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钢筋混凝土矩形水池施工要点

     摘要:本文通过对距形钢筋混凝土的分析,逐一讲述了钢筋矩形混凝土施工的每一个阶段和每个阶段施工应注意的要点,应该注意的关键部位以及关键部位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水池,混凝土,水池,钢筋,模板,抗渗,螺栓,砂浆

  水池有很多种:砌筑的、预应力的、预制的和现场浇筑的;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前面几种水池的施工方法已经很少被人使用,而现在被人们使用最多的就是现场浇水池。我个人认为在施工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时最主要的施工工艺特点有以下几点:

  一、土方开挖施工

  土方开挖施工时应注意地下水位;在地下水位达不到要求时应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般采用基坑排水法,简单经济;如地下水位较高时,基坑排水法满足不了施工要求,(即地下水位处于土表面以下60cm处),应采用井点降水,以降低地下水位,来满足施工需要。

  二、底板施工

  1、钢筋混凝土底板垫层浇筑前应对当前土质进行检查验收,看是否与设计资料、地质勘查报告相符或是否有扰动土层部分;如有变化,应根据不同情况让相关部门出据具体整改意见;整改完成以后在浇筑混凝土垫层。

  2、混凝土垫层施工完毕强度达到要求后(强度一般应大于1.2N/mm2),在垫层面测定底板中心;然后根据设计尺寸进行放线,定出柱基以及底板的边线,划出钢筋分布线,依此在开始绑扎钢筋;接着安装柱基和底板外围的模板。

  3、在绑扎钢筋时,应详细检查钢筋直径、间距、位置、搭接长度、上下层钢筋的间距、保护层和预埋件。如均符合要求上下层钢筋均用马凳筋加以支撑固定,使之在浇捣过程中不发生变位。

  4、柱基模板是悬空架设,下面用临时小木方支撑在垫层上,边浇筑混凝土边取出小木撑。且在板底应一次性连续浇筑完,不留施工缝。施工间歇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如在运输过程中产生初凝或离析现象,应在现场进行2次搅拌,且还必须保证外加剂(掺加高性能抗裂抗渗防水剂),抗渗等级(应大于S6)、配合比应以设计要求和实验室出据的配合比报告为准。为保证混凝土整体质量的可靠性建议采用商品泵送抗渗混凝土。板厚在20cm以内可采用平板振动器,如板较厚时则可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振捣必须密实,严禁出现漏振、振捣时间不足等不良现象(振动器要快插慢拔)。

  5、池底与池壁的水平施工缝可留在基础上口20cm处或按照设计要求留置。水平施工缝可留成加金属止水片;这种处理施工缝的止水方法虽然安装困难,还需耗费一定数量的钢材,但防水效果比较好。具体做法:是将金属止水片割成30cm以上宽,两边5cm长握成向池壁方向弯曲30-45Co后;将其撑好、焊牢,如须搭接必须相互让进10cm以上为宜,且须满焊立面两道缝隙。在浇筑底板混凝土时浇筑到止水片一半,即施工缝上平面正好是浇筑到止水片一半。

  三、池壁施工要点

  1、池壁施工同样不宜使用低于42.5级水泥;当用螺栓固定模板穿过池壁或有套管穿过池时,应采取止水措施;

  ①当螺栓穿过池壁时,螺栓上应加焊止水环(如图二);止水环应满焊,如壁过厚可以加焊止水环;止水环可自己加工也可买成品圆垫,但止水片应高出螺栓2cm以上。

  ②如有套管通过同样须在管外侧加焊止水环;止水环可用3mm以上厚钢板加工成型(如图三);割成与套管同径圆环;套在套管中部固定满焊;圆环宽度以大于10cm为宜双面满焊。

  ③螺栓加堵头,为保证模板间壁厚尺寸的大小根据需要可将螺栓加堵头,来保证混凝土池壁厚度;拆模后可将螺栓沿平凹坑底割去再用膨胀水泥砂浆封塞于里(如图四所示)。

  ④在池壁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将施工缝处的混凝土表面凿毛清除松动石子,附在钢筋、止水片上的水泥砂浆和其它杂物全部清除;并用水冲洗干净,保持湿润,浇筑时先铺上一层厚20-25cm的同标号水泥砂浆。

  ⑤浇筑池壁混凝土时,应连续施工;如有池顶应一次性浇筑完毕,不应留施工缝;混凝土浇捣后,其强度未达到1.2N/mm2时禁止振动,不得在其上面附加任何外力。混凝土凝结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并充分保持湿润,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昼夜。拆模时池壁温度与周围气温的温差不得超过15Co。

  参考文献:1、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编写组:

  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