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浇商品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影响因素很多,往往容易使混凝土结构产生有害裂缝、脱皮、起砂等缺陷而影响工程质量。为解决大面积混凝土地坪整体地面质量通病,从施工控制的角度出发,采用技术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大面积混凝土整体地面通病问题的产生,保证了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大面积混凝土;地坪;质量;控制
  1.地坪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问题及成因
  1.1坪裂缝
  在建筑工程中裂缝几乎无处不在,尤其是在地面混凝土中更是常见,已经成为了最常见的通病。地坪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配比不当、基层未压实造成的不均匀沉降、过早施加荷载等。
  1.1.1温度、湿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温度裂缝多发生在大体积和大面积混凝土表面或温差变化较大地区的混凝土结构中。温度裂缝的走向通常无一定规律,大面积结构裂缝常纵横交错。裂缝宽度大小不一,受温度变化影响较为明显,冬季较宽,夏季较窄。此种裂缝的出现会引起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混凝土的抗冻融、抗疲劳、抗折及抗渗等能力。
  1.1.2配比不适当产生的裂缝
  混凝土水灰比过大,或使用过量粉砂也会产生裂缝。水泥水化时,所需的结合水,一般只占水泥重量的1/4左右,多余的水分就残留在混凝土中,形成水泡或蒸发后形成气孔,减少了混凝土抵抗荷载的实际有效断面。在荷载作用下,可能在孔隙周围产生应力集中,使砼板表面出现裂缝。由于原材料不均匀、水灰比不稳定及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在同一块混凝土中其抗拉强度又是不均匀的,存在着许多抗拉能力很低,易于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
  1.1.3力学形变裂缝
  板块的弹性变形会产生裂缝。施工中基层未压实造成不均匀沉降或在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就上荷载等,都可直接造成混凝土板的弹性变形,致使混凝土早期强度低时,承受弯、压、拉应力,导致混凝土裂缝。实际施工中工种交叉作业,势必造成施工人员众多,行走十分频繁,导致板面裂缝发生。
  1.2混凝土表面脱皮、起砂
  混凝土施工时温度较低造成刚浇筑的砼地坪局部受冻、每次浇筑混凝土面积过大来不及收光,都会造成场坪表层砼与基层间不能很好粘结。另外大面积场坪找坡难度大,很容易造成局部积水,混凝土配比不适当会造成强度不足,在北方地区经过一个冬期的雨雪冻融,形成混凝土表面脱皮、起砂。
  2.大面积地坪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要保证大面积地坪的施工质量,必须从通病预防着手,从设计、材料、施工等各个环节进行控制。
  2.1优化设计,消除设计缺陷
  一般地坪的混凝土强度不会高于C30,由于表层早期强度太低,而容易出现大面积的粉状起皮,严重影响了地面的观感质量。
  2.2控制原材料质量及改善砼配比
  施工前,通过试配确定混凝土配合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拌合用水量及水泥用量。因水泥用量越大,含水量越高,收缩变形就会越大,且延续的时间越长,裂缝就越容易产生。在南京某工程施工中,经过试配调整,地面混凝土选择了配合比为1:2.04:3.96,水灰比为0.43,水泥用量为319kg/m3。由于抗折混凝土的石子级配要求用石量较大,所以掺入了0.75%水泥用量的减水剂,掺入减水剂后不仅使混凝土的和易性有了明显的改善,同时又减少了10%左右的拌合水,拌合水减少后使混凝土回缩量有所减小。
  2.3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2.3.1合理确定浇筑量
