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点内容,虽然不是涉及严重的安全问题,但很是影响今后的正常使用,在工程的质量验收中也是非常麻烦的事情。作为建筑企业从社会责任和从企业效益都有责任做好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预防工作。本文从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两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预防与处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经常出现些质量问题,如屋面漏水,地面起砂等,称之为质量通病。要治理工程质量通病,必须分析产生质量通病的原因,一般来说,和设计、材料、施工、使用维护等有关,有些质量通病是上述原因之一引起的,也有的是几个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下面以屋面渗漏为例,分析主要影响因素: 

   从设计方面考虑:没有根据防水等级及设防要求选用防水材料或进行防水构造设计;重要部位缺少设计详图;女儿墙未设置伸缩缝;变形缝没有贯通等; 

   从材料方面考虑:卷材等柔性防水材料物理性能较差,高温流淌、滑动,低温脆裂,抗老化性能、不透水性等都不符合要求;刚性(细石混凝土等防水层所采用的材料)不符合要求,如采用泌水性高的水泥、含泥量较大的骨料、不适当的外加剂等;烧结瓦吸水率大,抗冻性差等; 

   从施工方面考虑:如卷材防水层空鼓;卷材搭接长度不够,基层不干燥;没有按规定留分格缝,分格缝过窄,缝内没有清理干净;细石混凝土屋面养护不到位,造成混凝土龟裂等; 

   从使用维护方面考虑:如由于屋面防水材料有一定使用寿命,超过一定时间其可靠度将降低至设计要求以下,从而造成房屋渗漏,因此正常使用和维护是保证屋面防水符合设计寿命的关键所在。有些用户在房顶上私搭乱建,破坏防水结构;屋面渗漏时维修方案不科学、不合理;这些都或多或少地造成或加重了屋面渗漏等。 

   根据以上所述,为了对建筑工程质量通病进行预防与处理,在以质量通病的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找出症结所在,然后分步分阶段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综合治理,逐步减少直至消灭质量通病。一般来说,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一)以科研为先导,首先通过科研提高材料的功能和性能,使材料物理性能和使用寿命得到提高;其次通过科研产生先进的设计理念、成熟的施工技术和工艺、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所有这些都是克服质量通病的基本要素,必须大力提倡和扶持等。 

   (二)严把材料质量关。所有进场材料必须按规定进行检查和复验,杜绝不合格材料的进入到工地。 

   必要时可对材料生产过程进行抽查,如幕墙结构胶、商品混凝土的原材料及配比质量抽查等。材料生产厂家应加强质量控制,大力进行技术革新,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三)设计质量是基础。实践证明,工程设计特别是建筑和结构构造设计是预防工程质量通病的基础。不少质量通病都和设计有关,如墙体伸缩裂缝、现浇板角部裂缝等。要预防和防止通病的出现必须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严格按规范进行设计。如现浇框架结构度长度超过55米间距就应设置伸缩缝,除非有稳妥成熟的技术质量措施( 后浇带,保温措施等),否则必须设置; 

   细部大样图不应或缺。细部大样图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质量通病大都会在小地方出现。如窗框节点处理不好会出现渗漏、冷桥或裂缝;屋面细部处理不好就会出现爬水、渗水等,使大样图在预防质量通病方面发挥作用; 

   加强对构造方面的研究和设计。构造措施是预防质量通病的有力手段,有些质量通病通过构造措施能基本消除,如现浇板局部温度裂缝,可以通过采取楼房四角板双层双向配筋(缩小间距),减少圈粱刚度等平面约束,增加混凝土柱粱的保温措施及一些旅工措施,相关质量通病能得到基本解决,因此设计人员应非常重视构造设计,尽力减少由于构造不合理带来质量通病。 

   (四)施工工艺是关键。施工是产品成型的过程,是质量形成的过程。一般来说,质量通病是通过施工才显现出来的。因此,为了防治质量通病,必须对施工过程和施工工艺进行重点控制,并从人员、材料、设备、工艺方案和环境等多方面采取措施: 

   施工前应编制有针对性、科学、先进、可靠的施工技术方案,并按程序及时进行技术交底。方案应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应明确质量标准和防治质量通病的措施; 

   施工人员应进行岗位培训,特殊工种应具有上岗证,如电焊工、防水工等。班组长应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理论水平的人员担任; 

   设备质量(包括测量设备)对工程质量也有较大的影响,对设备在使用前应及时进行校核和检修。另外可以采用或发明一些提高工效和质量的小工具。让设备和工具更好地为工程质量服务; 

   施工中采用什么样的施工方法,怎样操作,都对工程质量影响很大。严格按操作规程和工法进行施工是保证工程质量、预防质量通病的关键。因此,项目部门应组织操作人员学习操作规程等施工技术,要求大家严格执行,并通过自检、互检、交接检等手段予以保证。施工中应随时和图纸及规范标准加以比较,确保符合要求,减少通病的发生。如在屋面防水卷材施工前,应观测找平层或保温层的含水率,必要时应采用烘干或排汽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否则,就容易产生起泡等质量通病; 

   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影响也很大,特别是自然环境条件(如阴雨、寒冷天等),应采取一定措施进行控制和预防。如电焊时,当温度较低时,对焊接接头综合性能有影响,因此,规范规定,环境温度低于-20℃时不宜施焊,对钢结构根据厚度不同在不同的温度下有不同的预热要求; 

   另外,在雨雪天焊接会使接头产生淬硬组织和裂纹,因此规范规定必须有较好的遮挡措施,条件达不到,就不要焊接: 

   (五)质量管理是保障。质量管理和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它贯穿于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各环节,作为质量管理者要建立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其控制按实施者不同,包括三个方面: 

   企业内部质保体系。这是一种内部的、自身的质量管理方式。通过企业自身的运作,消除质量通病于萌芽状态。它的特点是“全员参与、全面管理、全过程控制”,通过自检、互检、交接检、质量员验收等来控制质量; 

   社会监理(业主控制)。这是一种民间的、微观的,第三方的质量管理方式。这是保证工程质量,防治质量通病的外部的、横向的控制。有时质量通病出现是操作时的随意性和方案中的盲目牲引起的,通过监理的监督和把关,可以减少这种情况的出现,从而防止通病的产生。 

   政府监督。这是一种官方的、强制性的,第三方的质量管理方式。是政策引导和最终认可的质量控制手段。通过政府的强制监督,可以宣传和引导参建各方增强质量意识,自觉克服质量通病;可以制订相应的技术文件,帮助企业克服质量通病;可以运用监督手段,强制企业按标准规范执行,从而减少质量通病的出现。 

   小结,建筑工程的质量通病对工程质量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消除质量通病是建筑企业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各方的努力。每一个建筑企业可以采取先消除和治理几个影响较大的质量通病(如裂缝、渗漏等)的方式。并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扩大制理的范围。可以通过与建筑工程相关方都行动起来,为克服质量通病,提高工程质量,保障使用工作和生活的环境质量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