢筋直径的选用。钢筋的直径d越大,裂缝宽度就越宽,所以尽量采用小直径高密度(钢筋间距为满足构造要求的最小间距),采用高强度钢筋,配筋量小,可减小裂缝宽度的发生。对建筑平面尺寸较大的应按要求设置后浇带,缝宽800~1200mm,混凝土采用提高一级标号的微膨胀性混凝土。 
  3.2 材料方面的措施 
  尽量采取较低水化热的水泥如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粗骨料石子0.5~2.5cm,颗粒级配良好;砂率控制在40%以内,禁止使用细砂。适量选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并对混凝土收缩影响较小的外加剂。 
  合理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值。楼板厚度100mm以下混凝土坍落度控制为(120±30)mm;100mm以上楼板混凝土坍落度控制为(150±30)mm。 
  3.3 施工方面的措施 
  3.3.1 加强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确定混凝土浇捣顺序。根据建筑物平面设计,按后浇带或施工缝合理划分施工段,确定混凝土的浇筑顺序。 
  掌握天气变化情况。混凝土施工尽量避开高温阶段,将浇筑时间放在下午及夜间,雷雨天不浇筑,并在现场备好防雨、抽水设备。 
  控制混凝土浇灌温度。由于混凝土施工时室外温度较高,为尽量减少混凝土最高温升,应避开阳光照射。在阳光下浇灌时,在泵车水平输送管的整个长度范围内,覆盖一层麻袋,并经常喷洒冷水,减少泵送过程中太阳的辐射热。 
  坍落度的控制。混凝土设计坍落度为140±20mm,浇灌时坍落度大多控制在180mm左右。每车混凝土在搅拌站出料、搅拌车卸入料斗前及泵车压送混凝土入模时,分别测定坍落度,对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不准浇灌,严格制止在施工现场对搅拌车内混凝土加水。 
  3.3.2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提高振捣人员施工技能。振捣人员不但要有振捣知识,还要有振捣经验及工作责任心。现场浇筑混凝土时准备4台振捣器、2个振捣手。 
  确定浇捣流程。科学合理地制定浇捣方案,现场人员要合理分工,商品混凝土要按进度及时供料。保证现场需要,不能断料。 
  改进振捣技术。浇捣后的混凝土终凝前给予二次振捣,由于二次振捣最佳时间与水泥品种、水灰比、坍落度、气温和振捣条件有关,采用二次振捣法。 
  保证楼板截面的实际有效高度。楼板截面有效高度的问题在施工中不仅是实际的浇筑高度问题,而且要保证钢筋的位置正确,因为楼板截面有效高度是从钢筋的重心到混凝土受压区外边缘的距离。施工中板底部钢筋一般不易出问题。但用分离式配筋的上部钢筋,施工中常被工人整片踩下去,使楼板支座处的截面有效高度减小。支座负弯矩,截面承载能力不足,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和塑性铰。这时楼板截面承担不了的那部分负弯矩就转嫁到跨中,使跨中的截面承载能力不足,板底的跨中位置不仅会出现裂缝,甚至破坏,施工中必须避免。楼板钢筋绑扎成型后,对双层钢筋用专制钢筋托架固定钢筋网片的位置,且设置间距必须小于600×600,踩下上部钢筋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表面处理。混凝土浇捣2h后用刮尺将混凝土表面刮平,初凝前用铁滚筒来回碾压数遍,用木抹子磨平,待混凝土收水后,再次用木抹子搓平,闭合收水裂缝,终凝后立即养护。 
  3.3.3 加强混凝土养护工作 
  加强养护工作,楼板表面混凝土接近终凝时,及时对混凝土加以覆盖或喷涂混凝土养护剂,防止水分蒸发,长时间浇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不要只重视进度而忽视质量,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上去踩踏或进行施工。 
  4 结语 
  现浇混凝土楼板的开裂问题,已成为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治理的重点,也成为质量投诉的热点,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现浇楼板的开裂不仅影响建筑物的观感质量和正常使用,同时也对建筑物的长期耐久性产生一定的影响。查找出楼板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制定出相应的治理措施,消除裂缝于施工过程中,是解决现浇楼板开裂问题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