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工程建设的逐步扩大,人们对工程质量的认识也逐步提高,工程砼结构中出现裂缝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也就引起业主和各方主体的关注,不过,砼裂缝大部分是能够通过设计、施工技术措施解决的。本文重点对砼裂缝产生与控制方法进行探讨。 

一、钢筋砼裂缝的成因    

  (一)材料方面 

  有些裂缝是由于材料本身原因而引发的,水泥水化热过高,安定性差,砂石、骨料含有害杂质,外加剂使用不当等都有可能导致裂缝产生。 

  (二)地基方面 

  建筑物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砼结构内部产生很大的应力,当应力超过构件中的拉力时,必然产生裂缝。 

  (三)设计方面 

  有时局部构造处理不当,结构设计考虑不周,主次梁交合处未设加强箍筋或附加吊筋,构件断面突变或因开洞、留槽引起应力集中,很容易导致该部位构件裂缝的产生。 

  (四)结构荷载方面 

  结构因承受荷载而产生裂缝的原因很多,在施工中或使用中都有可能出现。承重模板过早拆除、施工荷载过大、构件集中堆放都有可能产生裂缝。一般早期微裂缝不易被发现,规范规定有些构件是允许出现宽度不大于0.3mm的裂缝,但对裂缝宽度超过规范规定的以及不允许出现的构件出现裂缝,则属于有害裂缝,必须认真分析,规范处理。 

  (五)温度应力方面 

  砼与其他一般物质一样,具有热胀冷缩的物理性能,当受外界环境温度变化时、构件受到约束不能自由变形时,就会产生温度变形,在构件中受到约束力不能自由变形时,构件内部就会产生附加应力,当温度应力超过砼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常见的结构连接处、变截面处、大体积砼表面裂缝。 

  (六)徐变变形方面 

  构件在内应力作用下,除瞬间弹性变形外,其变形值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的现象称为徐变变形。由于构件在徐变变形作用下,其长期变形值也会增加,因变形量加大使受拉区砼产生拉动,从而导致裂缝出现。 

  (七)施工方面 

  由于施工原因造成裂缝出现原因很多。如养护不周、水灰比过大、外加剂掺和量过大、振捣不实、钢筋保护层过大或过小、随意设置施工缝且不按规范处理、冬季施工未采取有效措施等等。 

  (八)化学反应方面 

  砼硬化后,发生体积不均匀变化时,由于其内部变形不协调,导致砼产生拉动,使砼开裂。影响因素有水泥安定性不良、碱骨料反应、硫酸盐侵蚀作用等。    

  二、砼结构裂缝的预防措施    

  (一)材料方面 

  1、水泥:根据不同的工程条件,尽可能选用水化热低、强度高的水泥,杜绝使用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 

  2、骨料选用级配合理、无碱性反应,含泥量和有害物质不超过规定范围。 

  3、控制好外掺料的剂量,对超长建筑也可加入微膨胀剂,以改善砼的工作性能,降低用水量,减少水泥用量,控制砂率,减少收缩。 

  (二)设计和构造方面 

  1、建筑平面造型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简单,减少建筑的凸凹部位,避免收缩应力集中,同时要控制建筑的长高比,增强其整体刚度和调整不均匀沉降的能力。 

  2、正确设置变形缝。变形缝设置要合理,位置和宽度要适当,避免因收缩、沉降、温度引起应力的积累和集中。 

  3、砖混结构底层窗台应采用加筋砌体,对于洞口较宽的窗口,最好在窗台下设置一道钢筋砼梁,防止该窗台因地基下沉而产生竖向裂缝。 

  4、构件配筋要合理、间距适当。有些构件中也可适当提高配筋率,减小钢筋直筋的间距,提高抗裂能力。如楼层现浇面板,断面较大的梁应设置腰筋,大跨度、较厚的现浇板,上面中心部位宜设置构造筋,也可设置两层抗裂钢筋以及合理设置负弯矩筋等,主梁在应力集中处宜加设抗剪钢筋。 

  (三)施工方面 

  1、加强地基的检查与验收,异常地基处理应谨慎,使其处理后的承载力与本工程正常的承载力相同或相近。 

  2、施工时对模板的周转时间、次数、套数加以控制。 

  3、合理设置后浇带,对较长的墙、板、基础等结构和主楼与裙房之间高低层错落处,均应设置后浇带。 

  4、加强对砼的早期养护,以减少砼的收缩变形。 

  5、大体积砼施工应做好温度测控工作,采取有效保温措施,保证构件内外温差不超过规定数值。 

  6、钢筋绑扎位置要正确,保护层厚度要准确,防止负筋、面层钢筋被踩踏,钢筋需代换时必须考虑对构件抗裂性能的影响。 

  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各方责任主体的行为,做到设计合理、施工规范、监理到位,各方主体齐抓共管,把砼裂缝控制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