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一次整体滑升,工期短、投资少、安全可靠,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圆筒库,滑模系统,滑升阶段,组装

  除应遵照现行《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等规则外,尚应采取如下安全措施:

  1.1对参加滑模工程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培训和安全教育,使其了解施工特点、熟悉安全规程有关条文和安全操作规程,主要施工人员应相对固定。

  1.2施工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各部件有无损坏、埋件是否挂模、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拉裂、偏移是否超差,千斤顶是否同步,整个支架是否稳固。停工前作好停滑措施,操作平台上人员撤离前,应对设备、工具、零散材料、可移动铺板等进行整理、固定并作好防护。全部人员撤离后,立即切断通向操作平台的供电电源。

  1.3施工操作中严禁超速滑升。

  1.4五级以上的大风或大雨、大雾时,应停止滑模吊装工作。

  1.5操作平台应平整、严密且防滑可靠,内外应满挂安全网。

  1.6滑模升降时,应有统一指挥,步调一致,信号明确,上下用对讲机联系,用电铃做信号指示,制定相应的通讯联络制度。并设专人管理使用。

  1.7施工上料前,所有支撑都应检查设置可靠,同时要严格控制施工荷载。上料不得太多或过于集中。

  1.8组装好的滑模,在使用前进行依次试吊,并进行全方位的检查,以便检查各部件有无安全隐患。

  1.9拆除模板时应在白天进行,采用分段整体拆除,在地面解体。拆除的部件及操作平台上的一切物体均不得从高空抛下。

  2.模板的设计和施工程序

  滑模系统主要由钢模、围檩、门架、中心环、操作平台五个基本单体构成。

  滑模的组装顺序:抄平放线—砌筑砖墩—立门架—安装内外围檩—绑扎竖向钢筋和门架横梁以下的水平筋—安装模板—安装主要操作平台—安装液压提升系统—检查、试验插入爬杆—安装内外吊脚手架及安全网。

  2.1模板:里外采用3012标准组合钢模。配置少量2012标准组合钢模,之间用U型卡连接,模板与围檩间用10#铁丝绑扎,部分电焊。

  2.2围檩:用8#槽钢里外上下共四道,上一道内外围檩之间净尺寸稍微小于下面一道内外围檩之间净尺寸,上下两道围檩用螺栓固定在提升架立柱的钢支托上。里外下面使用两道槽钢作为加固钢,使门架成为一体。

  2.3门架:用槽钢制作的,并均匀分布“∏”型门架。

  2.4中心环:砼圆筒中心用钢板制作一中心盘,用φ16钢筋与门架采用辐射方式进行拉接,这样保证了滑模在滑升过程中模具整体不变形。辐射钢筋在每个门架处设置一根。毕业论文,组装。

  2.5操作平台:内外均设置,采用8#槽钢制作的整体悬挑三脚架,端部焊两道系环,中间防止方木以便铺设模板,沿砼圆筒两侧严密铺设,用以堆放材料、工具、设备,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提升模板等操作平台。三角架外端设置防护栏杆,栏杆用元钢制作,高1.5m,栏杆与门架用螺栓固定,栏杆上、中、下穿三道钢筋并挂安全网。

  2.6吊脚手架:内外吊脚手架用角钢40×3焊成的矩形框架,长2.4m,宽0.6m,上铺竹架板并挂安全网。它主要用于砼表面收光及滑升后对木模进行观察检查等,钢吊杆直径不应小于16mm,吊杆螺栓必须采用双螺帽。

  3.主要施工程序

  3.1模板的滑升

  3.1.1模板的滑升分为初试滑升、正常滑升、完成(或末升)滑升三阶段。

  ⑴初试滑升阶段:要对滑模装置和后面凸凝结状态进行检查后进行。毕业论文,组装。试滑时应将全部千斤顶同时缓慢平稳升起50~100mm,脱出模板的混凝土用手指按压有轻微的指印和不粘手,及滑升过程中有耳闻“沙沙”声,则具备滑升条件。当模板滑升至200~300mm高度后,应稍停歇,对所有提升设备和模板系统进行全面检查、修整后,即可转入正常滑升阶段。混凝土出模强度应控制在0.2~0.4MPa。

