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每年发生地震约50万次,其中中国发生地震的次数占到全世界地震次数的三分之一。地震的发生严重阻碍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房屋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是十分必要的,其能提早预防及减少地震灾难带来的损失,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间接助推我国社会和经济稳定的、有序的发展。

1建筑结构中的抗震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1.1建筑场地的选择

地震发生时会对建筑物主体结构造成严重的破坏。地震过程中产生的地质运动直接破坏建筑物的建筑结构。地质条件是建筑物被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所以,在地震的预防措施中,需要对建筑物所在的场地进行认真的选择。对建筑物所在场地的选择应选抗震能力比较强的地质环境。例如,开阔地就十分方便地震发生时人员的避难。又如地质坚硬的土地,在地震发生时,其地面的沉陷程度相对较小,可以有效减少建筑物坍塌的机率。大量的数据表明,土质越坚硬的地带,被盖层就越薄,建筑物受地震活动的程度就越小,反之亦然。所以,应避开在地质疏松及液化现象明显的河岸、山坡地带的边缘地区建设房屋。因为一旦发生地震,由于地基较松,在地质现象的影响下建筑物会以极快的速度下沉,非常容易造成建筑物的坍塌,若实在无法避开,则要对建筑物本身采取抗震措施。

1.2地基的设计

为了确保建筑物整体结构的刚性,增强建筑的抗震能力,在房屋的建造过程中,同一个单元的建筑不能建设在不同的地基上,也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地基进行处理,要么就全部选用天然地基进行建造,要么就全部采取桩基的方式。房屋建筑基础的埋置一定要达到一定得深度。埋置过浅就会使得建筑物的嵌固作用减小,地震发生时容易造成建筑物振幅过大,非常容易坍塌。所以在对建筑物的基础进行埋置时,要尽可能多的增加埋置的深度,提高建筑物地基的稳定性。

1.3抗震结构的选择

抗震结构的合理选择是保障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因素。建筑主体结构的抗震设计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建筑结构在地震活动中的变形概率,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能。设计人员在建筑物的建造之初就要对建筑物的设计方案进行全面的分析处理,尤其是结构构件的强度和刚度的分析,以保障建筑物的抗震结构能够达到标准。

1.4布局合理削弱地震影响

在建筑物的防震设计中,采用以位移为基点的结构设计和定量分析能够有效减少地震中产生的能量在地表的散发情况,减少地震对建筑物主体的影响,在建筑施工之前对地基的选择应该尽量选择坚硬的地面,以减少地震活动周期的影响范围,减少余震对建筑物的共振,降低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

1.5房屋的高度和宽度

影响房屋的抗震程度并不单纯指建筑物的高度和宽度,而是建筑物高度和宽度的比例。建筑物的高度和宽度的比例越大,受到的地震影响就越大,因为建筑物比例过大容易造成建筑主体的侧移和倾斜,地震对高层建筑的破坏会随着层数的增多而增加。所以在地震多发地区,要对建筑物的结构和层数进行明确的规定。建筑物根据房屋自身的实际情况,最大限度的满足抗震结构的高宽比,对房屋的层数和高度进行调整。

2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

2.1防震缝的处理

对于建筑结构不合理的房屋建筑,要在合适的位置设置防震缝。在设置防震缝时,要将房屋建筑分割成相互独立的单元结构,在防震缝的两侧留出足够的宽度,防震缝的上部结构应该完全分开。

2.2墙体的设计分布

在建筑的内部设计中,受到地震活动影响最大的结构构件是墙体。墙体在地震的时候是非常容易产生裂缝,甚至倒塌,所以要对纵、横墙进行合理的设计。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规划的同时,要做到横向墙体和纵向墙体的均匀分布,共同承担整个建筑的重量。建筑的刚度主要是由墙体的承重力和数量决定的,如果墙体数量较少,各墙之间为了分离建筑的内部空间就会间隔较大,建筑的刚度就会比较小,抗震能力也相对较低,所以墙体数量和位置的分布,对提高建筑抗震设计的整体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2.3屋顶的抗震设计

房屋建筑的质量越小,结构的稳定性也相对较强,受到地震影响时受到的损失就越小,建筑的安全性就越高。为了减少建筑在地震时受到的损伤,设计建造时就要把建筑结构的各部分做得轻一点。要使建筑结构的各部分结构变轻,主要是指墙体和屋盖的质量。如果墙体的重量过大,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就会降低很多,地震发生时,厚重的墙体就会对建筑物的内部造成巨大破坏。所以设计时应该对墙体的结构材质做出明确规定。在屋盖的建造上,应该尽量减少高度、增加牢固性并使用质量较轻的材料来建造。换言之,在屋盖的设计建造时要选择质量较轻的材料,并且尽量不要在屋顶上方增加其他结构,那样相当于增加了房屋的高度和重量,使得建筑物的高宽比的比例增大,影响建筑的抗震性能。

2.4抗震结构的选择

建筑物在设计之初就要以《建筑抗震设防标准》为基础来确定建筑的抗震设计。建筑在抗震设计的结构选择时,不仅要考虑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还要降低对周围环境影响,建筑物主体材料选用钢筋混凝土建造,地下室则采用嵌固端的技术,可以极大地增加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为了降低建筑物本身的重量,推荐使用钢结构的框架来进行建筑构造。

2.5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注意事项

在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中,需要格外注意的一点是抗震设计的均衡性问题。要尽量使结构的刚度和质量均匀分布,使得建筑不论是在平面还是各立面上都呈现出规则的感觉。如果建筑结构的设计过于复杂,就是造成质量分布不均的局面,在地震发生时,容易导致建筑物主体结构发生扭曲,加大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如果建筑物的外形不规则,整体布置复杂,在地震发生时也是非常容易发生扭转的,影响建筑的抗震性能。如果建筑物的主体不是坐落在一个立面上,地震发生时是十分容易发生鞭梢效应,不利于建筑的抗震。建筑的设计施工工程中,地震并不是唯一影响要素,多变的环境问题也是造成建筑结构受到多个应力作用影响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时,一定要注意对建筑结构的均衡性,合理分配,减少各方多用力对建筑物的影响。当建筑结构面临地震灾害时,除了地质活动带来的破坏之外,地震还会引发空气冲击和结构载荷等多个灾难,共同破坏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因此建筑的抗震设计必须要考虑地震所引发的其他方面的危害,保障建筑物主体结构的强度达到规范的要求,降低地震带来的破坏力,确保建筑物的主体始终处于安全性高的环境中。

3结束语

前几年间大地震的不断发生,小地震发生频率的增加,促使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建筑物抗震设计的研究。建筑物抗震技术的研究已然成为了当前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技术研究点之一。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等重要技术人员们要在实际的建筑建设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各种建筑抗震的方法,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