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现场管理的现状问题,阐述了地基施工技术、土石土方施工技术、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技术这些建筑工程关键施工技术,结合完善现场管理组织规划与制度、调整现场管理形式、重点展开全方位的现场管理等施工现场管理优化策略的提出,以期达到解决工程技术与管理问题的效果。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现场管理

引言

建筑工程管理是维护工程质量、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在实际的施工阶段,现场管理涉及到的工作内容较多,对整体施工质量的影响较大。同时,建筑工程技术也直接关系着工程质量,因此,优化建筑工程技术及施工现场管理极为必要,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进度、成本与安全性的重点工作,值得着重分析。

1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现场管理的现状问题分析

(1)质量问题显著。主要表现为地基基础不均匀、局部地面沉降、混凝土结构存在裂缝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为:工程地基区域的土质不好(不良土、软弱土)、未对地基实施逐层回填、操作不当或是混凝土结构振捣与养护不科学等。这些问题会降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情况严重时还会引发安全性问题。(2)管理措施的系统性不足。主要表现为现场管理规划与制度不完善、管理形式有待进一步优化等。部分企业虽然在当前的施工现场中展开了管理工作,但是其制度依旧需要调整完善,且管理手段相对落后,导致施工现场管理难以达到理想水平。(3)现场管理的全面性较差。部分企业当前的施工现场管理更侧重于质量与成本管理,对于进度管理、安全文明施工现场的建设相对忽视,管理的全面性不高。(4)与施工人员的沟通程度不足。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落实需要施工人员的配合,但是,由于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沟通不通畅,导致施工管理流于形式,未得到切实落实。

2建筑工程关键施工技术的分析

2.1地基施工技术

为了避免地基沉降问题的发生,需要重点落实以下操作: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利用真空预压施工技术,结合塑料排水板、砂垫层、砂井等的应用,完成地基加固处理,提升建筑工程地基的承载水平;使用换填技术,促使建筑工程地基的稳定性增强。

2.2土方施工技术

在土方开挖前,需要完成测量定位、抄平放线、设置好控制点的操作;依托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的原则落实土方开挖,严禁出现超挖情况;在实施浅基坑开挖时,应保证基坑边缘推置土方和建筑材料与基坑上部边缘之间的距离不低于2m、堆置高度不高于1.5m;在实施深基坑开挖(超过5m,含5m)时,可以使用的方案包括放坡挖土(最经济)、中心岛式挖土、盆式挖土和逆作法挖土等;在进行土方回填时,要严格控制土料质量要求与含水量。

2.3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技术

在浇筑前,清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以及钢筋上的油污等杂物,并检查钢筋的水泥砂浆垫块、塑料垫块是否垫好;应当尽可能避免在恶劣气候条件下展开混凝土浇筑,若是此时混凝土已经展开浇筑,需要立即停工并对已完成浇筑的混凝土落实保温;使用分层浇筑与振捣的方式完成混凝土施工,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隙。完成混凝土浇筑后需立即展开养护操作,要在12h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湿润状态,养护时长至少7d。

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优化策略探究

3.1完善现场管理组织规划与制度

3.1.1施工现场管理组织规划的完善管理组织规划的科学设置是保证是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科学展开的前提,在此过程中,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包括:切实明确、分析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包括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环境与气候条件等,以此完成施工方案的合理设定,实现施工管理工作的提前规划;结合建筑行业的发展情况,主动引入精细化管理思想,设定施工管理组织方案,并实施内容细化。

3.1.2施工现场管理制度的完善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中,管理制度发挥出了指导性作用,确保管理工作“有章可依”。在完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中,需要完成的工作包括:制定与落实“三检制”,重点保证施工质量;将管理目标细化,并落实至个人(责任制),配合奖惩制度,避免责任推诿问题的发生,消除管理死角,推动现场管理的升级。

