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二次内部装修工程审核中发现的排烟、安全疏散等问题为例,结合实际情况以及国家规范、上海地方标准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整改对策。 

  关键词:二次内部装修;审核;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X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4-0110-02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房地产开发和建筑产业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浦东新区陆家嘴功能区就是其中的代表。所衍生出的各种产业的迅速发展对超高层综合建筑、高档写字楼、高级公寓等建筑内部二次装修起到了极大的拉动作用。表现在我们消防这个层面上的,除了审核验收的工作量增加以外,由于二次装修的随意性、盲目性以及不同程度上存在的违法性,留下先天隐患。 

  本文简要介绍了笔者在二次内部装修工程审核中发现的排烟、安全疏散等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以及国家规范、上海地方标准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在此和同行们探讨。 

  1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在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排烟问题,安全出口及安全疏散问题,室内装修问题和人为因素。 

  1.1 排烟方面的问题 

  1.1.1 原建筑内走道采用机械排烟系统,房间采用自然排烟方式,符合规范要求,但因业主的要求,房间面积扩大后,建筑原有的自然排烟方式不满足规范要求。 

  1.1.2 在采用自然排烟的场所内,排烟窗被分隔在了小于100m2的房间内,影响了场所内其它区域的排烟量。 

  1.1.3 建筑走道及敞开区域均使用机械排烟系统,在后期装修时将用于大空间排烟的排烟口分隔在了房间内,影响整体层面的排烟量。 

  1.1.4 房间布局变动,加长了排烟口至房间最远一点的距离,影响了该层面公共部分的排烟量。 

  1.2 安全出口及安全疏散问题 

  1.2.1 在层面的拐角处设置办公场所,面积大于100m2,只能开设一个安全出口。 

  1.2.2 建筑物最初使用性质变化,导致安全出口数量不符合规范要求。 

  1.2.3 大型综合性商场内的小商铺面积大于100m2,有效安全出口仅有一个(另外一个安全出口被大楼用作防火分区的防火卷帘遮挡)。 

  1.3 室内装修存在的问题 

  1.3.1 装修材料不达标,如要增设地台、夹层等,因为对装修后的视觉效果要求,大量使用可燃、易燃材料。增加了建筑物的火灾负荷和危险性。 

  1.3.2 电器负荷加大,在原有建筑用电设备、回路的基础上,再增加电气设备、线路、高热灯具。由于电气负荷计算不准确、电气线路敷设、保护不符合防火要求、高热灯具与可燃物的安全距离不够等问题,存在很大的电气火灾危险性。 

  1.4 人为因素 

  1.4.1 未及时报消防机构审核违法装修,这样的装修一般或多或少都存在不符合消防规范要求的问题,会不同程度返工,影响工期和施工质量。 

  1.4.2 很多大型场所、高档住宅是由专业装修单位设计和施工,规模较小场所、普通住宅则是由业主、住户自己找人设计施工。装修施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为了经济利益,降低装修材料的等级,或者采用伪劣产品进行装修,或者在工程施工时偷工减料,变更设计,降低技术标准,给工程埋下先天隐患。 

  1.4.3 一些设计单位不具备设计资质。根据《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工程设计综合资质只设甲级;工程设计行业资质、工程设计专业资质、工程设计专项资质设甲级、乙级。大部分设计单位专业资质符合规定,掌握消防方面的新规范比较及时全面,而一些没有设计资质或者设计资质达不到要求的设计单位则对规范理解、掌握存在很大的偏差。 

  2相应的整改对策 

  2.1 举例说明排烟问题的解决办法 

  2.1.1 上海浦东新区龙阳路永达国际大厦。该建筑内走道采用机械排烟系统。在后期业主分别进行的二次内部装修工程中,租用多个单元, 

  阴影部分为原本两个面积均不大于300m2的房间,中间墙体(虚线)打通后面积大于300m2,原来的外窗开启方式、开启角度、开启面积都不符合规范要求①(例如图1)。提出这个问题后,经与大楼物业沟通,该建筑在土建设计中早已预计到了这类问题,所以在建筑物七层以上的每个层面预留了用于房间机械排烟的管道,施工单位只需将预留的排烟管道拉进房间,在合适的位置开设排烟口就可满足规范要求。 

  而没有预留有排烟管道的层面,设计中出现上述问题时,应根据需要自行在层面增加机械排烟系统或将每个房间面积控制在300m2以内还有就是改变自然排烟窗的开启方式、开启角度以及开启面积,以保证符合规范要求。 

  2.1.2 上海浦东新区浦东大道长泰国际金融大厦。该建筑内走道为机械排烟,房间内采用机械排烟窗进行排烟。部分小业主只租用一个层面的1/2或是更小一部分,在二次装修设计中,设计单位将负责人的办公室放在靠窗位置。(例如图2) 

  阴影部分面积大于100m2,机械排烟窗被三个均不大于100m2的小房间遮挡②。设计中出现这类问题,在变更设计时,可以考虑三个小房间的隔断都不到吊顶,留出75cm的距离,或尽量留出一个排烟窗,以备烟气流动①。 

  2.1.3 浦东新区银城路的时代金融中心大厦。该建筑每个楼层层面均为大空间场所,使用机械排烟系统,设两个排烟口。招租后在二次装修设计时原有排烟口被分隔在房间内。如图3。 

