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钢筋工程作为房屋建设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重要分项工程之一,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利用。由于钢筋工程的完成效果是由设计、选材、施工直至验收使用等诸多环节的因素综合决定的,工程又具有隐蔽性,因此在工程建设的始终都必须给与特殊的重视。本文根据笔者在工作中积累的实践经验,对钢筋分项工程中常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钢筋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一、引言 
  随着混凝土结构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广泛应用,作为混凝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钢筋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具有巨大的影响。由于分项工程的质量由设计、选材、施工、验收及使用等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其本身又是一项隐蔽工程,因此需要建筑工作者从其特殊性出发,结合实际经验对工程的原材料材质、钢筋的加工、连接和安装的环节着重加以控制,以确保结构工程的整体质量。 
  二、钢筋工程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通病 
  1.原材料出现的问题。(1)进货渠道复杂混乱,造成实物与供货单不符;(2)送检的钢筋原材料取样不真实,有假证现象出现;(3)抗震结构用钢筋强度实测值复合项目漏检;(4)一些施工现场不能规范地存放和储存原材料。 
  2.钢筋加工中存在的问题。钢筋加工包括除锈、调直、下料切断、弯曲成型等工序,较常见的问题有:钢筋剪断尺寸不准和成型尺寸不准等。 
  3.钢筋的连接问题。连接问题在钢筋分项工程中出现的比较普遍,如对连接质量控制严格度的掌握不灵活;梁柱纵向受力钢筋搭接范围内箍筋未按规定加密等。 
  4.钢筋的绑扎及安装问题。在此环节易出现绑扎网片斜扭;平板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不准;骨架吊装变形;柱子外伸钢筋箍筋间距不一致、绑扎搭接接头松脱、柱箍筋接头位置同向和框架梁插筋错位等情况。 
  三、质量控制措施 
  1.钢筋原材料进场质量控制。在原材料进场的第一道关就要把好,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钢筋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生产许可证、产品吊牌(铭牌)、产品的表面标志(标识)以及外观质量,对以上指标要反复核对,而且需需要建立钢筋材料综合台账。对钢筋原材料的验收必须有监理在场,并且按照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助钢筋》GB1499等相关规定进行抽样检验,主要检验钢筋的性能,经检验合格后才可以投入到施工工程中。因个别地区处于地震带的原因,对建筑的抗震要求比较高,因此在检验钢筋原材料时要对钢筋的抗震强度指标进行检测,符合设计要求才行,对于没有抗震设计要求的框架结构也至少要满足一、二级抗震要求。具体的检测数据要求是钢筋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抗拉强度实测值不能大于1.25,钢筋强度标准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不能小于1.3。对于钢筋原材料进场质量的严格控制可从源头上保证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 
  2.钢筋的存储和堆放。钢筋的存储和堆放应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按照钢筋的品种、规格来分类堆放,并在堆放钢筋处设立明显标志,以防止发生危险。值得注意的是,在露天环境下最好使用防雨材料进行铺盖,以防止雨雪季节加快钢筋生锈腐蚀。 
  3.钢筋配料。钢筋的配料是根据构建配筋图,首先画出单根钢筋的简图,对各种规格和形状的简图编号,然后计算出需要下料的钢筋的相关参数,包括重量、数量和长度,对于钢筋申请、备料以及加工是以钢筋配料单为依据的。根据工程设计要求,要将钢筋做弯折处理,而弯折后的钢筋总长与直线状态下的长度并不相同,因此,需对钢筋下料长度进行计算。计算的依据是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构建尺寸以及钢筋弯曲调整值等。斜弯钩、直弯钩以及半圆弯钩是钢筋弯钩的三种形式。经过弯曲处理以后,钢筋轴线长度、外皮延伸、内皮收缩等不变,经过弯曲处理后,尺寸大于下料时的尺寸,所以我们需要考虑到弯曲调整值的因素。钢筋弯心的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弯筋增长长度的理论计算值:对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在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必须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当没有具体设计要求时,对有抗震要求结构的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为135o,平直段长度为10d;一般结构的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为900,平直段长度为5d。箍筋调整值,即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项只差或和,可根据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包尺寸而定。钢筋配料计算时,要考虑钢筋的形状和尺寸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要有利于加工安装,对钢筋配置的细节问题在设计图纸中没有注明时一般可按现行标准、规范、图籍上的构造要求处理,另外配料时还要考虑施工需要的附加钢筋。 
  4.钢筋代换。施工中,常因钢筋备料不充分、钢筋废料利用等原因,而出现用一种规格的钢筋代替另一种规格的钢筋。由于钢筋型号和规格与设计不符,要进行钢筋代换时,必须征得设计单位同意,还要符合有关规范要求。有关《施工规范》对此的具体要求是:“对有抗震要求的框架,不宜以强度等级较高的钢筋代替原设计中的钢筋,当必需代换时,纵向受力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的实际强度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对于钢筋的代换,在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后,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代换,等强度代换后的钢筋强度应不小于原有的钢筋强度;如构件是按最小配筋率配率时,钢筋可按面积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一般情况结构构件受裂缝宽度或挠度要求控制时,钢筋的代换还需进行裂缝和抗裂性验算。在实际施工中,对钢筋的代换应进行计算和校核,只有谨慎处理才能保证结构的安全。 
