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影响建筑使用安全及舒适度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在建设建筑工程时应制约好建筑各组成部分的质量,尤其是地基质量。在开挖好建筑基础后进行验槽施工不但可以及时对基础下部的土质情况进行检验,明确土质是否与设计条件相符,同时还能够及时发现需要处理的不良土层及障碍物,因此可认为验槽是提高地基施工质量的重要途径。对此,本文分析了建筑验槽应注意的理由,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验槽施工技术,包括清槽施工、观察验槽技术、洛阳铲探技术及钎探技术。

关键词:验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建筑地基工程是决定建筑整体结构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制约好地基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勘察地基时开展验槽工作对于桩基施工、地基处理及基槽开挖质量的制约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重视通过验槽施工找出地基处理中存在的不足,同时根据验槽资料对建筑地基施工工艺进行完善[1]。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工作经验对当前建筑工程地基验槽所涉及的相关技术进行了分析,旨在有效改善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1 建筑验槽应注意的理由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在进行验槽时应注意做好浅基础、深基础、复合地基、桩基验槽工作。①浅基础验槽。GB50202-2002标准中规定如基坑开挖深度<7m,则为浅基础;在对浅基础进行验槽时要注意识别施工现场当中是否存在新近的沉积土、回填土。②深基础验槽。如基坑开挖深度>7m,则为深基础。深基础当中一般不会存在填土,在验槽中要注意探明实际地质状况是否符合地质报告,基底岩土性质是否会因高温、低温天气及雨雪天气等发生转变,新近沉积土是否存在于施工现场当中,边坡稳定与否,是否存在虚土回填现象及扰动岩土等。③桩基验槽。建筑工程中的桩基分为两种,即人工成孔桩及机械成孔桩,检验人工端承桩时,应将桩端直径及持力层中的桩端深度作为重点,而在检验人工摩擦桩时,则要重点检验桩长。对于机械成孔桩,则应检验桩端是否已经到达预定持力层[2]。④复合地基验槽。复合地基也被称为人工地基,在验槽时应采用现场原位及室内土工等测试策略,并注意探明换土垫层是否已经达到设计要求。此外,在验槽施工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好以下准备工作:①察看地质报告与建筑结构说明。②观察勘探范围与建筑工程的具体位置是否一致,地基当中是否存在软弱性质的下卧层。③明确建筑地基范围中是否存在采空区、地下设施、管线等。

2 建筑工程验槽施工技术分析

2.1 清槽施工

在进行验槽前应注意做好清槽工作:①按照施工设计要求清平槽底,同时修直槽帮及将土清出槽外,以便为验槽的顺利进行提供条件。②对基槽当中过硬或过软的部位进行观察、钎探,确保可以挖到地基中的老土。③如需要对建筑工程的部分桩基进行加深,则应加深整个地基基础,确保整个基础的标高处于同一位置。此外,如采用条形基槽,则必须统一槽的宽度,不得出现过宽或过窄的情况。④如建筑基槽槽底侧压角范围内存在井、坑及坟等构筑物时,则应对基槽进行加深处理,确保可以挖到老土[3]。在对建筑工程基槽进行加深挖掘的过程中,如挖土的深度较大,则应将加深部分设置成阶梯形,以方便于验槽施工。

2.2 观察验槽技术

现场观察是建筑基础验槽的基本策略,地基土质是观察验槽的重点。①观察原基底是否存在浮土层、变动层及覆盖层,如存在以上几种土层则应铲除,直到可以找到施工现场的原基土为止。确认找到原基土后应对建筑地基中受力相对较大的部位,如承重墙下、柱基墙角等的土质进行仔细观察。在观察中注意确认建筑工程的基础是否坐落于老土层以下500mm的土层上,如在老土层顶面或回填土层,则说明建筑基础达不到设计要求。②为了有效鉴别建筑地基中的回填土与老土,应采用以下策略:a.回填土中可能含有生活垃圾及工业废料等杂质,而老土则较为单纯;b.经手捏、钎触及镐掘后可发现回填土较为松软或松散,老土则较为坚硬及密实;c.回填土与老土之间的界面较为明显,两者的颜色也存在较大的差别;d.回填土不具备明显的层理或根本不存在层理,老土则具有明显的层理性;e.回填土具有较强的渗水性,而老土的渗水性相对较差[4]。此外,在开挖基槽的过程中如遇回填土层,则边坡坡度较缓,且容易塌方,而老土边坡坡度较陡且不宜塌方。

