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建筑师对形式语言的追求和环境观等概念的引入,国内外一些建筑师在形态的设计方面纷纷打破了现代建筑既定的直线式构成的规则,创造出动态感、流线感、混沌感、模糊感等“软化”倾向。这种形态的软化都包含了科学的依据和理性的思考,并不是纯粹的软化。 

  关键词:建筑环境;建筑形态;软化 

  中图分类号: TU-0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当今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存在着不同的建筑思潮,地域化、生态化、信息化……相应地,其影响渗透到社会、经济、文化等不同的领域,国内外在建筑形态设计这一方面,表现出了流线感、动态感、模糊感、混沌感等“软化”特性。这种形态软化的语言主要表现为:以大尺度块面弱化建筑的形体处理;建筑造型打破以往规整立方体的组合,代之以非对称曲面和流线型造型设计;利用建筑材料的技术效应创造建筑表面模糊、半透明的表象等等。 

  现代建筑普遍表现出了一种共性,那就是拒绝以强烈、清晰、坚实的形象出现。而常常是以一种脆弱、朦胧、消隐、暧昧的姿态呈现在人们面前。这些现象似乎就是它们对塑造早期现代建筑及古典建筑推崇的那种强烈、真实、清晰、永恒的建筑形象逐渐失去了兴趣。转而去追求一种倾向于消除强烈表现的存在感。    

  1.现代环境和建筑的关系 

  环境是建筑创作的出发点和回归点,建筑是构成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赖以生存和活动的场所,其存在形态受城市建筑环境各方面要素的影响,反过来又作用于建筑环境的方方面面。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外部环境是我们探讨的基本内容,是制约建筑构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对建筑形态构成具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从环境对建筑影响的三个方面—自然环境、城市环境、建筑环境为出发点,来探讨建筑与各环境要素的关系。着重分析了在不同的环境中如何创造出能够表达环境特色的建筑。通过研究自然环境、城市环境、建筑环境对建筑形成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建筑的形式、特征进行探索。对在建筑设计中建筑应该如何与环境共生、与环境对话提出了几点设计原则。  

  2.软化倾向的特征表现 

  2.1自然环境影响下——动态模糊,隐于自然 

  这类建筑主要通过建筑表皮的处理和建筑形式的变化来达到消隐的目的,覆盖于自然景观中的建筑除了可以获得良好的室内物理环境,减小对外界场地的干预和破坏之外,还可以被恰到好处地引入文化内涵,创造一种“什么都没有建”的形象,或是体现一种“大自然,小建筑”的设计意图,成为当代很多建筑师创作的来源。 

  龟老山展望台(图1) 

  隈研吾在濑户内海的一个名叫大岛的岛屿上,山顶建一座展望台-龟老山展望台。山顶已经被水平地切掉,成为一个公园。开始做了许多模型,圆筒状、圆锥状、玻璃盒子等等,没有一个形态满意的。后来就想那么干脆把展望台埋起来呢?因为发现只要是与周边环境分割的造型,无论采用什么形态、什么材料,这个展望台都会与周边的环境格格不入 

  于是开始想尝试让凸显的造型性存在形式反过来变为凹陷隐蔽的形式。在原来山顶公园的地面上,筑造一个剖面呈U字形的混凝土构造体,然后在上面堆土、植树,恢复山的原来形状。最终的建筑看上去只是在山顶大地上开了条缝,而且只有从空中鸟瞰才看得见这条缝,从地面人们看到的只是山。如果说通常建筑的存在形式是造型性的,那么这个展望台就是空洞性的,采用了造型的逆转形式,建筑的形态被抹消了。尽管如此,在这个建筑里人们在经验上对建筑空间秩序的认识还是确实地存在着。通过做这个建筑隈研吾发现了以体验性的建筑、以作为现象的建筑来取代从前的建筑形态的可能性。    

  2.2城市环境影响下——风格统一,融合城市 

  融合,意即设计中的场所精神,从字面意义上可理解为俩个层次,融,即交融;合即和谐。它反映在建筑设计这一专业领域内,交融则是指建筑与周围环境特征的关系,而和谐则是指建筑与周围环境各视觉元素之间的联系。 

  苏州博物馆 

   贝聿铭在整个的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新馆与周围相邻环境的关系,承袭了整个苏州民居粉墙黛瓦的一些基本元素,运用母体重现的,协调色彩统一的原则,保留了与临近建筑的统一色彩,塑造与周边环境一致的苏州民居风格。考虑到周围建筑的高度差别,贝聿铭还将此建筑的高度控制在4层以内,做到“不高,不大,不突出”,目的都是为了融合。博物馆不会与苏州的传统风貌比高低,而是融入古城风貌,它无论在色彩,体量,高度,风格上都与古典园林相得益彰。 

  2.3建筑环境影响下——反射环境,协调 

  高质量的建筑环境的形成,应与自然形态因素相协调,建筑设计对自然环境要素的考虑应审慎地进行,尽可能地对其加以有机利用。建筑设计与自然的有机协调源于对环境的分析与利用,最终达到与自然环境和谐的效果。 

  阿普利克斯工厂(图2) 

  这座建筑位于一片环境优美的田野之中。为了尽量减少建筑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建筑外面包裹了金属制成的,而且是经过抛光的,金光闪闪的外表皮。这些金属的鳞片起着光学仪器的作用,就像菲涅耳透镜一样,给人的印象不是放大就是降低光线的强度。因此,风景就被反射了并且它们全都被金属立面的有褶的镜子重新诠释了一遍。建筑在环境中几乎消失。 

  当工厂建设之后,大自然的存在变得更有意义了,而此前那块土地仅仅是一片田野。事实上,遮住建筑的前面的那张“皮肤”是用金属制成的,而且是经过抛光的,金光闪闪的。这些金属的鳞片起着光学仪器的作用,就像菲涅耳透镜一样,给人的印象不是放大就是降低光线的强度。因此,风景就被反射了,被分解了∶总而言之,被放大了。   

  3.小结 

  建筑形态的软化倾向是对于极端效果的追求,迎合了后现代大众的非理性审美需求。尽管许多理论指出当代社会仍以平直化的审美特征为主,但是人们仍将无法抗拒极限曲面的魅力,建筑形态的软化倾向也将在建筑界继续存在下去。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建筑的形态软化倾向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的设计思想是有着理性的思考和科学的分析的。可以说,它继承了传统建筑文化中理性的本质特征,又扩展了现代建筑文化的研究范围。建筑理性化的形态软化趋向,把现代建筑设计引入到一个更理性的创作领域。   

  参考文献 

  [1]何强 井文涌 王诩亭.环境学导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2]梁雪.新技术条件下建筑空间构成趋势[J].新建筑, 1998(3): 39~41 

  [3]麦克哈格(美)设计结合自然黄经纬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6 

  [4]刘蕊. 生态建筑形态软化趋向.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 2006 

  [5][日] 隈研吾.自然的建筑, 2006 

  [6][美]弗朗西斯.D.K.钦.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 2006 

  [7]夏阳.建筑形态“弱化”现象研究,重庆大学,2007 

  [8]梅波洋. 建筑环境的表达,合肥工业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