  5.钢筋加工环节的质量控制。(1)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油污、泥土。浮锈在使用钱必须清理干净。(2)钢筋调直既可以采用机械方法,也可以采用冷拉方法。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HPB2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级、HRB400级和RRB400级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3)钢筋下料切断可采用刚进切断机或手动液压切断器进行。调整固定刀片与冲切刀片间的水平间隙,对冲切刀片作往复水平动作的剪断机,间隙以0.5mm~1mm为宜。钢筋的切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等现象。(4)根据弯曲类型和相应的下料长度调整值、弯曲处的弯曲直径、拌距等实际成型条件采用钢筋弯曲机、四头弯筋机及手工弯曲工具等进行弯曲成型施工。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当钢筋末端作1350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对钢筋作不大于90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6.钢筋连接的质量控制。钢筋连接主要有绑扎连接、机械连接和焊接三种方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机械连接和焊接方法可节约钢材,当受力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或者机械连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纵向钢筋不宜采用焊接接头;钢筋的机械连接通常适用的钢筋级别为HRB335、HRB400、RRB400,钢筋最小直径最小宜为16mm;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当受拉钢筋直径大于28mm、受压钢筋直径大于32mm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杆件的纵向受钢筋和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结构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均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构件同一截面内的钢筋接头数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同一链接区段的长度:焊接接头应为35d且不小于500mm,绑扎接头为1.3倍搭接长度。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接头面积百分率对梁、板、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柱类构件不应大于50%,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 
  7.钢筋绑扎安装环节的控制要点。钢筋绑扎与安装前先认真熟悉图纸,检查核对需绑钢筋的数量、尺寸、形状、直径和规格等是否与图纸和料单相吻合。清理工作面的杂物、现场弹线,准备绑扎架、绑扎用的工具、铁丝等,这些准备工作做好后才能够进行绑扎。采用20#铁丝绑扎φ12mm以上钢筋,22#铁丝绑扎φ12mm以下钢筋。(1)墙体钢筋施工时,要采用样板交底挂牌制,并采取水平、竖向梯格筋的控制措施。水平梯格筋设置在距墙体上口300mm的墙体处;竖向梯格筋采用比设计规定的直径大1个规格的钢筋代替,长度<3m时设置两道,长度≥3m时每隔2m设置一道。竖向起步钢筋距墙体暗柱边缘50mm,水平起步钢筋距结构顶板上皮50mm,在搭接长度内采用3点绑扎。墙体钢筋绑扎完毕,在该层墙体混凝土浇注高度以上300mm设1道水平梯格筋。所用定型水泥垫块第1排距地面300mm,最上面的距模板上口≯300mm,垫块间距≯600mm。在门窗洞口设置固定模板的定位筋,U型套子应绑在主筋上,所有的定位筋的1个端头要用20mm×30mm×2mm的扁铁与之焊牢。(2)柱钢筋施工应注意:暗柱钢筋绑扎完毕后在门窗洞口过梁两侧50mm处再绑扎一道箍筋,以防止主筋位置偏移。暗柱中的纵筋采用搭接连接时,在纵筋的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应按100mm的间距(且≤5d,d为搭接钢筋较小直径)加密。暗柱的定位箍筋位于距模板上口200mm处,以确保主筋的相对位置及保护层厚度。暗柱中的竖向钢筋搭接时,角部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面夹角为45°。(3)楼梯钢筋绑扎时,在楼梯底模上划出主筋及分布筋位置线,根据图纸中主筋及分布筋的方向。板筋绑扎完,待踏步模板吊帮支好后再绑上层钢筋,所有平台钢筋的上下铁之间都放置马凳,间距以400mm为宜。(4)竖向钢筋进行直螺纹连接时,街头为只要相互错开,同一截面接头钢筋面积不得大于钢筋总截面面积的50%,接头间距≮35d。完成后,自检合格的点白漆,专检合格的点红漆,要拉线找平以保持接头高度一致,并将套筒外露丝扣控制在0~1l扣,直螺纹接头现场取样后,用10d帮条单面焊方法进行补强。(5)顶板钢筋施工时,首先将模板清理干净,弹好钢筋位置线,进行底铁绑扎,上下铁之间根据不同板厚放置不同形状的专业马凳,间距为1000mm,下铁水泥垫块间距为600mm。为了保证顶板钢筋间距的一致,在纵横两个方向设置黑白相间的定位尺杆,间距以5m左右为宜。顶板钢筋采取搭接连接,接头应在跨中1/3范围内,下铁在支座附近1/3范围内,接头搭接处至少绑扎3道扣,板内的受力钢筋应从距墙体或梁边50mm开始设置。在浇注混凝土时应增加临时马道,严禁踩踏顶板钢筋,以使钢筋的有效截面保持合理状态。 
  综上所述,钢筋分项工程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综合性作业,施工中应注意的环节和事项很多,建筑工作者应切实提高工程质量意识,结合工程实践,严格执行有关规定,消除质量通病,确保工程的结构安全,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吴永健.当前建筑工程中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今日科苑.2009(12) 
  [2]杨琼.钢筋工程质量主要控制措施[J].建设科技.2009(12) 
  [3]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S] 
  [4]骆川.房屋建筑质量如何保修[N].中国经济时报.2000 
  [5]林同炎.预应力混凝土技术[J].科技导报.1980(1) 
  [6]刘岐.抓好竣工计划缩短基建战线[J].建筑经济.19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