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随着时间裂缝发展,数量增多,但缝宽加大不多,发展情况与混凝土是否暴露在大气中和暴露时间的长短有关。

  关键词:地下室,混凝土墙,裂缝,因素,预防措施

  1 地下室混凝土墙裂缝的特点 
  1.1 横向裂缝少,绝大部分裂缝呈竖向,凡地下室墙长两端附近裂缝较少,墙长中部裂缝较多。 
  1.2 裂缝数量较多,宽度一般不大,超过0.3mm宽的裂缝很少见,大多数缝宽度≤0.2mm。 
  1.3 当地下室外部回土完毕后,裂缝会有少量的渗水或潮湿。 
  1.4 每条裂缝绝大部分呈竖向形,且很大部分与墙高成正比,两端慢慢变细而消失。 
  1.5 当温度突然变化很大,而混凝土又刚拆模在养护不到位的情况下,裂缝很容易出现。 
  1.6 随着时间裂缝 发展 ,数量增多,但缝宽加大不多,发展情况与混凝土是否暴露在大气中和暴露时间的长短有关。
  
  2 造成裂缝的主要因素 
  2.1 设计原因,而设计原因中又有几种原因,不外乎桩基,配筋、地质等。一般高层柱,桩布置与上部荷载不对称时,容易形成沉降缝,或当地质情况不理想而没有采取适当措施或采取措施不适当时也会形成沉降缝,或当配筋按照构造布置而不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定》(GBJ10-89)中所正确采取的伸缩缝距离时,裂缝也易出现。
  2.2 施工中的原因,当施工过程中对墙体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原材料中塌落度控制差,或采用过期的UEA微膨胀剂,施工中又任意加水,都会导致混凝土水缩形成裂缝。另外当过早拆模或气温骤然变化时,养护不到位,导致温差也是容易形成裂缝的原因之一。 
  2.3 地下室墙长期暴露的原因 
  这类薄而长的结构对温度、湿度变化较敏感,常因附加的温度收缩应力导致墙体开裂。同时还应注意,设计时地下室墙均按埋入土中或室内结构考虑,即伸缩缝最大间距为30m。实际施工中很难做到墙完成后立即回填土和完成顶板,因此实际工程应取最大伸缩缝间距20m。这也是地下室墙裂缝普遍的一个因素。 
  2.4 烂尾楼工程,这种薄而长的墙体相对比较对温度变化比较敏感,常因附加的温度应力导致墙体开裂。 
  2.5 使用不当,当投入使用后,装修装饰时随意在混凝土墙上开口凿洞,造成应力集中而导致墙体开裂。 
  
  3 预防地下室混凝土墙体开裂的几点建议: 
  3.1 设计方面 
  3.1.1要严格按照设计规范中所规定的伸缩缝间距设置伸缩缝,个别地区应根据气候温差可根据经验减小伸缩缝间距。论文参考网。 
  3.1.2对桩基础以及地质情况要进行仔细的研究,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准确、稳妥的处理方案,避免因地质与荷载所引起的不均匀沉降。 
  3.1.3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设置后浇带,以减小混凝土收缩应力。 
  3.1.4加强钢筋的配置,尤其是水平筋,水平筋保护层适当调小些,防裂钢筋的间距适当调小,尽可能采用小直径钢筋小间距布置的方法,同时要考虑温度收缩应力的变化而加强钢筋。 
  3.2 材料方面 
  3.2.1水泥宜用低水化热,铝酸三钙含量较低,细度不过细、矿渣含量不过多的水泥。 
  3.2.2砂石采用中粗砂,含泥量小,石子采用粒径较大的连续级配、级配良好、含泥量不超过1%的碎石或卵石。 
  3.2.3掺减水剂,从而减少混凝土用水量。 
  3.2.4掺入微膨剂,配置成补偿收缩混凝土,国内常用掺10%-15%的UEA或多或少10%左右的AEA。 
  3.2.5掺用适当的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以降低水泥水化热的温升。 
  3.3 施工方面 
  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除控制混凝土制备和运输中的质量外,还要注意混凝土浇筑时防止离析,振捣是否密实,以免墙内因混凝土薄弱而产生裂缝。 
  冬季施工或气温低的地区不采用钢模板而采用木模,充分湿润,以利保湿和散热。拆模时间要严格控制,同时注意温差大时或天气严寒时注意使用覆盖物并及时养护。
  3.4 材料方面 
  水泥:宜用低水化热、铝酸三钙含量较低、细度不过细,矿渣含量不过多的水泥。 
  砂、石:宜用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2%;石子宜用粒径较大的连续级配、级配良好、含泥量不大于1%的碎石或卵石。 
  掺减水剂,以减少混凝土用水量。掺人微膨胀剂,配制成补偿收缩混凝土,国内常用掺10%-15%UEA或l0%左右的AEA。 
  掺用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以降低水泥水化热温升。 
  
  4 常用的四种处理方法 
  4.1 表面涂抹法 
  常用材料有环氧树脂类、氰凝、聚氨酯类等。混凝土表面应坚实、清洁,有地表面根据材料要求还要求干燥。论文参考网。以涂抹环氧树脂类为例,重点是现清理要清理的混凝土表面,再用丙酮或酒精和二甲苯清洗,等干燥后用毛刷来回涂刷环氧浆液,每隔几分钟就刷一次,一直使涂抹的厚度达到1mm左右。根据国外的相关报道这种处理方法的环氧浆液渗入的深度最多可达80mm左右,对防止渗漏很有效果。 
  4.2 表面涂刷加玻璃丝布法 
  目前常用的有聚氨酯涂膜或环氧树脂胶料加玻璃丝巾。以前者为例,其施工步骤要点如下。将聚氨酯按甲乙组分和二甲苯按比1:1、5:2的重量配合比搅拌均匀后,涂抹在基层表面上,要求涂层厚度均匀,涂完第一遍后一般需要固化5h以上,基本不粘手时,再涂以后几层。一般涂到5层左右,总厚度大于1、5mm,如加玻璃丝布,一般加在2-3层间,处理时应注意玻璃丝布宜用非石蜡型,否则要做脱蜡处理。环氧树脂胶结料应经试配合格后方可使用。被处理表面要坚实、清洁、干燥均匀涂刷环氧打底料,凹陷不平处用腻子修补填平, 自然 固化后粘贴玻璃丝布1-3层。 
  4.3 充填法 
  使用风镐、钢钎或切割机将裂缝扩大,形成v形或梯形槽,清洗干净后分层压抹环氧砂浆或水泥砂浆、沥青油膏、高分子密封材料或各种成品堵漏剂等材料封闭裂缝。当修补的裂缝有结构强度要求时,宜用环氧砂浆填充。 
  4.4 灌浆法 
  灌浆材料常用的有环氧树脂类、甲基丙烯酸、丙凝、氰凝和水溶性聚氨酯等。其中环氧类材料来源广,施工较方便,建筑工程中应用较广;甲基丙烯酸甲酯粘度低,可灌性好,扩散能力强,不少工程用来修补缝宽大于0、05mm的裂缝,补强和防渗效果良好。环氧树脂浆液和甲基丙烯酸酯类浆液配方可 参考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90)。论文参考网。灌浆方法常用以下两类:一类是用低压灌入器具向裂缝中注入环氧树脂浆液,使裂缝封闭,修补后无明显的痕迹:另一类是压力灌浆,压力常用值为佳0、2-0、4Mpa。但在实际处理地下室混凝土裂缝时,两种方法同时使用效果更好更明显,这种类似的工程实例较多。 
    
  参考 文献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 
  [2]《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