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结构模板支撑架的构造和设计方案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v发布时间:2013-04-10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673 KB
  • 资料分类:建筑设计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5-3 脚手架结构模板支撑架的构造和设计
   采用脚手架杆配件搭设模板支撑架是常用的施工方法之一。此类模板支撑架(主要是梁板模板支撑架)承受的荷载作用既不同于,又显著大于相应的脚手架,必须加强构造和按脚手架结构进行设计和计算,以满足施工要求和确保使用安全。
   本节主要介绍采用脚手架杆配件搭设的、按脚手架结构计算的模板支撑架。
5-3-1 脚手架结构模板支撑架的类别和一般构造
5-3-1-1 脚手架结构模板支撑架的类别和构造要求
   1.类别
   用脚手架材料可以搭设各类模板支撑架,包括梁模、板模、梁板模和箱基模等,并大量用于梁板模板的支架中。在板模和梁板模支架中,支撑高度>4.0m者,称为“高支撑架”,有早拆要求及其装置者,称为“早撑模板体系支撑架”。
   扣件式、碗扣式和门式钢管脚手架材料均可用于构造模板支撑架,并各具特点。按其构造情况可作以下分类:
   (1)按构造类型划分
   1)支柱式支撑架(支柱承载的构架);
   2)片(排架)式支撑架(由一排有水平拉杆联结的支柱形成的构架);
   3)双排支撑架(两排立杆形成的支撑架);
   4)空间框架式支撑架(多排或满堂设置的空间构架)。
   (2)按杆系结构体系划分
   1)几何不可变杆系结构支撑架(杆件长细比符合桁架规定、竖平面斜杆设置不小于均占两个方向构架框格的1/2的构架);
   2)非几何不可变杆系结构支撑架(符合脚手架构架规定,但有竖平面斜杆设置的框格低于其总数1/2的构架)。
   (3)按支柱类型划分
   1)单立杆支撑架;
   2)双立杆支撑架;
   3)格构柱群支撑架(由格构柱群体形成的支撑架);
   4)混合支柱支撑架(混用单立杆、双立杆、格构柱的支撑架)。
   (4)按水平构架情况划分
   1)水平构造层不设或少量设置斜杆或剪力撑的支撑架;
   2)有1或数道水平加强层设置的支撑架,又可分为:
   a.板式水平加强层(每道仅为单层设置,斜杆设置≥1/3水平框格);
   b.桁架式水平加强层(每道为双层,并有竖向斜杆设置)。
   此外,单双排支撑架还有设附墙拉结(或斜撑)与不设之分,后者的支撑高度不宜大于4m。支撑架的所受荷载一般为竖向荷载,但箱基模板(墙板模板)支撑架则同时受竖向和水平荷载作用。
   2.设置要求
   支撑架的设置应满足可靠承受模板荷载、确保沉降、变形、位移均符合规定、绝对避免出现坍塌和垮架的要求,并应特别注意确保以下三点:
   (1)承力点应设在支柱或靠近支柱处,避免水平杆跨中受力;
   (2)充分考虑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最大荷载作用,并确保其仍有2倍的安全系数;
   (3)支柱的基底绝对可靠,不得发生严重沉降变形。
   3.构造的一般要求
   (1)梁模板支撑架的构造型式
   梁模板支撑架的常见构造形式有以下5种(图5-94):
   1)由劲性支柱(如4根立杆的“格构柱”、双立杆的“梯形柱”和“粗管柱”等)加多层水平拉杆和剪力撑构成的“支柱式结构”,其支撑(架)高度超过4m时,应视需要加设侧向(出平面)斜撑(即“抛撑”);
   2)由密设(取较小的立杆纵距)的单立杆与水平杆、斜杆或剪刀撑构成的单排(片式)构架,支架高度不宜超过4m,并视需要设置侧向斜撑;
   3)由单列多层门架与相应的水平架、交叉支撑、纵向扫地杆、封口杆(设于首层门架底部的横向扫地杆)和纵向水平加强杆构成的单列门式支撑架,其构造相近于双排立杆支架。在需要时加设外侧长剪刀撑;
   4)由相互交错或交错重叠布置的双列多层门架与相应交叉拉杆和以扣件连接的纵向水平杆、扫地杆、封口杆组成的双列重叠门式支撑架,其构造相近于四排立杆支架。在需要时加设外侧长剪刀撑;
   5)采用单立杆或双立杆的双排模板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