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施工质量良莠不齐,建设监管也很不到位,钢筋工程施工中普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笔者结合钢筋施工中比较突出的几个构造问题加以分析,以引起对主体结构安全的重视。 
【关键词】钢筋工程;接头形式;绑扎;箍筋 
  前言 
  钢筋工程是房屋建筑工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部工程,其施工的正确性和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房屋结构的安全。如果现场施工人员、监理人员对03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以下简称《平法》)及设计规范不熟悉,钢筋的下料及安装就会出现差错,下面谈谈钢筋施工中比较突出的几个构造问题。 
  一、钢筋接头 
  建筑工程施工中,钢筋的接头形式有多种,但无论哪种接头类型,都是钢筋传递应力的薄弱环节。目前,梁柱纵筋已很少采用绑扎搭接方式,取而代之的是焊接连接和机械连接。柱纵筋的接头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接头位置不符合要求 
  接头位置的设定原则是在受力较小处。施工人员特别是钢筋翻样人员需掌握一定的力学知识,如梁在跨中正弯矩较大,支座附近负弯矩、剪力较大,接头设置应避开这些地方。对于梁来说,梁上部钢筋接头应设置在梁跨的 /3( 为梁跨净长)处,梁下部钢筋接头设置在距离支座, /4范围内。对于柱来说,在水平力作用下,柱端弯矩较大,因此有个“非连接区”的概念。对于楼层以上第1个接头的位置,《平法》给了3个数值:≥ /6( 为柱的净高)、≥500、≥ ( 为柱截面的长边),通过计算,选择1个最大值。如某楼层柱截面尺寸为700mm×900mm,柱的净高为4.2m, /6=4200/6=700mm, =900mm,因此,该楼层柱的第1个接头位置距离楼面≥900mm,实际施工时大都按500mm来设置。 
  2 接头数量不符合规范要求 
  《规范》中对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百分率做了相应的规定,因同一连接区段对不同的连接方式,要求是不一样的。如果采用焊接连接,须距离接头35d(d为较大钢筋的直径),且≥500mm长度范围;如果采用机械连接,则是距离接头35d的长度范围。当然,采用机械连接的I类接头不受此条款限制;如果是梁的纵筋采用绑扎搭接连接的话,则是距离绑扎搭接接头中点1.3 ( 为纵向钢筋搭接长度)长度范围。凡是接头中点位于上述长度范围内,都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3 接头长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这种现象在梁、板受拉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方式连接时比较普遍,按照《平法》的要求,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 =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修正系数。所以,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与4个因素有关:钢筋规格、混凝土强度、抗震等级、接头面积百分率,而不是简单的30d来确定,特别是接头面积百分率修正系数,实际施工时易被忽视。 
  、柱顶构造 
  根据“鞭梢效应”,柱顶层端节点是较易出现问题的部位。《平法》中要求的连接构造是:1种是当柱外侧纵筋配筋率>1.2%时,柱外侧纵筋伸入梁内,另一种是当梁上部纵筋配筋率>1.2% 时,梁上部纵筋伸入柱内。前一种,柱纵筋伸人梁内与梁上部纵筋搭接长度≥1.5 ( 为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且有不少于柱外侧全部纵筋面积的65%伸入梁内,其余柱外侧纵筋伸入柱内边并向下弯折8d。当采用后一种方式时,梁上部纵筋伸入柱内竖直段长度≥1.7 ,并分2次截断,截断点相距20d。 
  三、梁柱节点核心区的箍筋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是构件的交汇点,受力情况复杂。很多施工单位在安装梁板钢筋的时候,都是先支设好梁底模、侧模及楼板模板后再进行钢筋安装,这就使得梁柱节点,特别是十字形梁柱节点部位的柱箍筋很难安装,少放或漏放情况比较普遍,即使放置了也不能保证质量,易造成节点处柱内无箍筋情况。一旦发生地震,节点处的柱纵向钢筋由于缺少箍筋约束,率先在这薄弱部位发生剪切破坏,进而导致结构框架的破坏,从震后灾害的图片分析,也印证了这点。因此在实际施工时,一定要从工艺上确保各梁柱节点箍筋加密质量,并作为检查的重点。 
  四、箍筋加密区 
  1 柱的箍筋加密范围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O01)2008年版,第6.3.10条款对柱的箍筋加密范围做了详细规定:“底层柱柱根不小于柱净高的1/3;当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外尚应取刚性地面上下各500 mm”。对柱净高 的计算,当有地下室时,应自地下室顶板面层起算;当无地下室时,应自基础顶面(扩大顶面)起算。刚性地面指无框架梁的地面,通常是现浇混凝土地面,会对混凝土柱产生约束作用,其他硬质地面达到一定厚度也属于刚性地面,如石材地面、沥青混凝土地面及有一定基层厚度的地砖地面等。因此在确定底层柱根箍筋加密区长度时,应结合设计要求进行计算比较,确保都能满足要求。 
  2 绑扎搭接范围内未采用箍筋加密 
  绑扎搭接钢筋在受力后,有分离趋势以及容易发生搭接区混凝土的纵向劈裂,尤其是受弯构件挠曲后易发生翘曲变形,这就要求对搭接连接的部位有很强的约束。因此,应在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采取箍筋加密措施。当钢筋受拉时,箍筋间距≯5d,且≯100mm(d为搭接钢筋较小直径,下同);当钢筋受压时箍筋间距≯10d,且≯200 mm;当受压钢筋直径d>25mm时,还应在搭接接头2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加设2个箍筋。 
  五、箍筋的弯钩
  (1)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箍筋弯钩直线段长度应为10d,且≥75 mm。如对于直径是6mm的钢筋来说,其直线段长度就不能按10d计算,而应该是取75mm。 
  (2)直线段的计算部位应是钢筋弯折后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应把端部圆弧部分也包括在内。 
  六、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在转角墙处的构造
  剪力墙的厚薄不是个绝对的数字。按照要求,剪力墙厚度≥(0.5 +保护层厚度)时,即为较厚剪力墙,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可以在阳角处暗柱内搭接;反之,即是较薄剪力墙,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只能在暗柱以外的区域搭接,相邻上、下层钢筋应错开,且水平间隔≥500 mm。如某工程采用剪力墙结构,墙肢厚度200mm,三级抗震,混凝土等级为C30,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直径为12mm III级钢,钢筋保护层厚度为20mm。根据提供的数据,查表并计算得 =444mm,0.5 十保护层厚度=242mm>200mm,该剪力墙为较薄剪力墙,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应该在暗柱以外的区域搭接。 
  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说明钢筋工程的施工必须结合施工图纸、《平法》图集及设计规范来进行。一方面设计人员要有责任心,结构设计说明要具体、明确,重要部位及复杂部位应认真交底,另一方面,施工人员、监理人员不仅要熟知《平法》,还要掌握设计规范中关于结构构造的有关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保证钢筋工程的质量,从而保证整个房屋结构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岩.钢筋工程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J].科技致富向导,2012(01). 
  [2]王博.钢筋工程施工技术要点[J].建筑,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