  ⑵正常滑升阶段

  ①应检查和记录结构垂直度、扭转及结构截面尺寸等偏差数值;

  ②随时检查操作平台、支撑杆的工作状态及混凝土的凝结状态,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

  ③及时清理黏结在模板上的砂浆和收分模板与活动模板之间的夹灰,对于被油污染的钢筋和混凝土,应及时处理。 

  ⑶完成(或末升)滑升阶段

  当模板滑升距离顶标高1m左右时,应放满速度,并进行准确的抄平和找正工作,以使最后一层混凝土能均匀交圈,保证顶标高及位置的准确。在最后一层浇筑后4h内,每隔0.5h提升一次,直到托模为止。毕业论文,组装。

  ⑷停滑措施

  因气候或停水停电等原因,滑升过程必须暂停施工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①混凝土应浇灌到同一水平面;

  ②模板应每隔0.5~1h整体提升一次,每次提升30~60mm,如此连续进行4h 以上,直到混凝土与模板不会粘节为止,但模板的最大滑升量不得大于模板高度的1/2;

  ③继续施工时,应对液压系统进行检查外;还应将黏结于模板及钢筋表面的混凝土块清楚干净,用水冲走残渣后,先浇灌一层减半石子的混凝土作为结合层,然后在继续向上分层浇灌。

  ⑸模板滑升速度为3m/天,出模强度为30~40N/cm 

  3.2钢筋和预埋件施工

  3.2.1加工好的钢筋应按滑模施工顺序要求运道施工现场分类存放;

  3.2.2水平钢筋,应预先制作弧型,可采取边滑升边绑扎的方法,竖向钢筋直径小于或等于12mm时,其长度不大于8m; 

  3.2.3钢筋绑扎应与混凝土浇注及模板的滑升速度相配合,事先应合理安排绑扎人员,划分操作区段,尽量缩短绑扎时间。毕业论文,组装。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避免差错。毕业论文,组装。

  3.2.4钢筋绑扎时应符合:

  ⑴每层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在混凝土表面上至少应有一道绑扎好的横向钢筋;

  ⑵应有保证钢筋保护等的措施,可在模板上口设置带钩的圆钢筋进行控制;

  ⑶双层配筋的墙体结构,双层钢筋之间绑扎后应用拉结筋定位。钢筋的弯钩均应背向模板面;

  3.2.5预埋件的留设位置与型号必须准确。施工前,应有专人熟悉图纸,绘制预埋件平面图,详细注明其标高、位置、型号及数量,必要时,可将其统一编号,施工中采用消号的方法逐层留设,以防遗漏。

  3.2.6预埋件的留设可采用短钢筋与结构主筋焊接或绑扎等方法连接牢固,但不得凸出模板表面,较模板表面凹进5~10mm为宜,防止挂模。

  3.3混凝土施工

  浇灌混凝土前,必须合理划分施工区段,安排操作人员,以便使每个区段的浇灌数量和时间大致相等,并应满足以下相应的规定要求:

  3.3.1必须分层均匀交圈浇灌。每一浇灌层的混凝土表面应在一个水平面上,并应有计划匀称的变换浇筑方向。

  3.3.2分层浇灌厚度为200~300mm。

  3.3.3预留孔洞、门窗口等两侧的混凝土,应对称均衡浇灌。

  3.3.4开始向模板内浇灌的混凝土,浇灌时间一般控制在3h左右,分2~3层将混凝土浇灌至600~700mm,然后进行模板的试滑升工作。正常滑升阶段的混凝土浇灌,每次滑升前,宜将混凝土浇灌至距离模板上口以下50~100mm处,并应将上一道横向钢筋留置在混凝土外,作为绑扎上一道横向钢筋的标志。

  3.3.5混凝土的振捣:振捣器不应直接接触及支撑杆、钢筋和模板。并应插入前一层混凝土内,但深度不宜超过50mm;在模板滑升过程中,不得振捣。

  3.3.6混凝土的修饰和养护:若混凝土表面不平,用木方拍实刮平,用抹子压光。养护采用喷水养护。

  4.滑模组装的允许偏差

  除应遵照现行《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等规则外,尚应采取如下安全措施:

