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对于建筑装饰专业的学生来说。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能力得到充分的挖掘。学生多维创造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

论文关键词:建筑装饰专业,独立性,多维创造能力,实践性教学环节

  建筑装饰专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还是一个非常热门的专业,学生少,就业环境宽松,而如今,随着各大院校的扩招和社会供需矛盾的转化<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严重的挑战,除了社会原因外也暴露出学生专业技能薄弱,不能适应具体的岗位要求。从这一现象中也反应出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不和谐的教学模式。很多时候学生在校学习都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枯燥地理解一原理及材料。实习、实践的机会少,缺学习的动机和学习热情,慢慢的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逐渐丧失も为了减小和消除所学与所用之间的偏差,就在四月本人有幸带队与建筑装饰专业的学生一起来到了上海,进行为期半月的专业认识性实习,目的就是接受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中外古今著名建筑装饰风格的艺术熏陶和欣赏,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原动力。实习的有效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多维创造能力培养的有效性

  1. 对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

  本次上海实习期间,每晚都回集中学生进行师生交流,一方面是对前一天去过的地方谈自己的感受另一方面又要对第二天要去的地方做足功课,说明教学意图,有目的地去实践。每次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师生之间没有了在教室的那种感觉,一个个不同的观点在共同的参与中得到提炼和论证。交流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极好的学习过程,每个人都认真地做好笔记。记得从外滩回来那晚讨论会,由于之前搜集了很多有关外滩建筑的资料,所以学生的讨论特别激烈论文格式。上海外滩号称“万国建筑博览馆”,学生不仅谈了对建筑内外装饰风格和各种材料、施工工艺的合理运用多维创造能力,还谈到建筑风格与周边环境协调的深层次理解。从上海最早的城标?丹凤楼到第二代城标?国际饭店到现代的第三代城标?东方明珠,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不一样的时代风格。大家各抒己见,有的喜欢代表英国安妮女王时代的和平饭店;有的喜欢具有中国气派的中国银行大楼——喜欢它是唯一在黄浦江边站在洋人队列里一个端方儒雅的中国人……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得到了解放,并且学会了用多视点分析和观察世界,思维也开始变的开放了,对建筑的理解也变的宽泛了,观察力、分析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进步。

  2.对手绘技法能力的培养

  我们本次安排的手绘技法训练地点主要是外滩建筑、南京路和淮海路商业街,通过对中国古典建筑以及现代建筑和自然物象的描绘,来锻炼和强化学生的手绘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获得艺术造型能力和建筑审美能力的综合提高。

  南京路是全国人民向往的商业中心,淮海路是上海人民的后花园,南京路建筑风格是现代、豪放,而淮海路却给人以宁静、含蓄之感,通过一动一静环境的对比,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建筑,把这不同的瞬间完美地定格到画面上,也有同学通过相机、手机拍照进行素材收集,最后进行整理,把自然物象的主要形态变为绘画形态,把不同风格的建筑用自己的绘画语言描绘出来,达到基本空间塑造和表现能力。

  3.对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次到上海恰逢第五届国际室内设计节,为学生学习新材料、新技术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也为学生了解国内装饰行业发展状况及流行趋势提供了好机会好渠道。学生一到那里就表现出异常的兴奋,不管是从展馆的设计还是产品的展示,即现代又前卫,同学们感到新奇的同时又表现出很拘谨,笔者就鼓励同学大胆的去摸、去和参展商面对面的交流,以获得对产品更多更全面的了解。当我们来到多彩汇展馆时,大家都惊讶玻璃马赛克的多样性,它不仅仅只能用在传统的卫生间,还可以拼成各种各样的图案,用于室内墙面的装饰及大堂的壁画装饰,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流光溢彩,这些新技术、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即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通过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体会到了很多东西是可以相互运用的,关键是要有创新型的思维和独特的设计,通过上海材料视觉性认识,即丰富了学生对装饰材料种类和用途的收集,又开拓了创新性思想,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装饰空间设计中对材料的运用及装点。