  阴影区域均为面积小于100m2的小房间,大空间区域一侧的排烟口分隔在一个小于100m2的房间内或大于100m2无外窗的房间内。在整改时,应要求设计单位将排烟口从小于100m2的房间中移出,放在大区域里或者重新设置排烟口放在大空间区域内。 

  2.1.4 一些办公场所在进行二次装修后,因布局的需要出现原有的排烟区域面积被扩大或防烟分区的排烟口至最远点水平距离大于30m的情况。解决这类问题,除增加机械排烟口以解决最远点的水平距离应小于30m之外,还要考虑机械排烟量是否仍然符合原有机械排烟量。 

  2.2 安全出口问题的解决办法 

  2.2.1 部分大厦层面业主为了灵活租用场地,导致有些办公房间面积大于100m2但安全疏散出口数量不够③。如图4。 

  阴影部分为一个层面拐角的房间,面积大于100m2,且两边的房间都是其它业主或是楼层公共用房(配电室、电梯井等),开设第二个安全疏散出口难度大。出现这种问题,除严格控制办公人数之外,还需要业主与相邻业主之间进行沟通,达成协议,设置一个公共疏散出口,为玻璃门,并配备紧急破拆工具,以备遇到紧急情况后使用。 

  2.2.2 一些住宅楼改变使用性质,经过豪华内部装修后变为酒店式公寓,住户大部分为中、短期客人。随之带出很多无法预料的隐患。某建筑最初使用性质为高层住宅,塔式建筑疏散楼梯为剪刀楼梯,且分别设置了前室和加压送风系统,首层设置一个安全出口符合规范要求。目前此建筑为酒店式公寓,在疏散方面出现的隐患问题就是首层缺少第二个安全出口,接待大厅将建筑原有的两个防烟楼梯间的前室变成了扩大前室。在对照原始图纸和实地查看后,建议再开设一个安全出口,并将开设在首层的门更换为乙级防火门。 

  2.2.3 在对一些商圈内的小铺位进行审核中不难发现,由于大楼建筑本身防火分区的原因,防火卷帘(这里以侧卷为例)遮挡小商铺的第二个有效安全出口。虚线为侧卷,圆形为卷帘控制器和卷门机。双扇们处为商铺的进出口,另一个出口为有效安全出口。在与大楼开发商、设计单位交涉后,建议将防火卷帘的控制器和卷门机右移,留出一个900-140mm宽的疏散出口,设置乙级防火门。如图5、图6。 

  2.3 严格控制装修材料,把好电气审核关 

  完善工程监理制度,由监理公司对工程全部过程进行技术把关。内部装修工程消防火灾隐患大都在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阶段,因此要严格把好这两个环节。一是限制可燃材料的使用量,除《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外,《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是对建筑内部装修工程进行消防监督的主要依据,一定要准确使用规范对各类建筑物内部不同部位应采用的装修材料进行审核。二是把好建筑装修电气审验关。竣工验收时,要认真对照审核批准的施工图、审核意见以及竣工图纸,进行逐项验收,检查所有的施工资料,特别是对装修材料的送检情况、隐蔽工程的记录,消防设施的产品质量、施工质量,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实行严格检查。 

  2.4 改善消防外部环境 

  2.4.1 加强消防安全知识培训。通过培训,使企业法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了解、掌握、理解并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安全培训工作要有针对性,对装修设计人员、建设单位负责人要侧重于相关内部装修工程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培训,对施工技术人员要侧重于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以及操作规程的培训,结合典型火灾教育启发他们,对临时招募人员开展经常性的消防知识培训工作,使内部装修工程相关人员的消防法律法规知识和自觉遵守意识不断提高。 

  2.4.2 根据《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以及《工程设计资质标准》的有关内容,消防部门应联合其它相关单位对从事建筑工程和涉及消防工程的设计单位进行一次清理,对没有或达不到行业资质、专业资质的却在承接设计消防施工图纸的设计单位登记上报进行查处。从图纸设计这个源头抓起,对改善消防外部环境,奠定扎实基础。 

  3结束语 

  上述问题仅为笔者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并积累,提出后与大家共同探讨。 

  随着上海经济建设的日益壮大,大中小企业的不断进驻,高层建筑内的二次装修规模会越来越庞大、数量无法估计。所隐藏的各类消防安全隐患在随时间的推移,会不断凸现聚集,如不及时解决目前出现的问题,日后的消防监督工作会不堪重负。为此笔者认为从根本上解决现存的问题,迫在眉睫。 

  从目前的发展状况看,全国各大城市及二、三线城市的经济高位运行发展是个然趋势,各类生产经营活动也日趋增多,上述出现的问题,其它地区也会慢慢显现出来,笔者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注释: 

  ①根据《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DGJ08-88-2006)第4.3.1.5条“走道设有机械排烟系统的办公楼,当办公室的面积小于300m2时,除排烟窗的设置高度及开启方向可不限外,其余仍按上述要求执行”的规定。 

  ②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第8.4.1.2条“面积超过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无窗房间或设固定窗的房间”的规定。 

  ③根据上海市消防局《关于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中的第二条关于安全出口问题“当受建筑平面布置局限,建筑面积大于60m2并小于100m2的办公用房设置两个安全确有困难且室内最远一点至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超过15m时,在符合办公人员不超过10人、门的净宽不小于1.4m的条件时可设置一个出口”的规定。 

  参考文献: 

  [1]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2]DGJ08-88-2006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S]. 

  [3]上海市消防局.关于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