  1.1对参加滑模工程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培训和安全教育,使其了解施工特点、熟悉安全规程有关条文和安全操作规程,主要施工人员应相对固定。

  1.2施工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各部件有无损坏、埋件是否挂模、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拉裂、偏移是否超差,千斤顶是否同步,整个支架是否稳固。毕业论文,组装。停工前作好停滑措施,操作平台上人员撤离前,应对设备、工具、零散材料、可移动铺板等进行整理、固定并作好防护。全部人员撤离后,立即切断通向操作平台的供电电源。

  1.3施工操作中严禁超速滑升。

  1.4五级以上的大风或大雨、大雾时,应停止滑模吊装工作。

  1.5操作平台应平整、严密且防滑可靠,内外应满挂安全网。

  1.6滑模升降时,应有统一指挥,步调一致,信号明确,上下用对讲机联系,用电铃做信号指示,制定相应的通讯联络制度。并设专人管理使用。

  1.7施工上料前,所有支撑都应检查设置可靠,同时要严格控制施工荷载。上料不得太多或过于集中。

  1.8组装好的滑模,在使用前进行依次试吊,并进行全方位的检查,以便检查各部件有无安全隐患。

  1.9拆除模板时应在白天进行,采用分段整体拆除,在地面解体。拆除的部件及操作平台上的一切物体均不得从高空抛下。

  2.模板的设计和施工程序

  滑模系统主要由钢模、围檩、门架、中心环、操作平台五个基本单体构成。

  滑模的组装顺序:抄平放线—砌筑砖墩—立门架—安装内外围檩—绑扎竖向钢筋和门架横梁以下的水平筋—安装模板—安装主要操作平台—安装液压提升系统—检查、试验插入爬杆—安装内外吊脚手架及安全网。

  2.1模板:里外采用3012标准组合钢模。配置少量2012标准组合钢模,之间用U型卡连接,模板与围檩间用10#铁丝绑扎,部分电焊。

  2.2围檩:用8#槽钢里外上下共四道,上一道内外围檩之间净尺寸稍微小于下面一道内外围檩之间净尺寸,上下两道围檩用螺栓固定在提升架立柱的钢支托上。里外下面使用两道槽钢作为加固钢,使门架成为一体。

  2.3门架:用槽钢制作的,并均匀分布“∏”型门架。

  2.4中心环:砼圆筒中心用钢板制作一中心盘,用φ16钢筋与门架采用辐射方式进行拉接,这样保证了滑模在滑升过程中模具整体不变形。辐射钢筋在每个门架处设置一根。

  2.5操作平台:内外均设置,采用8#槽钢制作的整体悬挑三脚架,端部焊两道系环,中间防止方木以便铺设模板,沿砼圆筒两侧严密铺设,用以堆放材料、工具、设备,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提升模板等操作平台。三角架外端设置防护栏杆,栏杆用元钢制作,高1.5m,栏杆与门架用螺栓固定,栏杆上、中、下穿三道钢筋并挂安全网。

  2.6吊脚手架:内外吊脚手架用角钢40×3焊成的矩形框架,长2.4m,宽0.6m,上铺竹架板并挂安全网。它主要用于砼表面收光及滑升后对木模进行观察检查等,钢吊杆直径不应小于16mm,吊杆螺栓必须采用双螺帽。

  3.主要施工程序

  3.1模板的滑升

  3.1.1模板的滑升分为初试滑升、正常滑升、完成(或末升)滑升三阶段。

  ⑴初试滑升阶段:要对滑模装置和后面凸凝结状态进行检查后进行。试滑时应将全部千斤顶同时缓慢平稳升起50~100mm,脱出模板的混凝土用手指按压有轻微的指印和不粘手,及滑升过程中有耳闻“沙沙”声,则具备滑升条件。当模板滑升至200~300mm高度后,应稍停歇,对所有提升设备和模板系统进行全面检查、修整后,即可转入正常滑升阶段。混凝土出模强度应控制在0.2~0.4MPa。

  ⑵正常滑升阶段

  ①应检查和记录结构垂直度、扭转及结构截面尺寸等偏差数值;

