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施工的建议
  混凝土结构的最终质量不仅取决于预拌混凝土的质量,还与现场具体的施工紧密相关。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是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的基础,而合理施工和保湿养护是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的保证。
  为了确保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防止出现蜂窝、麻面和收缩裂缝,除按本方案选择优质原材料,合理使用配合比,供应优质预拌混凝土拌合物外,对施工特别是在浇筑和养护方面提出以下建议,供施工方参考。
  1、混凝土供应时,施工方应提前24小时填写"混凝土供应委托单",列出该批次所需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技术要求、浇筑部位、数量及供应时间等由我公司专职现场工长取回,以便保质保量并及时供应。如有变化,施工方应在浇筑前12小时书面通知本集中搅拌站,以保证所供混凝土准确无误。
  2、为防止安全事故,施工现场要在危险区域设警示标志,在夜间保证照明良好,以保证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及时到达和卸料。
  3、施工方应该仔细核查模具工程的施工,刷好脱模剂,避免混凝土浇筑后的漏浆、模具变形、位移及暴模等不良现象。
  4、施工方应该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平面形状和几何尺寸、混凝土供应和泵送设备能力、施工劳动力配置和管理水平以及周围场地大小等条件,预先划分好混凝土浇筑的区域,并严格依次进行浇筑。
  5、混凝土浇筑的分层高度,宜为300-500毫米,当混凝土浇筑厚度超过500mm时,可按1比6至1:10坡度分层浇筑,且上层混凝土应超前覆盖下层混凝土500mm以上。
  6、由于泵送混凝土输送速度快,投料集中,出管口时有一定冲力,在浇筑卸料时输送管出口应向下,并尽量接近浇注面积,必要时可设梭槽或挡板,以避免混凝土直接冲击钢筋和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浇筑混凝土时,不得在同一处布料,应在2-3m范围内水平移动布料,且宜垂直于模板布料。
  7、振实采用行列式的插点方式,直上直下,快插慢拔,并深入下层50-100毫米,插点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通常为400-600毫米,泵送混凝土宜取下限值。振动时间应较普通混凝土短,一般可取20-30S,且隔20-30min后进行二次复振。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并应避免与钢筋、模板、芯管、吊环、预埋件等发生碰撞。混凝土必须振捣密实,避免欠振、漏振和过振。
  8、对于有预留孔、预埋件和钢筋十分密集的部位,应预先制订技术措施,确保布料顺利和振捣密实。在浇注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当发现混凝土有不密实现象时,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9、润滑输送管道用的水泥砂浆,应根据工程情况处理,或弃掉,或分散浇注,严禁将润管用砂浆集中布料在同一处。
  10、搅拌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施工方应在1h内及时入模,并保证浇注的连续性。浇注完毕前,施工方应认真做好估料工作,尽量减少混凝土报量的误差。
  11、对于水平结构混凝土的表面处理,由于预拌混凝土的坍落度较大,表面水泥浆较厚,在浇筑捣实后应用木刮尺按标高刮平、拍实,然后木夯夯实。在混凝土凝结前进行二次振捣或者碾压,再用木抹搓压找平,使其表面密实,并及时进行覆盖和湿养护,以预防混凝土表面裂缝的出现,减少混凝土表面水分的散发,促进养护。
  12、混凝土的养护应该严格按照GB50204《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执行。在浇注完毕后适时用麻袋或塑料膜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润湿状态。(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对于较大面积的水平混凝土结构,施工方应采用塑料布或草袋等覆盖混凝土,并保持覆盖物润湿。敞露部位表面应用塑料布覆盖严密,并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13、在已浇注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N/mm2以前,任何人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也不得放置钢筋等施工重物,以免混凝土因受到荷载作用而开裂。
  14、在施工前和施工中应与当地气象部门联系,掌握近期气象情况,并考虑降雨的因素而采取防雨淋措施。
  15、在混凝土收货、现场检测和施工中发现混凝土出现异常现象,应即时向本公司现场工长反映,通知本公司生产部和技术部派技术人员进行处理。
  16、混凝土结构的脱模时间,施工方应该根据本公司的凝结时间报告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本公司出具的凝结时间报告是在标准养护条件下使用贯入阻力仪法测得的,与施工现场的情况可能有较大差异。脱模时不应一次性全部松开所有模具,应严格依照GB50204《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进行,并应先在局部脱模然后根据脱模混凝土的情况逐步进行,以避免建筑物结构表面拉伤。
  17、施工单位应准备足够数量、并经过校验的混凝土现场取样试模;并修筑标准的养护室,以保证现场抽样试件及时得到合理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