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结构愈加复杂,这对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设置了新的难度,结构设计师在进行工程结构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各结构准确计算、熟练使用各种电算程序,而且要对建筑中应用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节点、构造进行设计,本文将针对结构施工图设计中的节点构造处理展开研究,通过理想状态下结构施工图基本特征及带形基础配筋、框架梁与连系梁的连接构造、梁柱节点构造、配箍率四个方面详细分析,力图为完善结构施工图设计做出贡献。 

【关键词】结构施工图;施工图设计;节点构造;处理 
  前言:节点构造也称为节点大样图,由于在平面、剖面图中均不能显示出两个构件连接的具体施工情况,所以需要在图纸中有目的的设计出一份节点的大样图,表示其具体施工做法,所以节点构造的准确性和客观性直接关系到施工的具体情况,结构设计师在进行节点构造处理时必须具有一致性、统一性等特点,才能够保证施工过程中能够准确读取图纸,减少理论与实践的误差。 
  一、理想中结构施工图设计的基本特征 
  由于结构施工图设计直接作用于施工实践过程,所以其具有以下特征:合法性,我国现阶段已经颁布了结构设计相关法律法规,所以结构设计必须在法律强制制约的范围内,并达到法律相关规定标准;准确性,由于施工过程以设计图纸为依据,所以图纸直观读取必须只能显示唯一内容,不能左右兼顾,使施工人员无法准确理解设计师意图,如果设计出现错误且得不到及时修正,将给施工带来不必要的损失;通俗性,施工人员的图纸读取能力不统一,所以越是简单直观的图纸其实践效果越理想;可操作性,图纸设计的直接目的是指导实践,所以可操作性是图纸设计的归宿[1]。 
  二、带形基础配筋 
  假设垂直两条基础底板的纵向中线与框架结构中的两条中线完全重合,在没有相关钢筋安装详图的情况下,施工单位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或施工习惯进行多种安装配置构图,所以其基础工程质量在没有节点构图的情况下很难有保障,建筑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不一定都能达到较高程度,在进行配置的过程中,配置形式科学性有待考究,带形基础配筋直接关系到建筑基础的质量,节点构图在施工图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进行节点处理时应科学、直观。 
  三、框架梁与连系梁的连接构造 
  假设两根梁在第25根主筋处相撞,其断面高度都为100厘米,那么为了实现设定高度必然使上下排的主筋主动避开梁相撞主筋,那么在设计的过程中就要将上下排主筋的钢筋骨架高度在原有基础上缩减,如果设计者未考虑到相交构件之间会产生彼此影响,而未进行有目的的缩减,那么箍筋就不可能按照预期效果对纵向主筋进行限制,从而无法实现有效抗震的目的,所以在进行框架梁及连系梁节点构造时除了考虑实际情况,还应注意梁柱之间的相互作用,为主要承载力的梁柱让路,这样才能在实现梁柱连接的同时,使其安全性得到保证[2]。 
  四、梁柱节点构造 
  假设某框架结构的梁柱钢筋混凝土强度为标准的25等级,并采取8度抗震设计,那么由于梁柱钢筋混凝土强度为标准的25等级属于非抗震结构,其锚固长度设定为直径的35倍,那么在直径为22毫米的柱梁叠加的情况下,其直径达到770毫米,由于8度抗震设计决定其锚固长度要在现有条件下进行附加,通常附加锚固长度为直径的5倍,那么在符合8度抗震设计要求的情况下,钢筋锚固长度不能够小于直径的40倍,即880毫米,其施工缝必须定位于梁下的23厘米位置,但通常情况下,施工方会选择梁下20厘米位置作为施工缝,在这种情况下使框架梁柱上端弯钩的垂直长度达到35厘米,而实际上其长度达到67.5厘米,不符合77厘米≤弯钩垂直长度≤88厘米的规定,所以依照此种节点构造施工必然会出现问题[3]。 
  五、配箍率 
  为了提升钢筋混凝土柱子的延伸性和抗剪能力,通常在设计的过程中将柱子的配箍率选值定位相对较高,但设计的过程如果脱离实际就会造成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无法达到预期目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强度为标准40级,选取箍筋的半径为6毫米,箍筋间距为120毫米,在实际施工中需要5层此种箍筋叠加,理论上其直径范围达到60毫米,意味着箍筋净间距被缩减60毫米,剩余60毫米,在实际情况中双肢箍的135度弯钩附近都会实现双层叠加,而且箍筋在加工的过程中其平面也会存在一定的不规则,所以以图纸形式进行叠加,箍筋的净间距与理论上并不相符,部分间距可能超出30毫米,而部分间距郭晓已经无法测量,这就导致设计的柱钢筋骨架无法较好的实现钢筋混凝土注入,如果顺着柱子流向底部,不仅为实现预期的目的,反而使其稳定性无法得到保证,留下安全隐患,由此可见在进行配箍率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实际情况,不然设计的再完美,在施工的过程中也会被否定,而且带来不必要的损失[4]。 
  结论: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节点构造在结构施工图设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直接关系到施工的具体情况,对建筑整体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进行节点构造处理的过程中,必须具有针对性、科学性、规范性和统一性,保证建筑行业相关节点构造采用统一的处理方式,这样可以避免结构设计师与施工人员在图纸读取中产生分歧,从而造成建筑物与设计预期不符,产生不必要的人员、物资浪费,现阶段节点构造处理并未实现全面覆盖,仍需相关人员长期努力。 
  参考文献: 
  [1]王荣宗,高瑞.结构施工图设计中节点构造处理探讨[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13,13(26):74-75. 
  [2]张皓.泰达市民文化广场斜坡幕墙支承体系及钢结构的设计与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4. 
  [3]陈杰峰.新型预制装配整体式框架住宅结构的研究与应用[D].广州:广州大学,2013. 
  [4]陈卫. 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法体系及实用软件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