  ②随时检查操作平台、支撑杆的工作状态及混凝土的凝结状态,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

  ③及时清理黏结在模板上的砂浆和收分模板与活动模板之间的夹灰,对于被油污染的钢筋和混凝土,应及时处理。 

  ⑶完成(或末升)滑升阶段

  当模板滑升距离顶标高1m左右时,应放满速度,并进行准确的抄平和找正工作,以使最后一层混凝土能均匀交圈,保证顶标高及位置的准确。在最后一层浇筑后4h内,每隔0.5h提升一次,直到托模为止。

  ⑷停滑措施

  因气候或停水停电等原因,滑升过程必须暂停施工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①混凝土应浇灌到同一水平面;

  ②模板应每隔0.5~1h整体提升一次,每次提升30~60mm,如此连续进行4h 以上,直到混凝土与模板不会粘节为止,但模板的最大滑升量不得大于模板高度的1/2;

  ③继续施工时,应对液压系统进行检查外;还应将黏结于模板及钢筋表面的混凝土块清楚干净,用水冲走残渣后,先浇灌一层减半石子的混凝土作为结合层,然后在继续向上分层浇灌。

  ⑸模板滑升速度为3m/天,出模强度为30~40N/cm 

  3.2钢筋和预埋件施工

  3.2.1加工好的钢筋应按滑模施工顺序要求运道施工现场分类存放;

  3.2.2水平钢筋,应预先制作弧型,可采取边滑升边绑扎的方法,竖向钢筋直径小于或等于12mm时,其长度不大于8m; 

  3.2.3钢筋绑扎应与混凝土浇注及模板的滑升速度相配合,事先应合理安排绑扎人员,划分操作区段,尽量缩短绑扎时间。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避免差错。

  3.2.4钢筋绑扎时应符合:

  ⑴每层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在混凝土表面上至少应有一道绑扎好的横向钢筋;

  ⑵应有保证钢筋保护等的措施,可在模板上口设置带钩的圆钢筋进行控制;

  ⑶双层配筋的墙体结构,双层钢筋之间绑扎后应用拉结筋定位。钢筋的弯钩均应背向模板面;

  3.2.5预埋件的留设位置与型号必须准确。施工前,应有专人熟悉图纸,绘制预埋件平面图,详细注明其标高、位置、型号及数量,必要时,可将其统一编号,施工中采用消号的方法逐层留设,以防遗漏。

  3.2.6预埋件的留设可采用短钢筋与结构主筋焊接或绑扎等方法连接牢固,但不得凸出模板表面,较模板表面凹进5~10mm为宜,防止挂模。

  3.3混凝土施工

  浇灌混凝土前,必须合理划分施工区段,安排操作人员,以便使每个区段的浇灌数量和时间大致相等,并应满足以下相应的规定要求:

  3.3.1必须分层均匀交圈浇灌。每一浇灌层的混凝土表面应在一个水平面上,并应有计划匀称的变换浇筑方向。

  3.3.2分层浇灌厚度为200~300mm。

  3.3.3预留孔洞、门窗口等两侧的混凝土,应对称均衡浇灌。

  3.3.4开始向模板内浇灌的混凝土,浇灌时间一般控制在3h左右,分2~3层将混凝土浇灌至600~700mm,然后进行模板的试滑升工作。正常滑升阶段的混凝土浇灌,每次滑升前,宜将混凝土浇灌至距离模板上口以下50~100mm处,并应将上一道横向钢筋留置在混凝土外,作为绑扎上一道横向钢筋的标志。

  3.3.5混凝土的振捣:振捣器不应直接接触及支撑杆、钢筋和模板。并应插入前一层混凝土内,但深度不宜超过50mm;在模板滑升过程中,不得振捣。

  3.3.6混凝土的修饰和养护:若混凝土表面不平,用木方拍实刮平,用抹子压光。养护采用喷水养护。

  4.滑模组装的允许偏差

QQ截图20170407142553.png

参考文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

[3]赵德胜滑模施工中如何控制混凝土的出模强度

[4]黄家骏连体筒仓结构滑模技术的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