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在飞速的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生活环境也更加关注,随着人们对建筑外形以及装饰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外形装饰行业也逐渐受到人们的追捧,本文通过对现代建筑的外形装饰设计进行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 

  【关键词】现代建筑;外形装饰;建筑构件;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一个城市建筑的外形装饰以及设计会直接影响一个城市的形象,科学合理的装饰设计可以美化城市环境,合理的利用城市空间,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才可以完成,而且城市的建筑一般不会轻易拆毁,因此建筑的外形装饰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设计师在保证建筑功能的前提下,更要注意建筑的外形装饰,本文通过对建筑自身构成部分的装饰以及装饰中装饰构件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二、建筑外形装饰中用建筑自身构成部分做装饰 

  众所周知,建筑的自身构成部分具体来说包括:梁、柱、门窗、屋顶、檐口、阳台、凹廊、墙体甚至墙体的装饰材料以及分缝的处理等。每一个部分的功能都各不相同,只有将这些功能进行适当比例的搭配,再搭配以合适的颜色,严格处理每一道工序,才能达到装饰美化的效果,这就是建筑自身构成部分在建筑外形装饰中所起到的作用,建筑中的每一个构成部分经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只要运用合理都可以达到美化建筑的目的。 

  1、阳台与凹廊部分的设计 

  在居住建筑以及一些旅馆的设计中,我们通常都可以看到阳台与凹廊的设计,甚至可以说是其独有的特征,因为相对来说办公建筑只需要一些较大的公共活动平台,一般情况下不会设置阳台或凹廊,学校建筑主要需要的是宽敞的走廊和室外活动空间,因此也不会有阳台或者凹廊。而实际上阳台与凹廊的设计在建筑装饰中是很有效的,它们不仅能够产生丰富的光影的变化,而且可以使栏板发生虚实的变化,从而使建筑的形象充满活力,同时建筑物平面轮廓的变化以及色彩的变化都能产生不同的装饰效果,因此阳台与凹廊的设计在建筑的外形设计中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只要我们进行合理的利用,阳台与凹廊不仅具有实用功能,更能有效地对建筑的外形装饰进行美化。 

  2、屋顶部分的设计 

   在建筑的外形装饰中,屋顶部分我们主要说的是立面可见的坡屋顶。一般设计师在对坡屋顶进行设计时,会采用结构和构造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同时也会使用多种的穿插交接方法,因此设计师对建筑外形装修进行设计时,应该首先对各种设计方案进行对比,之后选出一个更加合理的设计方案。将不同的屋顶设计进行合理的搭配,不仅可以提高其实用功能,更可以对整个建筑的外形起到装饰的效果,使屋顶部分的设计更具艺术性。 

  3、檐口部分的设计 

   一般来说,檐口在我国建筑中主要应用于低、多层建筑,不管是哪种屋顶都可以在檐口的部分就行多元化的设计,檐口在建筑中不仅有装饰的作用,甚至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比如一些国际著名的建筑物,在设计时都运用了檐口,一些大挑檐的设计可以有效地增加建筑物的飘逸感,增加檐口部分的设计不仅可以对建筑的外形起到装饰的作用,更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美感。 

  4、门窗等和建筑本身材质、结构形式部分的设计 

  就现代建筑来说,在整体的建筑设计中,门窗在建筑设计中占据了极大的比例,因此在建筑的外形装饰中门窗是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设计师可以根据窗洞的大小比例以及门窗的形状,包括现在常用的将凸窗与空调位相结合,不仅美观,更可以增强建筑的立体感。建筑物本身所用的材质是不同的,对人们来说最直观的就是墙体的饰面材料,因为这部分在整个建筑外形设计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同时也在工程造价中占据了极大的份额,其次建筑本身的结构形式也是影响建筑外形装饰的一个重要因素,好好加以搭配利用,可以使建筑物更加灵动、富有活力。因此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对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将它们进行合理的搭配,进而达到最佳的装饰效果。 

  三、装饰构件在建筑外形装饰中的作用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建筑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建筑构件之前只是建筑物本身的一部分,但现在在设计师的巧妙设计中,建筑构件同样可以达到装饰的作用,甚至一些建筑构件已经失去了其功能,只起到装饰构件的作用,这样就产生了极大的浪费,因此现在设计师所考虑的是,怎么样在保证建筑美观的前提下,最大化的利用各装饰构件的作用,将其实用功能发挥到最大,从而降低装饰成本。 

  在我看来,如果我们在建筑的外形装饰中,尽量减少装饰材料的运用,而将建筑本身的结构部分进行完善,通过控制各部分结构的比例大小、外观形状、材质选择等,将部分细节进行完善,这样不仅可以发挥各部分的实用功能,还可以达到美化建筑的效果,使建筑整体看来简洁大方,却又充满自身的独特风格,避免了建筑装饰的浪费,节约成本。当然建筑的外形装还要依据业主的要求来制定,因此设计师在进行装饰设计时,应该多与业主进行沟通,使业主了解设计师的设计构思,在满足业主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体现设计者自己的设计风格。 