2.3 洛阳铲探技术

利用洛阳铲探技术进行验槽时,直接利用半圆柱形探铲在开挖好的基坑坑底垂直戳向地面即可,当洛阳铲将泥土带出后,原土质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可以在辨别土壤包含物、密度、颜色及结构等的基础上对基槽土质进行判断。洛阳铲的木柄长度一般为1.0~1.5m,铁杆为1.0m,铲头高为30cm左右,铲头直径包括5cm、10cm及15cm三种。为了能够有效分析铲探结果,可以按照以下策略:①先了解建筑工程基坑情况,并根据基坑实际情况绘制平面图,随后在平面图当中标示出探孔位置,布置好探孔后及时进行编号,以便于根据编号顺序依次完成铲探验槽。②将探孔深度制约在2.0~3.0m之间,每隔3~5铲对探土的包含物、状态、颜色及土质等进行观察。如在铲探中发现土壤中含有杂质或土质变化较大,则应将探孔距离缩小到1.0m左右,并同时在验槽平面图上标示出探孔的平面形状、深浅及大小等具体情况。③完成铲探验槽后,及时整理土质资料,以便为建筑地基处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此外,探完后应及时利用灰土及素土等对探孔进行回填,以阻止地表水通过探孔侵入地基。

2.4 钎探技术

钎探技术适用于探明基槽以下较深处的土层分布及土质变化情况,也可以探明基槽底是否存在软弱土层及空穴等。钎探技术的具体施工策略为,在基槽底部打入钢钎,随后根据锤击次数与打入深度对地基土质进行判断,目前采用机械打钎或人工打钎均可完成验槽施工。钎探中使用的钢钎一般为尖锥状,针尖为60°,钎长在1.5~2m之间,直径则为20~25mm;钢钎上每隔30cm处刻有刷涂红漆的横线。在施工时应注意以下事项:①在设置钎孔间距及分布形式时,应将土质情况、基槽宽度及形状等作为依据,如为天然地基且土质构成较为简单,则采用多列分布式布置钎孔即可。如在验槽中发现地基上存在人工填土、新近沉积黏性土及软弱土层等,应将钎孔间距制约在1.5m以内。②采用质量为10kg左右的铁锤进行打钎,确保每次打钎时锤的落距均为0.5m及钢钎进入土层的深度为30cm,在打钎的过程中随时记录打击次数。③分5次或4次击打钢钎,且注意在钎顶留50cm左右,以方便于拔出钢钎;绘制打钎施工平面图时,应确保钎探点编号与轴线号一致。④完成打钎施工后,应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对钎探分层记录进行分析,随后再对不同钎孔打入同一深度时的撞击次数进行横向分析,如在分析中发现部分钎孔的撞击次数较少或过多,则应在打钎图中标示出来,以便可以确定地基工程中的重点处理部位。此外,应注意采用砂灌法填实钎孔。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验槽施工对于建筑地基工程处理的作用重大,因此要重视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应用合理的施工技术进行验槽,以便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地基地质情况。此外,在验槽的过程中应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发现目前所采用的验槽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在必要的情况下可根据原地基勘探资料对验槽施工的具体实施策略进行必要的修正、补充,从而为地基工程质量的改善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亭亭,赵作诗.对于建筑物地基静压注浆法的关键技术与应用的探讨[J].中国科技纵横,2013,(1):225.

[2]王和平.探讨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3,(8):377.

[3]雷骊彪.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不良地基的影响与处理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3,(27):103~105.

[4]陈云兵.关于建筑地基勘察与地基基础设计优化的探讨[J].中华民居,2013,(24):31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