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在高层建筑物中为了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和温度应力,往往需要设置变形缝,为了不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和平面布局,可以通过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解决设计中考虑沉降或伸缩的调整办法。除设计规定外,在施工期间必须根据规范及工程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后浇带,并采取相应的施工控制措施才能确保后浇带施工的质量,以最终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避免出现裂缝、渗水等情况。 

【关键词】高层建筑;后浇带;设置;施工;控制措施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筑在不断的大型化和结构功能多样化,具备商业和住宅使用功能的建筑施工做法日趋复杂,主楼裙房结构或体形不规则建筑工程大量呈现。由于功能和造型的需要,为解决钢筋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或整体的不均匀沉降,通常都需要设置后浇带。使用后浇带的优点是立面效果好,有利于发挥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等,但由于某些施工单位对后浇带的构造理解不够深刻,经常由于施工不当,造成板面裂缝、漏水等,因此,后浇带的施工问题已引起高度重视。 
  1 建筑工程后浇带技术的概念及其功能 
  目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比较广泛,在现浇整体混凝土的结构中能够在施工期间保留临时性温度、收缩的变形缝。现在的建筑一般都是高层建筑,由于造型等的需要,需要设置变形缝,但为了美观,又不想看出有缝,于是就出现了建筑施工后浇带技术。后浇带的施工适用于高低结构的高层住宅、公共建筑及超长结构的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的施工,以及有特殊要求结构中的后浇带施工。后浇带技术在现代的建筑施工中有很大的作用,它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有利于克服构建温度收缩。 现在的建筑中都是运用了混凝土结构的,但是这种混凝土结构却极易一温度的差异而发生变化,例如在冬季建造的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当温度上升时,它受温度的影响,就容易产生一种挤压的力量,从而容易使混凝土构建产生裂缝。而后浇带技术的应用就会克服这个问题,我们在使用混凝土时可以进行适当的裂缝预留,经过适当的时间后在用后浇带技术进行浇筑,这样就既能保证建筑的美观又能保证建筑的质量了。 
  (2)有利于高层建筑和裙房的结合,解决沉降差。由于重力的影响,高层建筑在建成后会引起沉降问题。 虽然我们把高层建筑和裙房结构及基础设计成了一个整体,但是由于沉降的问题,我们可以选择在施工时用后浇带将其分为两部分,等到整个施工结束、沉降量大部分完成后,再用混凝土将上下两部分连接成一个整体,以保证它的整体性。 
  2 后浇带的设置 
  后浇带的设置遵循的是“抗放兼备,以放为主”的设计原则。 因为普通混凝土存在开裂问题,后浇缝的设置就是把大部分约束应力释放,然后用膨胀混凝土填缝以抗衡残余的应力。后浇带的设置分两类情况,一类是由于施工原因而需要设置后浇带时,应视工程具体情况而定,留设的位置应经设计院认可;另一类是结构设计中由于考虑沉降原因而设计的后浇带,施工中应严格按设计图纸留设。具体设置如下: 
  (1)后浇带根据结构设计图纸进行设计 ,位置在梁 、板的弯点附近,其结构受力较小,宽度为 1000mm。 
  (2)后浇带处的梁板受力钢筋没有断开 ,并根据设计要求一次性配足了钢筋。 
  (3)后浇带模板支撑采用与其他梁板分开的独立支撑系统 ,并要求未浇筑混凝土前不能将部分模板、支柱拆除,否则会导致梁板形成悬臂,造成变形。 
  (4)后浇带断面采用设计节点详图进行施工 ,对于板,采用了留斜缝;对于梁及基础,采用了留企口缝的技术措施。 