  独立性独立性

  学生在材料展示会上认真阅读资料参加室内设计节玻璃马赛克的多样性

  除此之外,还组织了学生参加室内设计节及专家讲座、新闻发布会等活动,本次室内设计节以“绿建筑?新设计”为主题,着重探讨绿色节能,低碳经济和建筑及室内设计以及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丰富及多元化的主题论坛,为参与者带来绿色生活呈现设计之美的极致体验。低碳绿色环保生活已成为我们思考一切问题的出发点,是开启了关于设计更新的先机,学生通过专家讲座对零低碳绿色环保设计有了更深的认识多维创造能力,更新了装饰设计理念,为今后的设计融入了全新的思想。

  4.对实践能力的培养

  到现场工地实践也是我们这次实习的重点,我们系和上海的一家装修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这次企业为我们学生安排两个实习工地,其中有一个地方离我们住地比较近,我们把这个工地作为实习的重点。在去工地的前一天晚上,为了让学生对这个工程又充分的了解,专门安排了企业的设计师与学生见面和沟通的机会,设计师通过放幻灯将工程概况,设计风格,施工进度,材料及施工图作全面的介绍,在有提有问的过程中学生对整个设计方案做到了心中有数,然后再到施工现场,这样收到的效果会更好。

  独立性 

  企业的设计师与学生见面工程部经理现场讲解施工工艺

  第二天到工地之后,学生参照图纸,实际对照,不懂就问,在现场还专门有工程部经理为我们讲解材料、施工工艺及内部构造,现场气氛非常活跃,有的量、有的画、有的爬到梯子上看里面的构造和工艺,完全打破了学校的说教方法,极大地提高消化、吸收复杂的施工工艺理论知识能力,推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自主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的探讨

  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将促进教学目标实现,提高目标实现的质量和效率。在这次建筑装饰专业实习过程中,学生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多于校内的学习,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还有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通过实习,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能力得到充分的挖掘,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应变问题的综合素质能力。是值得发扬和深化的论文格式。

  对于建筑装饰专业的学生来说,“设计、材料与施工”这三个方面是学习的重点,但这三项都离不开实践性教学环节,只有加强“实习与实训”环节,调整教学结构,突出设计专业的特色,才能受到公司企业的欢迎与社会的承认。具体教学内容探讨如下:

  1. 从设计理念上,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实习和考察过程中,要多以“历史传统文化”的寻根为出发点,追寻历史源泉。设计并不是简单的形式和符号,应从广义的历史的延续性、建筑风格、人文因素等多方面获取第一手资料来丰富以后的设计。

  2. 从材料上,校内由于条件有限,其主要内容是以介绍材料为主,很多学生对材料的认识仅体现在理论上,材料实训室实际成为摆设的样品,很多材料及施工工艺展示手法单一、陈旧,新旧材料缺少更新。所以材料课的教学只有颠覆传统教学模式,由室内走向室外多维创造能力,由课堂理论教学走向施工现场,去感受材料的色泽、肌理,体会新材料、新技术在装饰设计中的实际应用,才会收到好得效果。

  3. 施工课的学习内容复杂,学生在课堂上很难听得懂,为增加学生的实习空间,一是应在校内建立实训基地,充实理论课教学的内容,使课堂的讲授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二是建立校企合作,通过选择典型的装饰工程,跟踪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全过程,对整个过程有一个全面、系统、具体地认识,使理论知识与现场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消化吸收、验证复杂的理论知识。在校外实训基地实习,学生实现了提前上岗,提前适应社会,实现与社会“零距离”就业,增强了学生学习本专业的信心。

  本次上海实习,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在毕业前更深层次地了解了建筑装饰专业的发展状况和当前流行趋势。建筑装饰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必须做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突出实践能力为目标,加强实践性教学活动,寻找长期的合作企业,缩短与市场接轨的距离,这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方针,以社会的需求推近本专业课程模式的改革,最终达到满足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戴逸如、于凭《上海标记》.东方出版中心.上海2009.

[2]于亨、《建筑速写》.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