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房地产的蓬勃发展,我国的建筑产业展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建筑工程中各个方面的应用也在扩展,其中包括混凝土结构的广泛采用。在混凝土的体积不断增大的同时,混凝土的开裂数量和程度也在不断地增加,这样就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建筑物的安全隐患、施工工期的延误和各方的经济损失等等。本文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入手,深入浅出地探讨分析了混凝土开裂的原因,并就此提出了全面有效的防治其开裂的措施。

  关键字:混凝土裂缝;混凝土浇筑技术;水化热;裂缝防治的措施

  1 引言

  混凝土作为一种被普遍使用的建筑结构材料,它是由水、水泥、砂石和部分辅料浇筑混合而成,通过施工人员的双手,最终成为建筑结构的骨架。混凝土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本身的材质特征和各种约束条件,会产生较多的细小孔隙和裂痕,诸如各类建筑物、桥梁等的基础这样的大体积混凝土在铸造工程中面临的裂缝问题更为严重。只有弄清混凝土裂缝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在施工中进行浇筑技术方法等的改进,才能在建筑施工工程中加以控制和防治,从实质意义上解决掉这个难题。

  2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

  混凝土的浇筑是一个较为复杂且要求极高的工艺,如果在此过程中的一些硬性条件没能很好地控制,最终会直接导致混凝土成品裂缝问题严重,质量大幅度下降,这就属于直接原因。在施工中,往往会由于一些刚性强度大的构件的挤压和养护不周等原因导致混凝土开裂,这是后期外界因素形成的,这里定义为间接原因。现对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如下:

  2.1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直接原因

  2.1.1 浇筑初期,水化热带来的内外温差问题

  水泥本身在混合过程中就会带来巨大的水化热量,如果再加大混凝土的浇筑体积,不仅产生的热量更大,而且内部的热量更容易聚集,不太容易散发出去。在浇筑的初始阶段,这些热量聚集不散,使得内部的温度迅速升高,同时表面的温度降低速度又大于内部。这样就会产生内外的温度差异,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拉大。混凝土内部由于温度陡升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压应力,与此同时,混凝土外部由于温度降低的比较快也会有拉应力的作用。两个应力的共同作用必然会带来加倍的影响力,最终导致混凝土的裂缝问题。

  2.1.2 浇筑后期,温度变化产生的应力问题

  混凝土的表层由于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温度会逐渐降低,它的内部温度也会有所降低。当其内部冷却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开始收缩,但是外部结构如底层混凝土等会对其产生约束作用,巨大的内应力会作用于接触面,而混凝土的正截面上会有拉应力的作用,如果这些应力超出混凝土本身的承受能力时,便会促使其开始裂缝。

  2.2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简接原因

  2.2.1 建筑结构设计的不合理

  在实际工程中,人们经常会遇到由于不合理的设计所带来的裂缝问题,其中包括:突然改变结构断面,承受应力改变,超过其承载范围,导致构件开裂;在施工中所使用的钢筋数量不够或者太粗也会诱发构件开裂;设计时没有将其收缩等因素考虑在内;所使用的混凝土等级与实际不符,不利于其收缩。对混凝土进行硬化时,因为蒸发和变形的缘故会有收缩现象,外边的板受到周边约束不能收放自如,当这个约束力达到一个限值时,开裂就不可避免了。

  2.2.2 材料本身的原因

  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如水灰比、水泥含量等等,不一样的水泥搅拌而成的混凝土的收缩性也各不相同。水泥浆是混凝土的收缩性能的决定性因子,它的多少直接决定了混凝土的收缩率大小。显然,混凝土的收缩率越大,那么它的裂缝率也就会越大。再者,骨料中泥量、级配、粒径和弹性模量等参数的选择也影响着混凝土的收缩性能,大,好和高是它的选择原则。另外,浇筑过程中所加的辅料等也会影响其收缩性,使得收缩性更难以控制。

  2.2.3 混凝土配置材料的比例

  对混凝土所用材料没有正确恰当地选择标配,会使其收缩率增大,同时增大了裂缝的可能性。水泥中如果含水量过大,那么混凝土里残余的水分会产生水泡或气孔,使得实际的承压面减少,此时再碰到过大应力在气孔周边作用,那么裂缝的危险性就大大增强。反之,如果水泥中的含泥量过大,它本身的收缩性能就大大提高,而拉应力又降低,这种情况就会带来塑性开裂。

  2.2.4 养护不当造成裂缝

  养护时没有能切实考虑外界的影响因素,尤其是温度的调节与控制,常常会由于内外温度的不均匀导致混凝土裂缝。

  2.2.5 施工中的工艺流程不科学造成裂缝

  在这个环节需要注意的是浇筑的次序,速度的快慢,搅拌时间的长短,运输时间的安排等关键性问题,这些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最终质量。

  3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

  3.1 降低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差异

  3.1.1 整个形成过程中都要调节混凝土的温度。搅拌时要应用防晒工具,往搅拌器中加入降温物质,运送过程中也采用降温的举措,送达目的地后测其温度,如有必要,作出调整。

  3.1.2 逐层进行浇筑。把握混凝土浇筑时的方向,并且进行分层浇筑,每层厚度相同,需要加以控制。

  3.1.3 对于浇筑的速度要全力控制。不同的高度层有不同的浇筑控制时间,要严格遵守,并且做出详细准确的记录,如果有异常,要及时通报。

  3.1.4 在外设置棚舍,用来保温。这是在浇筑进行之前的准备工作之一,等到这个过程完成后要尽快盖好保温的帆布。

  3.1.5 向其中通蒸汽。通气之后可以增加棚内温度,降低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差异,使其控制在一个很合适的范围。

  3.2 合理地控制水灰比例

  在建筑施工中,控制水分和灰的比例是一个高技术含量的工作,对混凝土的质量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不可小觑。在此期间,要求搅拌的时间不要太长,进料的时候下手也不要过快,振捣的力度和密度要适宜,这些方面都要倍加关注。

  3.3 合理地调节混凝土的配合比例

  水泥的用量多少对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有必要对混凝土的配合比例进行宏观的调控。要想让水泥的用量减少,就用可以发挥同等作用的辅料代替,这样,既保证了产品的功用,又使水化热得到降低,同时还提高了混凝土的性能,一举三得。

  3.4 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当混凝土表面因为温度差异带来的应力而产生裂缝时,只有及时进行混凝土的养护,才能防止它的进一步开裂,防止其影响整个工程的安全性。所以,在限定的时间内,要进行盖大棚,提前蓄水和在桥面上搭建顶板等措施。

  4 结语

  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担负着稳定基础和支撑框架的关键性作用,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工程最终的安全性能,因而其质量必须加以保证。我们不仅要深入探索混凝土的浇筑技术和方法,而且要推陈出新,不断探究新的施工工艺,加大研究力度,促进混凝土质量的不断提高,最终保证整个工程的高质量完成。

  参考文献

  [1]杜红燕.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及裂缝防治[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0

  [2]杨刚.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浅谈[J].科技经济市场,2009

  [3]刘国锋.浅谈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施工技术[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