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开挖基坑或沟槽时,土壤的含水层常被切断,地下水将会不断地渗入坑内。雨季施工时,地面水也会流入坑内。为了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防止边坡塌方和地基承载能力的下降,必须做好基坑降水工作。 

【关键词】筏板;基础;施工;基坑;降水;技术  
  在开挖基坑或沟槽时,土壤的含水层常被切断,地下水将会不断地渗入坑内。雨季施工时,地面水也会流入坑内。为了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防止边坡塌方和地基承载能力的下降,必须做好基坑降水工作。降水方法可分为集水井降水法和井点降水法两种。 
  1 集水井降水法 
  集水井降水法是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在坑底设置集水坑,并沿坑底的周围或中央开挖排水沟,使水流入集水坑中,然后用水泵抽水。抽出的水应及时引开,防止倒流。 
  四周的排水沟及集水井一般应设置在基础范围以外,地下水流的上游。基坑面积较大时,可在基础范围内设置盲沟排水。根据地下水量、基坑平面形状及水泵能力,集水井每隔20~40m设置一个。 
  集水井的直径或宽度,一般为0.6~0.8m;其深度随着挖土的加深而加深,要始终低于挖土面0.7~1.0m,井壁可用竹、木等简易加固。当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井底应低于坑底1~2m,并铺设0.3m碎石滤水层,以免在抽水时将泥砂抽出,并防止井底的土被搅动。坑壁必要时可用竹、木等材料加固。 
  采用集水井降水时,应根据现场土质条件保持开挖边坡的稳定。边坡坡面上如有局部地下水时,应在渗水处设置过滤层,防止土粒流失,并设置排水沟,将水引出坡面。集水井降水法由于设备简单和排水方便,采用较为普遍,宜用于粗粒土层和渗水量小的粘性土。当土为细砂和粉砂时,地下水渗出会带走细粒,发生流砂现象,导致边坡坍塌、坑底凸起、给施工造成困难。 
  防治流砂的方法主要有:水下挖土法、打板桩法、抢挖法、地下连续墙法、枯水期施工法及井点降水等。 
  1.1 水下挖土法即不排水施工,使坑内外的水压互相平衡,不致形成动水压力。如沉井施工,不排水下沉,进行水中挖土、水下浇筑混凝土,是防治流砂的有效措施。 
  1.2 打板桩法是将板桩沿基坑周围打入不透水层,便可起到截住水流的作用;或者打入坑底面一定深度,这样将地下水引至桩底以下才流入基坑,不仅增加了渗流长度,而且改变了动水压力方向,从而可达到减小动水压力的目的。 
  1.3 抢挖法即抛大石块、抢速度施工。如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局部的或轻微的流砂现象,可组织人力分段抢挖,挖至标高后,立即铺设芦席并抛大石块,增加土的压重以平衡动水压力,力争在未产生流砂现象之前,将基础分段施工完毕。 
  1.4 地下连续墙法是沿基坑的周围先浇筑一道钢筋混凝土的地下连续墙,从而起到承重、截水和防流砂的作用,它又是深基础施工的可靠支护结构。 
  1. 5 枯水期施工法即选择枯水期间施工,因为此时地下水位低,坑内外水位差小,动水压力减小,从而可预防和减轻流砂现象。 
  以上这些方法都有较大的局限,应用范围狭窄。采用井点降水方法降低地下水位到基坑底以下,使动水压力方向朝下,增大土颗粒间的压力,则不论细砂、粉砂都一劳永逸地消除了流砂现象。实际上井点降水方法是避免流砂危害的常用方法。 
  2 井点降水 
  井点降水有两类:一类为轻型井点;一类为管井井点。各种井点降水方法一般根据土的渗透系数、降水深度、设备条件及经济性选用,其中轻型井点应用最为广泛。 
  2.1 一般轻型井点 
  轻型井点设备由管路系统和抽水设备组成,管路系统包括:滤管、井点管、弯联管及总管等。滤管为进水设备,通常采用长1.0~1. 5m、直径38mm或51mm的无缝钢管,管壁钻有直径为12~18mm的呈梅花形排列的滤孔,滤孔面积为滤管表面积的20%~25%。骨架管外面包以两层孔径不同的滤网,内层为30~50孔/cm2的黄铜丝或尼龙丝布的细滤网,外层为3~10孔/cm2的同样材料粗滤网或棕皮。为使流水畅通。井点管为直径38mm或51mm、长5~7m的钢管,可整根或分节组成;井点管的上端用弯联管与总管相连。 
  集水总管为直径100~127mm的无缝钢管,每段长4m,其上装有与井点管连接的短接头,间距为0.8~1.6m。井点系统的布置,应根据基坑大小与深度、土质、地下水位高低与流向、降水深度要求等而定。 
  2.1.1 平面布置 
  当基坑或沟槽宽度小于6m,且降水深度不超过5m时,可用单排线状井点,布置在地下水流的上游一侧,两端延伸长度不小于坑槽宽度。如宽度大于6m或土质不良,则用双排线状井点,位于地下水流上游一排井点管的间距应小些,下游一排井点管的间距可大些。面积较大的基坑宜用环状井点,有时亦可布置成U形,以利挖土机和运土车辆出入基坑。井点管距离基坑壁一般可取0.7~1.2m,以防局部发生漏气。井点管间距一般为0.8m、1.2m、1.6m,由计算或经验确定。井点管在总管四角部位适当加密。 
  2.1 2 高程布置 
  轻型井点的降水深度,从理论上讲可达10.3m,但由于管路系统的水头损失,其实际降水深度一般不超过6m。 H值,如大于6m,则应降低井点管抽水设备的埋置面,以适应降水深度要求。即将井点系统的埋置面接近原有地下水位线,个别情况下甚至稍低于地下水位,就能充分利用抽吸能力,能降水深度增加,井点管露出地面的长度一般为0.2~0.3m,以便瑟弯联管连接,滤管必须埋在透水层内。 
  2.2 回灌井点法 
  轻型井点降水有许多优点,在基础施工中广泛应用,但其影响范围较大,影响半径可达百米甚至数百米,且会导致周围土壤固结而引起地面沉陷。特别是在弱透水层和压缩性大的粘土层中降水时,由于地下水流造成的地下水位下降、地基自重应力增加和土层压缩等原因,会产生较大的地面沉降;又由于土层的不均匀性和降水后地下水位呈漏斗曲线,四周土层的自重应力变化不一而导致不均匀沉降,使周围建筑基础下沉或房屋开裂。因此,在建筑物附近进行井点降水时,为防止降水影响或损害区域内的建筑物,就必须阻止建筑物下地下水的流失。比较常用的是用回灌井点补充地下水的办法来保持地下水位。 
  3 结束语 
  为了观测降水及回灌后四周建筑物、管线的沉降情况及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必须设置沉降观测点及水位观测井,并定时测量记录,以便及时调节灌、抽量,使灌、抽基本达到平衡,确保周围建筑物或管线等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宁仁岐.建筑施工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张厚先.建筑施工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