  四、装饰材料与外形设计相结合 

  1、装饰材料的选择与细部设计相结合 

  不管材料的价格高低,每一种装饰材料都具有不同的特性,包括形态、纹理、色彩、力学和化学特性等。建筑装饰材料的艺术表现价值与材料本身的价格并没有关系现代建筑外形的装饰中可以用的材料种类繁多,这就要求设计师对各种材料充分了解其特性,根据建筑的功能选择合适的材料在发挥实用功能的同时,起到美化建筑的作用。因此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要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根据建筑功能,选择合适的材料,并对装饰材料进行细节加工,注意细部设计,这样才能最大化的发挥装饰材料的价值,是建筑外形的装饰更加赏心悦目。 

  2、装饰材料与环境的融合 

  设计师在进行建筑外形的设计时,不仅要考虑自然环境,还要考虑人文环境,因此在设计前要进行详细的调查,包括建筑物所在地的周围的建筑风格、自然景观环境、气候环境、色彩和材质环境、历史文化环境等,设计师在选择建筑装饰材料时,要选择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的材料,同时,装饰工艺也必须与装饰风格相统一,避免产生突兀感。设计师在进行建筑外形的装饰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所带来的影响,是建筑外形的装饰与环境相融合,使建筑在保持自身独特风格的情况下,达到美化城市的效果。 

  3、新材料的发现与应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建筑不仅要具有舒适安全的功能,更要具有艺术性,建筑装饰中要体现更多人性化的设计,还要符合现代人节能环保的理念。因此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会更多的考虑一些新材料,因为这些新材料不仅符合低碳环保的要求,更是现代人审美要求的体现。随着装饰材料的丰富,在建筑装饰的艺术表现上也更加丰富,一个建筑的外形装饰不仅具有设计师的风格,更体现了业主的独特风格,更具有艺术性。同时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可以有效地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达到低碳环保的目的。因此设计师在进行建筑外形装饰的设计时,要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大胆应用新材料,在美化建筑的同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五、优化建筑外形装饰设计的相关措施 

  1、协调设计过程 

  (一)内部协调 

  在建筑的外形装饰设计中,设计师要根据材料员所选购的材料,再次对装饰设计进行优化,同时要考虑业主的要求,而且所有的材料数据都必须在优化设计节点大样里标注清楚,因此对建筑外形装饰优化设计的精确度要求非常高,优化设计的工作量也很大。在设计师完成设计图纸之后,必须对所需的建筑装饰材料进行加工,而且建筑装饰材料的加工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在优化设计中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材料的加工符合图纸的要求,才能满足施工现场的要求,这一点与国外相比,国内的技术比较落后,只能按照图纸对装饰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缺乏创新能力,并且对一些特殊的材料无法进行相应的加工,因此在对建筑外形装饰的材料进行处理时,要对内部的相关流程进行协调,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装饰现场的施工进程,更可以最大化的发挥材料的装饰作用。。 

  (二)外部协调: 

  一般情况下,建筑的外形装饰设计工期短、复杂、难度比较大,而且施工图纸的细节都不够完善,因此在对建筑外形装饰设计进行优化时,我们要根据施工图纸以及相关的协调会议记录来进行。设计师更需要全程参与,要及时了解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对设计图纸做出优化调整,在最短时间内解决施工中的问题,同时要保证设计的创新性与施工技术相结合,设计师还要综合考虑更方面的专业意见以及一些相关的工程经验,这样才能最高效的完成建筑的外形装饰设计,节约成本的同时,提高装饰的质量,达到美化城市的目的。 

  2、提供相应技术支持 

  一个建筑的外形装饰设计是复杂多变的,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各种技术支持,在进行装饰设计时,设计师要考虑现场的施工状况,尽量避免难度较高的施工工艺,在保证技术要求的前提下,要协调考虑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在优化设计中,尽量做到各专业的兼容,合理安排各施工人员,同时考虑施工人员的素质能力,在进行高难度作业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在提高装饰质量的同时,保证建筑外形装饰的美观性。 

  六、结束语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现代建筑的外形装饰设计中,可以用来作装饰的元素是非常多的,因此设计者要处理好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最大化的利用各个部分对建筑外形进行装饰设计,这样在提高工程质量的同时,还可以保证施工方的利益,节约装饰成本,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关向群,隧道洞口景观设计实用方法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2] 姜娓娓,建筑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D],清华大学,2004年 

  [3] 蔡晓丰,城市风貌解析与控制[D],同济大学,2006年 

  [4] 陈圣浩,景观设计语言符号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戴路,经济转型时期建筑文化震荡现象五题[D],天津大学,2004年 

  [6] 郝曙光,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