  为防止有害裂缝的产生,混凝土整体面层的施工要根据施工组织情况合理确定每次的混凝土浇筑量。浇筑的顺序可以选用环墙到防火墙间呈条状施工,每次浇筑的混凝土量不能太大,原因为:(1)浇筑的面积大,增加了约束与被约束体之间的相互制约,容易造成裂缝的过早出现。(2)浇筑的面积大不能确保面层的及时压光,面层与基层结合不牢很容易造成面层的脱皮和起砂。(3)浇筑的面积大不容易控制地坪的坡度和平整度,给混凝土的养护带来一定难度。
  在施工工期允许时可以采用分块跳仓浇筑法,根据具体情况,分为几米宽度均等的条块施工,条块宽度一般控制在4m左右为宜,最宽不超过6m。将大面积混凝土地面分成若干小块,以释放大部分变形,减少其约束应力。
  2.3.2加强混凝土的振捣和养护
  (1)混凝土的振捣及抹压。
  混凝土入模后先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密实,然后人工进行一次抹平,圆盘式抹光机进行二次抹压。
  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后,为了表面的平整度,必须用木抹子将表面抹平,称为“一次抹平”。一次抹平后,至混凝土初凝前,必须至少再抹l~2次,进一步抹平和加压,将混凝土表面抹压密实,称为“二次抹压”。二次抹压的作用有三:一是消除混凝土的表面缺陷及早期的塑性裂缝;二是提高混凝土表层的密实度;三是表层密实度提高后,减缓混凝土内水分迁移蒸发的速度,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在二次抹压工艺中,现在往往习惯于抹刀手工抹压,不仅效率低,力度也不够,当缺陷由表及里发展较深时,将很难消除。二次抹压最好采用圆盘式抹光机,消除表面缺陷与密实表层的作用比抹刀好,再局部配合手工抹压,效果更好,效率也更高。二次抹压后,必须立即对混凝土进行充分的湿养护,以避免混凝土再次失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早期水化良好,提高硬化混凝土的质量,为混凝土耐久性的提高打下早期质量基础。混凝土在浇灌4~6h内可能在表面会出现塑性收缩裂缝,所以在表面应进行二次至多次压光。
  (2)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立即采用塑料薄膜或草袋覆盖,进行保水养护7天以上。施工时,要特别注意混凝土所处的大气环境,在高温干燥季节或风口处应加强保水措施,防止因混凝土水分蒸发速度过快而出现早期表面裂缝。
  2.3.3施工缝、切割缝和隔离缝的设置
  (1)施工缝的设置:根据混凝土的供应及现场施工组织情况合理安排每次的浇筑面积,在施工缝处支设好模板,模板保证平直。大板间设假缝,混凝土场坪完成2~3周混凝土干缩变形完成后,用混凝土切割锯沿裂缝切缝,缝深为50mm,缝宽为8mm。缝设为明缝,在分块处双层钢筋网片完全断开。
  (2)切割缝的设置: 地面施工完成24~36小时内,沿纵横向分格切割缝,切割缝深度50mm,宽度8mm,分块尺寸为5m*5m。
  (3)隔离缝的设置:在场坪与罐基础环墙交接处、场坪与管墩四周间设置隔离缝。隔离缝分别填充20mm(10mm)厚的聚乙烯泡沫板。由于施工工期的要求,罐区地坪在试水过程中就要施工,而在储罐试水过程中沉降量比较明显,对周边的场坪砼影响较大,所以沿罐周边设置20mm泡沫板,埋入碎石基层中50mm,地坪面层施工完毕后用沥青玛缔脂灌缝。
  3.结语
  大面积地坪出现裂缝、起砂、脱皮现象,原因是多样的,施工中要靠我们多观察、多比较,出现问题后多分析、多总结,结合多种预防处理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大面积混凝土裂缝等质量通病的产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大面积混凝土有害裂缝得到有效的控制。结构的抗裂性能和要求,只是把裂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裂缝宽度为0.3mm以内),即不出现有害裂缝,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大面积地坪工程施工中控制裂缝、起砂、脱皮主要是根据通病出现的原因,在原材料、配合比、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混凝土养护方面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进行施工,将裂缝控制在规范允许的宽度范围内,混凝土表层与基层结合牢固不出现起砂、脱皮,以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