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及空间结构的形式变化,钢结构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已广泛地应用于文化体育场馆、会议展览中心、机场候机厅等大型公共建筑中。钢结构的发展状况与施工技术水平已代表一个国家建筑技术水平进步的标志之一。钢结构造型越来越新颖,结构体系越来越复杂,施工也越来越难,下面就机电大厦幕墙钢结构施工事项做简要的解析。 

关键字 机电大厦;钢结构;施工技术 
  1工程概况 
  机电大厦为主楼外架钢结构,其主要材料材质为Q235B;外架钢结构为空间桁架式钢架,由不同规格的矩管组拼焊接而成,桁架最高高度93.2米,大厦长度39.6米,宽度33.6米,建筑外墙面积约: 13644m2。桁架单榀最大宽度850mm,厚度500mm,在整个墙面交叉成菱形布置,工程量约700吨,施工难度极大。项目为全高空作业,项目工期非常紧,为了满足施工需要必须采用特殊的措施和方法,采用特殊的安装工艺――在8层以下含8层采用50吨汽车吊进行吊装,9层至22层采用QTZ63(CT5510)塔式起重机安装,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2本工程外架钢结构构件详图 
  3钢结构安装前须做好的准备工作 
  3.1技术准备。在接到工程图纸后,应立即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对设计图和施工图进行审查,并结合本单位的设备和技术条件考虑,能否满足图纸上的技术要求。 
  3.2材料准备。根据施工蓝图核算出各种材质、规格的材料净用量,再加一定数量的损耗,提出材料预算计划;材料核算时应充分考虑切割余量的要求;提料时,需根据使用尺寸合理订货,板材应使用尺寸的倍数订货,以减少不必要的损耗; 
  4本工程钢结构的安装方式及难度 
  由于构件的重量重、外形尺寸大和现场环境条件因素(高层外立面安装、多工种交叉施工作业、地面物件多)等的影响,现场吊装专业难度较大,安全质量不易保证,因此在进行吊装就位过程中,为避免产生安全质量事故,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在吊装作业时,必须做好如下工作: 
  4.1吊装设备的选择。依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现场场地状况、吊装单元重量、工期等因素,综合考虑土建施工、钢结构安装等分项工程的交叉作业要求。我项目部研究决定将此项目吊装分成2个阶段进行安装,第一阶段1-8层为一个单元采用50吨汽车吊进行安装,安装时需要土建把主体周围的维护架子管全部拆除后,同时将建筑周边的场地及道路平整到位,确保吊装车辆的进出和吊车的摆车位置,满足吊装作业。第二阶段9-22层为一个单元采用我公司安装的QTZ63(CT5510)塔式起重机进行安装;安装前,土建单位必须把主体周围的维护架子管全部拆除,在具备安装作业条件的情况下进行安装作业。由于工期非常的紧,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度,我项目部必须自己安装两台塔式起重机,以满足施工进度需求。2台塔机必须互不干涉,两台塔机之间高差必须大于6米以上,且一台塔机的臂长不得大于40米。9-22层钢构件单榀重约为1.2t,根据QTZ63塔机性能参数满足此次吊装要求。1-8层构件单榀最大重量约1.2吨、吊装高度30米、吊装最大幅度30米。根据50吨汽车吊的起重性能参数表可知,所选用汽车吊满足此次吊装施工作业要求。 
  4.2吊点及钢丝绳的选择。吊装重心位置即为各构件的重心位置,故吊点位置应对称设置在构件重心位置的两边(构件的长度方向)。外架钢结构构件中最重段重约为1.2吨,现以最重荷载进行计算。得出选用6×37+1的钢丝绳,直径为16.0mm, 
  4.3外墙构件安装焊接操作平台的选择。由于本项目钢架的施工,全为高空作业,且有大量的现场焊接,为了给现场安装、焊接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操作平台,我项目部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在8层、屋顶层四侧面各设置26个ZLP630 外墙专用升降电动吊篮进行安装焊接。在施工中为了避免吊篮与吊篮之间发生碰撞,吊篮与吊篮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得低于800mm。由于外架桁架高度为500mm,吊篮离外墙距离应不得低于800mm。 
