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建筑行业正在经历深刻的转型,国家在调控房地产经济同时,更希望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促进建筑行业走向集约化发展道路。“十三五”时期应当把提高建筑经济效益作为重要目标,注重实现建筑的商品性质和使用价值,制定科学化的建筑产品质量评定标准,完善建筑经济效益控制机制,在提高建筑质量的同时优化建筑经济成本,从整体上提高建筑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经济效益;内涵分析;提升策略

在国家大力调控房地产市场情况下,建筑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竞争压力,提高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引导房企获得稳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基础上有效的控制建筑经济成本,合理减少建筑工程的不必要支出。本文从强化建筑管理体系,引进科学的建筑技术、减少建筑工程材料等角度,分析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办法,促进房屋建筑工程企业提升经济效益。

1有关建筑经济效益的理论

1.1建筑的商品属性

建筑的经济效益与建筑的商品属性有本质联系,我国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体系决定了建筑企业必须以生产专业化的方式开展建筑项目,这样才能获得建筑的经济效益。因此,建筑企业必须建立正确的管理模式,按照招标承包制开展建筑商业活动,通过科学化的竞争办法实现建筑生产资源的配置,建设更符合市场需要的建筑行业竞争机制。从本质上来看,建筑经济效益指的是建筑建设企业以较少的物化劳动和资源成本消耗,提高建筑质量,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建筑实现经济效益的过程中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建筑使用价值。运用经济效益分析法可以衡量建筑使用价值,确定使用价值的劳动消耗,将建筑的经济价值在建筑设计、施工、验收的全过程体现出来,基于建筑经济效益最大化达到规范建筑施工标准、定额、制度等目标。

1.2建筑的商品特点

从市场角度可以把建筑理解为商品,建筑以既定的特质形态存在,有作为商品的一般性特点和独特性。首先,建筑具有群体性生产特点,它是不同工艺、不同专业、不同生产模式交叉配合的产物。其次,建筑作为商品具固定性、协作性、单件性、符合性特点。建筑与一般商品的生产模式不同,建筑是分散生产的,建筑从规划设计到完成需要多部门配合,它不仅需要设计预制,而且需要现场制作。建筑生产过程中必须采用有效监督措施,积极进行动态性监管,这样才能实现建筑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建筑的基本特征是建筑必须具有商品的可靠性,承载人们的使用功能,而且还要经历长期使用需要。只有在合理的区间把握建筑的价格,把建筑的商品性充分的体现出来,才能真正实现建筑的经济属性,保证建筑充分的实现经济效益。

2制约建筑经济效益的问题

2.1建筑需求的多样化

目前我国城市开放性日渐提高,人们不仅要解决基本的住房需要,市场还催生了大量改善性住房需要。全社会对建筑需要日益多样化。不同人群对建筑有独特的期望,这一方面促进了建筑市场的细分,另一方面加剧了建筑行业的竞争。加上国家大力严格的调控房地产市场,建筑节能减排、舒适宜居性、功能完备性日益、绿化环境日益成为衡量建筑质量的重要因素。建筑行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建筑工程企业只有提高建筑整体质量,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2.2影响经济效益因素多

建筑经济效益的实现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外部市场环境加成果变化的当下,实现建筑经济效益还要协调各种不确定因素。例如,建筑材料、施工条件、施工技术、建筑管理方法都会影响建筑经济效益的实现。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受到多种不可控因素,地区性的自然灾害,建筑工程周边的社会因素,例如建筑周围新建的工程项目,建筑所处区域的商业环境等,建筑企业的口碑,国家出台的新型法规政策等,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建筑经济效益的实现。

2.3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

建筑企业为了更好的实现建筑经济效益,促进建筑工程项目按照既定的计划方案有效实施,还要建立良好的协调管理机制。但是,有些建筑企业的市场反应效率低,缺乏足够的建筑施工技术人员,建筑工程数据分析人员,不能采用信息化的方式及时的汇总和传递有关建筑工程的数据信息,致使建筑工程经营管理的决策失误或决策滞后,影响了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实现。

3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有效办法

3.1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为了实现建筑的经济效益,建筑企业应当优化内部管理机制,形成建筑项目管理责任制度,根据建筑工程的需要明确界定工程设计、分配、施工、管理方面的工作任务,形成一个有机联络的工作体系,运用信息化的工作方法提高建筑管理的效率,达到更好的实现建筑经济效益的目标。首先,优化建筑工程责任制度,建立健全经济管理办法,发挥建筑企业各部门的价值。例如,建立造价包干责任制,建立建筑设计优化奖励制度。其次,鼓励建筑管理技术人员创新管理办法,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方法对建筑工程进行分析,在强有力的数据汇总分析机制下提高建筑控制有效性,降低建筑工程的总体风险,达到全面提高建筑工程管控质量的目标。

3.2优化资源控制办法

建筑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重点在于降低工程成本,合理的控制工人工资,科学的进购建筑材料,加大建材的管控和质检工作力度,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需有效的保存和供给工程材料:①建筑企业分析建筑材料市场状况,预测建筑材料市场走势,根本本工程的需要合理的选择供货厂商。建立更为科学的建筑材料款的预付制度,严格的加强材料货款的管控工作。②采用科学化的运输办法,重点加强建筑混凝土运输管理,达到有效降低建筑材料损耗的目标。③建筑施工时还要重点防止不当施工造成的材料浪费问题,基本工程需要合理的配置机械设备,保证机模式设备的正常运转,防止因为设备故障造成的材料处置不当和材料浪费问题。

3.3加强人员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企业为了更好的实现经济效益,还要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价值,发挥建筑工程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的创造性,创新性的解决建筑工程的问题,有效节约建筑工程材料,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合理推进建筑工程实施,降低建筑工程各种隐患风险目标,间接的实现建筑工程经济效益。例如,应当保证技术人员下沉到施工现场,发挥施工技术人员对一线施工作业的指导作用,强调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有效的解决好施工现场难题。建立施工作业质量管理小组,基于施工现场的难题创新性的提出解决问题办法,在技术攻关中提高建筑工程的总体效率。引进有专业技术资格和丰富作业经验的技术人工人,通过高水平技术工作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3.4引进先进施工技术

改善施工技术是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只有引进科学、合理、适应工程需要的技术手段,才能提高建筑施工的经济效率,克服施工难题,推动工程顺利进行。首先,引进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开发建筑数据信息管理平台,运用智能感应设备对建筑工程的各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预判工程的建设施工情况。其次,做好施工技术可行性论证,例如,在一些大型工程在采用混凝土预制件技术、新型节能环保技术、高科技材料前进行论证,保证新型技术的可靠性。只有避免不可靠的施工技术,才能提高施工的整体效率,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

4结论

本文认为,应当从影响建筑经济效益的技术、成本、管理因素出发,重点强化建筑质量管理,丰富提升建筑经济效益的控制方法,基于市场需形势采用合理的建筑资源供给形势,有效降低建筑运营管理成本,能通过完善建筑施工管理标准获得竞争力,消除各种影响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不稳定因素,控制好建筑工程投入与产出比,做到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整体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曾腊如.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措施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23):207.

[2]代彦勤.浅谈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措施分析[J].经济,2016(12):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