3.2调整现场管理形式

结合上文的分析能够了解到,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管理手段有待进一步优化。笔者认为,应当积极引入信息化手段,以此达到推动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升级的效果。此时,需要展开的工作主要有:利用计算机技术构建施工现场管理体系,为管理工作提供充足的信息数据支持,实现信息共享,保证管理的及时性与有效性;应用物联网技术进行施工设备管理,防止发生设备丢失的问题;构建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依托二维码、条形码扫描完成物资的出入库管理,提升施工现场管理的工作效率效果;重点发挥出BIM软件的作用,实现建筑工程的全过程管理,降低相应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量。

3.3重点展开全方位的现场管理

3.3.1施工质量管理提前完成施工质量管理要求、目标、内容的设定,并设置、落实高度可行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与控制措施;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教育,定期与不定期落实质量检查;在分项目施工、隐蔽工程与关键施工项目完成后展开质检,一旦发现质检未达标项目立即展开返工;对入场材料与设备展开数量清点与性能质检,严禁质量未达标物资入场;物资使用前实施质检,不得使用失效、性能降低的材料施工,不得使用故障设备施工;前一道施工项目未质检与验收签字时,不得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3.3.2施工工期管理提前完成合理施工进度计划制定,以此为指导展开施工工期的管理;细化进度计划内容,设置季度施工计划、月度施工计划以及施工周计划,每周展开一次施工情况报告与总结会议,保证计划内容切实落实;提前协调雨季、农忙季节、节假日等时期的施工进度,使用提前考量、适当延长施工时长、协调工序等方法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如期完工;一旦发现施工周计划未按时完成的现象,应当立即分析原因,并落实针对性处理与加快施工,避免工期进一步延长。

3.3.3施工安全管理提前设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安排专人实施现场安全管理;细化安全管理责任,引入责任制;加大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相关教育,加强安全施工的宣传力度,促使施工人员形成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检查施工人员入场时安全防护物资的佩戴情况,依托定期与不定期检查规范相关人员的施工行为,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组织日常性检查、专业性检查、节假日前后检查、季节性检查等,及时发现、消除施工现场危险因素,组织施工人员第一时间落实安全问题的整改,保证施工安全。

3.3.4现场文明管理加强文明施工教育与宣传力度,促使施工人员明确文明施工的相关规定;对施工现场的生活区、生产区、办公区等展开全面性检查,保证文明施工现场建设制度的有效落实;加大对现场临时用水用电的管理力度,对相应管线设置明显标识。

3.3.5施工成本管理依托提前设定的工程造价预估以及成本管理规定展开现场管理工作,着重检查施工质量,避免由于返工造成的成本增加;严格管理施工材料,需结合审批同意书由班组统一领取施工材料,消除施工材料重复领取、过多领取的问题,防止由于材料浪费导致的不必要成本费用增加;定期落实施工设备的维修养护,降低其运行故障的发生概率,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效果;着重进行工程变更管理,及时确定变更责任。

3.4积极与施工队伍沟通交流

为了促使施工人员能够更好配合管理人员的工作,除了要落实现场管理责任制与配套奖惩制度外,还要积极与施工队伍展开沟通交流,了解现实问题与施工情况。此时,需要着重落实以下几项工作:①避免使用过激的语言、行为落实现场管理,但是也不能放任施工人员过于追求施工进度、从而造成忽视施工质量的问题;主动与施工人员沟通,充分发挥出外部的影响力,例如领导层、监理人员、业主要求等等,引导施工人员对存在问题的施工项目落实主动返工;②提前完成项目要求、技术关键点、管理与检查要点的说明,降低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之间的冲突,维护施工现场和谐的同时保证管理工作的效果。

4总结

综上所述,当前,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现场管理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要重点分析与优化。在依照规则落实建筑工程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完善现场管理组织规划与制度、调整现场管理形式、重点展开全方位的现场管理、积极与施工队伍沟通交流,推动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工作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