  5安装前测量工作事项 
  5.1安装测量工艺。测量工作直接关系整个安装质量和进度,为此,应重点作好以下工作: 
  (1)测定控制网的测定和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测。 
  (2)测量器具的精度要求和器具的鉴定与检校。 
  (3)测量方案的编制与数据准备。 
  (4)建筑物测量验线。 
  5.2建筑测量验线。钢结构安装前,土建已施工,为确保钢结构安装质量,进场后首先复测控制网轴线及标高。 
  (1)、轴线复测:复测方法根据建筑物平面形状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宜选用全站仪进行。 
  ①矩形建筑物的验线宜选用直角坐标法。 
  ②任意形状建筑物的验线宜选用极坐标法。 
  (2)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测量,都应做到以下三点: 
  ①为减少不必要的测量误差,从钢结构制作、基础放线到构件安装,应该使用统一型号、经过统一校准的钢尺。 
  ②各基准控制点、轴线、标高等都要进行三次或以上的复测,以误差最小为准。要求控制网的测距相对误差小于L/25000,测角中误差小于2″。 
  ③设立控制网,提高测量精度。基准点应做好醒目的标志。 
  5.3标高测量。利用标高控制点,采用水准仪和钢尺测量的方法引测。根据外围原始控制点的标高,用水准仪引测水准点至外围框架柱处,在建筑物首层外围柱外确定+1.000m标高控制点,并做好标记。从做好标记并经过复测合格的标高点处,用50m标准钢尺垂直向上量至各施工层,在同一层的标高点应检测相互闭合,闭合后的标高点则作为该施工层标高测量的后视点并做好标记。 
  5.4安装工程的测量顺序。测量工作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贯穿于整个安装施工过程中,才能达到质量的预控目标。建立安装测量的“三校制度”。安装测量经过基准线的设立,平面控制网的投测、闭合,桁架立柱轴线偏差值的测量、桁架立柱与构件连接处标高的控制等一系列的测量准备,到桁架立柱吊装就位,就由吊装过渡到校正。 
  (1)初校。初校的目的是要保证混凝土与桁架间的相对连接尺寸,在综合考虑扭曲、垂偏、标高等安装尺寸的基础上,保证桁架立柱安装就位尺寸。 
  (2)重校。重校的目的是对立柱的垂直度、水平度偏差进行全面调整,以达到标准要求。 
  (3)焊接后测量。对焊接后的构件进行全面的测量,编制单元柱(节柱)实测资料。 
  (4)通过以上安装测量程序的运行,测量要求的贯彻、测量顺序的执行,使安装的质量自始至终都处于受控状态,以达到提高安装质量的目的。 
  6安装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6.1在现场醒目部位及易出现安全隐患部位张挂安全警示牌。日常项目设专人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标志牌和警示牌完好无损。在施工场地入口张挂安民告示通告、设置标示牌、拉设安全警戒线、派专人把守、禁止闲杂人员进入;对安装现场楼面的“四口”进行遮挡或加设安全护栏及安全网、排除清除安装现场的安全隐患;配置防暑、降温物品等。 
  6.2吊装过程中。统一指挥,协调作业;佩戴安全帽、安全带;严格按安装施工顺序进行施工作业;不乱扔、乱抛配件工具;搭设防风、防雨操作棚;雨中不得进行施焊作业等。吊装结束:及时清理、恢复安装现场。 
  6.3吊装危险区域,必须有专人监护,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危险区。吊装危险区域应划为警示区域,用警示绳围护。起吊物下方不得站人。 
  参考文献 
  [1] 《钢结构制作安装工艺手册》.尹显奇主编.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2]中国钢结构协会 建筑钢结构施工手册[M].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