  3 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后浇带的施工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处理不当极易造成质量事故,轻则开裂渗漏,重则危及结构安全,所以在施工中应给予高度重视。一般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的基础同时施工,这样回填土后进行场地平整,便于上部结构施工。对于上部结构,无论是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同时施工,还是先施工高层,后施工低层,同样要按施工图要求预留施工后浇带。在主体结构中后浇带设置宽度常见的有1 000 mm和800 mm两种,在后浇带处钢筋不论是连通还是断开,都会使通过后浇带处的梁、板由原先的连续结构体系变为悬挑结构体系,梁、板按原有结构体系计算所配置的钢筋就有可能不能满足施工阶段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有些做法是在断开的梁端加竖向支撑,使其成为一端固定、一端简支的结构。还有些施工单位,施工期间模板准备不足,或考虑资金等因素,提前拆除后浇带跨内的模板和支撑,造成板边开裂,使结构承载能力下降。由于施工人员对此种做法依据缺乏足够的了解,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后浇带两边的梁板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后,便拆除梁板下的支撑模板,然后再象征性地在悬挑端加上一个支撑。由于后加的支撑与梁端之间连接不严密或支撑基础不牢,当竖向支撑真正承受荷载时此梁在其根部会出现裂缝而形成质量缺陷。除此以外,有些施工人员的做法是将此梁按一般的悬挑梁施工,待其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或28 d)便拆除支撑。由于施工现场管理不严格,施工时在临时悬挑梁板从属区域内堆放施工材料或是将上部分隔墙直接砌筑上去,从而使得悬挑所承担的实际荷载超出其承载力而造成梁上部出现裂缝甚至破坏。 
  4 后浇带施工的控制措施 
  4.1 后浇带的浇筑时间 
  后浇带封闭时间根据其类型的不同而不同,应正确选择。对于施工伸缩后浇带,宜在后浇带相邻主体结构最后完成混凝土浇筑的结构施工完45 d至两个月后再封闭,这时估计混凝土收缩量已完成60%以上。当后浇带是为了减小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应力时,其保留时间不宜少于两个月;当后浇带是为调整结构主体部分与裙房部分不均匀沉降而设置时,后浇带应在两侧结构单元沉降基本稳定后封闭,一般应至主体结构封顶后再封闭后浇带,如果有特殊要求(如施工进度与裙房营运矛盾),或者考虑节约降水成本,也可参考沉降观测的数据,合理选择封闭时间,此时可采用超前止水后浇带。 
  4.2 断面形式及处理方法 
  后浇带接缝处的断面形式,当墙、板厚度小于30 cm时,可做成平直缝;当厚度大于30 cm小于60 cm时,可做成阶梯形或上下对称坡口形;当墙板厚度大于60 cm时可做成企口缝。如设计有要求必须严格按施工图施工,对于较厚或采用流动性好的混凝土施工时,后浇带应用堵头板(钢板),根据钢筋布置在堵头板上事先打孔,根据接口形式在堵头板上装凸条;对于较薄或者采用干硬性混凝土浇筑时,后浇带两侧宜采用钢筋支架铅丝网或单层钢板网隔断,钢筋支架的钢筋直径及间距设置视构件断面大小而定,以支撑稳定为原则,铅丝网的网眼一般不宜过大,以避免灌注混凝土时跑浆,如网眼偏大,可在网外粘贴一层塑料薄膜,并支挡固定好,以承受灌注混凝土时的挤压力,并保证不跑浆,待混凝土凝固后,薄膜即可撕去,钢筋支架亦可除去,而铅丝网则留在后浇带两侧,即永久留在后浇带内。有些施工单位不按图施工,接口处不支模,留成自然斜坡槎,使施工缝处混凝土浇捣困难,造成混凝土不密实,达不到设计强度等级,如果是地下室底板还易产生渗水现象。 
  4.3 钢筋配置与防护 
  后浇带的钢筋应严格按图纸和规范配置,切不可忘记加强后浇带处的通长配筋,包括混凝土底板,顶板及地下室侧壁等,楼板中通过后浇带的钢筋应双层布置。后浇带内的钢筋处理,钢筋断开贯通与否,取决于后浇带的类型。对于沉降后浇带,钢筋应贯通;对伸缩缝后浇带,钢筋应断开;对梁板结构,板筋断开、梁筋应贯通,如果钢筋不断开,钢筋附近的混凝土收缩将受到约束,产生拉应力出现开裂,从而降低了结构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为了使施工缝处有良好的衔接,在施工缝面上可以适当预埋短插筋,呈梅花形布置。施工缝接触面处理好后应立即采取保护,四周砖砌围护,顶部遮盖,并做好排水工作;或者用素水泥浆掺建筑胶拌和涂刷在钢筋表面上,防止施工缝接触面及钢筋表面受到污染,同时为后来的后浇带施工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 
  4.4 混凝土选料与浇筑 
  对于后浇带内的后浇混凝土,应使用无收缩混凝土,防止新老混凝土接缝收缩开裂。无收缩混凝土可在混凝土中掺加微膨胀剂,也可直接采用膨胀水泥配制,如矿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